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阿姐也能错错(1/2)
早在刘徽于平阳内提出要重分土地开始,好些人都反应过来。
当初刘徽提出重新划分各州所属,避开天险,而且把一方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分到别州,由别州来掌管时,他们当时暗骂刘徽狡猾,至刘徽提出重分土地,有人想要造反发现,地利是半点都占不着!
眼下无数人看向刘徽的眼神,吃人的心都有。
一步一步,每一招都落在他们世族心脏,打得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更让他们防不胜防!
“长安的坞堡都没拆呢,诸位不想表示表示?”刘徽笑笑问,暗暗对刘徽磨牙的人,控制不住当刘徽面磨牙了。
“长公主。”唤上一声,有人同刘徽辩解道:“坞堡建起只是为保我们自家的家财罢了。”
理由不能让人信服,刘徽问:“哦,大汉的将士护不住你们的家财?你们是信不过大汉,还是信不过我父皇?所以才会想自己管?”
靠!一个个也就是一忍再忍才没有把难听的话骂出来,可那心里不知道骂得有多脏的呢。
脏得都要写到脸上了。
随刘徽的质问落下,上方的刘彻配合无比的黑起一张脸,巡视下方的臣子。
为君者为臣所不能信之,他们是对刘彻这个皇帝有意见?想干些什么?
“臣等不敢。”不成,不能让刘彻盯上。刘彻要是盯上他们,不知会怎么对付他们的,可不能让刘彻以为他们的不满。刘彻做起事情来,真想让他们死,绝对有一千一万个法子。
刘徽挑起眉头,小嘴一张问:“不敢,不是不想。”
好想冲上去把刘徽的嘴堵起来!没有见过像刘徽一样可恶的人。她是故意的!
“诸位可想好。你们信不过大汉的管理,以为只能靠你们自己才能保护自己。如此,一旦你们有任何意外,大汉也一定会袖手旁观。你们要不要打听打听平阳内的世族是怎么死的。”不相信大汉,给了刘徽好些可以操作的余地,刘徽挺乐意。
平阳里世族不肯让刘徽进去拿人,好啊,等到他们出事有求于刘徽时,刘徽也以此为由不理会他们。
眼下长安的世族差不多是一样的态度。刘徽一点意见都没有。只要他们不反悔。
“难不成公主还想故技重演。”提起平阳的事,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马上有人不满的冲刘徽质问。
“故技重演是何意?闻诸位之意是认定各世族中的佃农奴隶不满于他们,是本宫造成的?田是本宫让他们抢的?是本宫不让他们拿佃农奴隶当人看的?也是本宫一次一次的让佃农们日子不好过,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的?”刘徽对上他们的警告,那是一点都不怕。
老实配合一切好说,不配合的下场,她有一千种一万种的法子可以让世家贵族不得不老实听话配合。
听清刘徽话的人,气得胸口一阵阵起伏,有人没能忍住的怼道:“自来都是如此。”
“论古之法,在先前是世禄世卿,出身决定各自的地位,身份尊贵的人就是身份尊贵,生来享尽荣华富贵,高高在上,不需要为任何事情操心。如今不一样了。想当官得凭本事,本事如果不够的话,是会丢官罢爵的。对,谁能乐意。我也不愿意。”刘徽长长的一叹,表示非常清楚世家贵族们的心思,凡登高位者也认同无比。
但是,她那一句我不愿意落入人的耳朵里,相对了解刘徽的人都知道,不不不,刘徽绝不是那样的人,她最厌恶的正是世禄世卿,从来都是坚信能者上,庸者下的。
因为出身好,没有本事也身居于高位,做梦!刘彻不容,刘徽亦不容!
下一刻,刘徽狠狠的唾了一口道:“要不要让我父皇把皇位让给你们?你们上去坐,再复上古之法?不,你们要的也不是皇帝位对吧。毕竟,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族。
“你们不想管上面坐在皇帝位上是谁,你们只想做到一层,掌控整个天下,可以决定谁来当这个皇帝,也可以抢占世间的利就好。皇帝是好当的吗?说是执掌天下,劳心劳力还讨不了一个好。一个不慎小命还有可能没有了。”
刘彻……别说得皇帝当得那么吓人的呢。让他有一种他能当那么多年的皇帝,到现在都能活得好好的,实在是难得的感觉!
刘徽冷声道:“拆除坞堡一事你们同意是要拆,不拆也是要拆的。同你们好好说,那是在跟你们商量。一句国中不能有国,此事关系江山稳定。为我大汉之臣,当守大汉之法,凡有不从者,莫怪朝廷刀下无情。”
刘彻非常同意国中无国的说辞,至于诸侯国。有了推恩令,还用担心诸侯国不遵大汉之法?
敢不遵的,有一个算一个,都一道收拾了,如同如今的世族们。
“说来,有人是不满的,有心想谋反,因而有不少诸侯国的王都收到了联合信,诸位想不想朝廷派人去各诸侯国查查,到底都是谁送了信?诸位伯父应该会配合朝廷查查。若是不配合的……”刘徽像是人肚子里的蛔虫,于此时又继续丢出另一个盘算,叫一个个汗淋如雨。
自打刘徽放出国中不可无国的话,提防那些诸侯国,刘彻早让人把诸侯国控制起来,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绝不会放过。
大汉如今能打仗的人不在少数,长安都有一个卫青在,刘徽和霍去病在平阳,有任何的异样其实都不用担心应付不了。
对于军队的掌控,在刘彻手里是绝对的!一声令下,大汉所有的将士都将拔刀而出。
如今的诸侯国王,无一人敢有谋反之心,也绝无可能有取刘彻而代之。
这也是为何诸侯国王在听到刘徽喊出的国中不可无国,定要拆世族的坞堡时,安静得好像不存在似的。
刘徽敢喊,未必不会想让各诸侯国王们胆子再大一点,最好能够犯上作乱,好一鼓作气把诸侯国王尽数解决,永除后患。
因而一时之间听刘徽提起诸侯王们。
那都是刘氏的子孙,至亲的骨肉呢,刘徽真就没有丁点要跟他们客气的意思。
思及世家贵族送出去后没有任何回应的信,想他们没少在背地里骂人,骂刘氏的诸侯王没有骨气,竟然生不出对抗刘彻的心,真真是没用。
可是,此时站在殿前,别说刘彻了,对向刘徽他们敢说出想反刘徽的话?
只要他们敢说,刘徽敢要他们的命!
一言不合刘徽能够要他们的命,让他们心下不安,恨不得把刘徽解决了。
那么多年,其实在刘彻那儿,好些人都进言,提醒刘彻,刘徽的势太大了。文武全才,文治武功在大汉都太强了,以令天下都只知刘徽这个公主而不知太子。
谁知刘彻对此理所当然的道:“不应该就是如此吗?太子能比及阿徽?”
提及刘据,想让刘彻站在刘据那一边,绝无可能。
世上能让刘彻弃刘徽而偏心的人只有一个霍去病,刘据压根不可能比及刘徽。
所以,他们挑拨离间的话,刘彻丝毫不以为意。刘据只适合安安分分的当他的太子,要跟刘徽比,就国家的政策,和世族的交手,刘据但凡被卷入其中,只有让人整着玩的份儿。
刘据不如刘徽为天下所知,也不想想刘徽是从几岁开始为大汉而谋。
刘据到如今有能拿得出手的地方?
天下不知刘据这个太子是理所当然的。
先前进言的臣子得刘彻回应,不由一滞,之后开始的进言都变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刘徽要为太子谋,想造刘彻的反。
可惜了,刘徽府上只有两百女兵,和太子刘据间的往来也不算太多,姐弟一道说的话,没有不可以道与人言的。
说刘徽造反得拿出证据来证明的呢。
所以,想借刘彻来杀刘徽,太难了。
再是翻翻刘徽做下的事。
不查还好,查下来的人都绝望极了!
刘徽虽喜于享受,从来都是自己弄的,她不欺压百姓,也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日常来刘徽做得最多的事不过是往乡间去,那一片果园都是霍去病买下的,原本那还是一片荒山,荒无人烟。
结果让他们夫妻一捣鼓,一片一片的良田看得人的心真是痒!
找不着刘徽错处,也是让无数人破大防的原因。
有钱有势,刘徽竟然都不为自己谋上一星半点,正常吗?
“长公主到底所图为何?”憋在心里一直想问的问题,终于是找着机会问出来了。
“国泰民安。”刘徽的答案信手拈来,听起来就跟假的一样。
刘彻眼神复杂的凝视刘徽,答案过了三十多年,刘徽还是如此。观她的眉眼可知,刘徽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从来都没有。
问出问题的人一口气差点上不来,真是给气的啊!
刘徽怎么能,怎么能用那么一个大公无私的理由让他们无话可说?
“凡敢有乱大汉者,杀。”刘徽面容肃穆,扫过在场的人放话。
本来对刘徽生气的人,听到刘徽的一个杀字,不受控制的打一个冷颤。
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刘徽不是在开玩笑,真要是他们敢乱大汉,刘徽会毫不犹豫的出手将他们杀掉。她有这个能力!
他们不想承认也不得不承认,要是不想死的话,他们只能配合。
接下来,刘徽提议让人执鱼鳞图往各州各郡各县的核对,核实。
而长安里头,坞堡要拆,正好最近的江充捉了一波人,那些人都是世族出身的,违法乱纪让江充捉了一个正着,人关进廷尉大牢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