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不语陶娘(2/2)
当晚,老陶匠高烧不退,迷迷糊糊中一直喊着“芳姑”的名字。陶俑只能眼睁睁看着,心急如焚。更让它恐惧的是,它感觉到自己的意识正在慢慢消散——那株奇花在吸收它的灵性作为生长的养分。
第二天,老陶匠的病意外好转,但他发现陶俑的光泽似乎暗淡了些许。
“定是昨日风吹日晒,让你受委屈了。”老陶匠心疼地将陶俑移到室内,却没有注意到院中的奇花又长高了许多,花苞也多了几朵。
随着奇花不断生长,老陶匠的记忆越来越清晰,甚至记起了许多与芳姑相处的细节:他们如何瞒着父母偷偷相见,如何攒钱办婚事,如何相濡以沫度过荒年...每段记忆都伴随着花香而来。
但同时,陶俑的灵性也在加速流失。它开始不能清晰地思考,感受也变得模糊。它恐慌地意识到,当奇花完全绽放时,就是它彻底变回普通陶俑的时刻。
它不甘心啊!它还没有为老陶匠擦过一次汗,没有为他盛过一碗饭,没有实实在在地陪伴过他一日。它宁愿自己从未有过灵智,也不愿老陶匠再次经历失去“妻子”的痛苦。
这夜,狂风暴雨突然袭来。老陶匠本就病着,睡得深沉。陶俑透过窗子,看到院中那株奇花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一个抉择摆在它面前:如果奇花被风雨摧毁,它的灵性将不再流失,可以继续“陪伴”老陶匠;但如果奇花被毁,老陶匠将再次失去所有关于真妻子的记忆。
没有丝毫犹豫,陶俑凝聚全部意念,竟让自己从桌上摔落在地!
“砰”的一声,老陶匠被惊醒,只见陶俑摔在地上,手臂已经断裂。他急忙起身,心疼地抱起陶俑,这时才听到窗外狂风呼啸。
“坏了,那株花!”老陶匠突然有种直觉,那花对他至关重要。他急忙披衣出门,只见奇花已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眼看就要折断。
老陶匠不顾病体,冒雨找来支架和油布,小心翼翼地为花搭起遮雨棚。雨水淋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浑然不觉,只专注地保护那株奇花。
陶俑躺在屋内,感受着这一切。它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感受到老陶匠对那花的珍视,它竟感到一丝欣慰。
雨过天晴,奇花保住了,而陶俑也彻底失去了最后一丝灵性,变回了普通的陶俑。
老陶匠病好了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虽然“妻子”还在桌上微笑着,他却觉得失去了什么。而院中的奇花已然盛开,满院清香。
这日,阿明又来看望,见到那花开得正好,惊喜道:“周爷爷,这莫非是‘忆魂花’?我在先生的书上见过,说这种花只生长在至情至性之地,能唤醒人最深处的记忆。”
“忆魂花?”老陶匠喃喃道,深吸一口花香,顿时无数记忆涌上心头——真正的芳姑笑起来眼角有细纹,她做饭总是偏咸,她生气时会掐腰骂人...这些细节,与他三年来面对的“完美”陶俑截然不同。
老陶匠忽然明白了什么,泪流满面。他看向桌上的陶俑,轻声说:“谢谢你,让我没有永远活在一个幻象里。”
他终于明白,这些年来,他把自己困在了一个完美的回忆牢笼中,忘记了真实的妻子是什么样子。而那陶俑,竟牺牲自己的灵智,换回他对真妻子的记忆。
第二天,老陶匠做了一个决定。他小心地将陶俑和忆魂花的花籽一起,葬在了芳姑的墓旁。
来年春天,芳姑的墓周围开满了忆魂花,吸引了四乡八邻的人前来观赏。人们都说,这花有奇效,能让失去至亲的人重新找回温暖的记忆,而不是沉溺于悲伤。
老陶匠的身体渐渐好转,他开始收徒授艺,把对芳姑的思念化为对生活的热爱。每年忆魂花开时,他都会坐在花丛中,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爱与放手的故事。
而那个不语陶娘的故事,也随着花香,一代代流传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