第211章 继承大统(2/2)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之声,如春雷滚滚,震撼大地,汉水为之波涛涌动。
无数军民热泪盈眶,他们仿佛看到了黑夜尽头的那一抹曙光。
登基礼成,改元“章武”,取“彰明武德,讨逆复汉”之意。
大赦天下。
立国号仍为“汉”,史称“季汉”或“炎汉”,定都襄阳,以示北伐决心。
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随后,便是至关重要的封赏环节,不仅是对从龙之功的酬谢,更是新朝权力格局的奠定。
刘备立于丹陛之上,声音恢宏,一字一句,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册封甘氏为皇后。”
“册封世子刘禅为皇太子,开府仪同三司,仍加录尚书事,总揽后方军政,镇守襄阳。”
这一任命,再次明确了刘禅无可动摇的储君地位和巨大权责。
“封诸葛亮为丞相,假节钺,武乡侯,总领国政,辅佐太子。”
“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汉寿亭侯,董督荆州诸军事(范围扩大)。”
“封张飞为车骑将军,假节,西乡侯。”
“封赵云为镇东将军,永昌亭侯。”
“封黄忠为后将军,关内侯。”
“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翼侯。”
“封魏延为镇北将军,汉中太守,都亭侯。”
“封庞统为军师将军,左军师,雒阳亭侯。”
“封于谦为卫尉,交州牧,抚军将军,督交州、扬州粮草转运。”
“封薛仁贵为征东将军,徐州刺史,平虏侯。”
“封秦琼为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卫大将军,皆封县侯,宿卫宫禁。”
“封岳飞为奋武将军,新亭侯;韩世忠为建武将军,都乡侯;命二人整合兵马,组建‘背嵬军’,专司奇袭破阵。”
“封辛弃疾为羽林中郎将,文安侯,随侍东宫。”
“封高长恭为骁骑将军,林凤翔为偏将军,丁奉为横江将军,李愬为陷阵都尉,各依功勋厚赏。”
“封陆逊为镇军将军,扬州都督,华亭侯;诸葛瑾为扬州刺史;秦良玉为安东将军,戚继光为定远将军,郑成功为伏波将军,皆镇守江东,各有封赏。”
“封包拯为廷尉,执掌刑狱,赐尚方宝剑。”
“封长孙无忌为太子詹事,贾似道为少府,辅佐太子理政。”
封赏持续良久,凡有功之臣,皆得擢升厚赐。
新朝的权力架构清晰呈现:元老宿将地位尊崇,镇守四方;诸葛亮总揽内政;
刘禅总督后方,麾下能臣猛将如云,且多被赋予实权要职;
新生代和系统召唤人才开始进入核心,充满活力。
大典之后,襄阳城内欢庆三日,但所有人都明白,欢庆之后,将是更加艰巨的挑战。
章武皇帝刘备于大殿再集群臣,目光扫过这群即将跟随他共赴国难的精英,声音沉雄:
“诸卿!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今国贼曹丕篡逆于北,朕承续大统于南!
此非终点,乃起点!自今日起,秣马厉兵,整军经武!”
“目标只有一个:北伐中原,克复雒阳,还于旧都,剿灭国贼,兴复汉室!”
“北伐!北伐!北伐!”殿内殿外,群情激昂,吼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