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茶山仙茗(1/2)
江南多茶山,云雾缭绕处,有座碧螺峰,高耸入云,四季云雾不散。当地人说,那山顶住着风的精灵,名叫“风语者”,通体透明,以云雾为食,掌管着山中茶树的灵气。
碧螺峰下有个小村落,村里人多以采茶为生。村西头住着个姑娘,名叫阿茗,十八九岁,父母早逝,独自守着祖传的几亩茶园过活。这姑娘心细手巧,采的茶总比别人的香,可她从不藏私,常把采茶的诀窍告诉邻里。
这年谷雨前后,正是采茶的好时节。阿茗天不亮就背着茶篓上山。清晨露水重,她踩着湿滑的山路,一步步往高处爬,想到自家茶园采些头茬嫩叶。
走到半山腰,忽见前面草丛里有什么东西在微微发光。阿茗心下好奇,拨开草丛一看,竟是个透明的人形瘫在那里,周身泛着淡淡白光,胸口处有一道明显的伤痕,正丝丝地往外渗着云气似的东西。
阿茗吓了一跳,想起老人们说的风语者,心下明白几分。她大着胆子近前,见那精灵已经气息微弱,若不施救,恐怕就要消散了。
也顾不得多想,阿茗解下腰间的水壶,将清泉水慢慢滴入精灵口中。见那伤口仍在渗漏云气,她想起怀中还有些止血的草药,忙掏出来嚼碎了,轻轻敷在精灵的伤口上。说也奇怪,那草药一敷上去,伤口便不再漏气,渐渐愈合了。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那透明的人形渐渐凝实,睁开眼来,竟是一双清澈如泉的眸子。他站起身,比阿茗高出一头,通体如水晶般透明,在晨光中泛着微光。
“多谢相救。”风语者开口,声音如风吹过竹林,“我是这山上的风语者,今日不慎被山鹰所伤,若非你相助,只怕要消散归天了。”
阿茗忙摆手:“举手之劳,不必言谢。我们采茶人都说,风语者守护茶山,是该互相帮助的。”
风语者微微一笑,忽然伸手从身边掠过一团云雾,捏成一枚云珠,递给阿茗:“若有难处,捏碎这云珠,我自会前来。”说罢,化作一阵清风,消失在山岚之中。
阿茗将云珠小心收好,继续上山采茶。说来也怪,这日她采的茶叶格外清香,制成茶后,汤色澄澈,香气持久,卖了个好价钱。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茶时节。这一年天气反常,春雨连绵,茶芽不发,村里的茶树都蔫头耷脑。阿茗家的茶园更是严重,茶叶枯黄,几近绝收。
眼看生计无着,阿茗忽然想起那枚云珠。她爬上碧螺峰,掏出已经变得有些透明的珠子,犹豫片刻,终于捏碎了它。
霎时间,山风骤起,云雾汇聚,风语者现身在她面前。
“茶树快要枯死了,”阿茗哽咽道,“村里人今年都要挨饿了。”
风语者点点头:“今春云雾稀薄,我族食不果腹,无力滋养茶树。但要救这些茶树,需得采集‘茶语’——也就是茶叶的灵气,吹入嫩叶。我可教你聆听茶语之法,但你需答应,不可贪心,只取所需,更要保护好这片茶山。”
阿茗连忙答应。风语者便教她静心之法,如何与茶树呼吸相和,如何倾听茶叶的低语。
“茶树也会说话吗?”阿茗好奇地问。
风语者笑了:“万物有灵。茶树记得每年的阳光雨露,记得采茶人的手指温度,记得炒茶时的锅温高低。这些记忆就是茶语,是茶叶的魂魄。”
按照风语者所教,阿茗俯身贴近一株枯黄的茶树,屏息静听。起初什么也听不见,渐渐地,她似乎听到了极其细微的声音,像是叹息,又像是低语。
“它说渴,”阿茗抬头,“它需要山北岩缝里的泉水,那水带着特殊的矿物质。”
风语者赞许地点头。阿茗又倾听另一株茶树。
“这株需要更多云雾滋润,它的根还记得去春的甘露。”
如此一连数日,阿茗学会了聆听每株茶树的需求,对症照料。不出半月,她园里的茶树竟然返青抽芽,长出嫩叶来。
更奇的是,阿茗采制的新茶,冲泡后香气非凡,饮之令人神清气爽,仿佛能品出山间云雾的味道。消息传开,人们争相购买,称之“仙茗”。
阿茗不忘承诺,将所得大部分分给村里困难人家,还教他们如何更好地照料茶树。但她未曾透露风语者的秘密,只说偶然得了高人指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