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暗刃如锋 > 第384章 游击支队

第384章 游击支队(2/2)

目录

倭寇海军内部对南进目标存在争议?山本五十六派?主张突袭夏威夷珍珠港,削弱美军太平洋舰队?。

?传统派?则倾向优先夺取菲律宾,控制东南亚资源区?。1月大西泷治郎已开始制定珍珠港袭击草案?。

倭寇因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短缺,被迫加速南进。1940年欧米对倭寇禁运加剧危机,1月决策层认为“不要误了公共汽车”,需趁欧洲战局混乱夺取南洋?。

简单来说,倭寇在华夏战场维持高压,南进成为优先方向,北进暂缓,海军战略争议则预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关键博弈?。

与此同时,高卢本土处于被普鲁士占领状态,但海外殖民地及流亡武装仍保持有限军事行动。

王国则通过支持抵抗力量,维持对普鲁士压力,同时避免直接与维希高卢政权全面冲突?。

如1月17日,高卢远东舰队在暹罗湾(今泰国湾)发动象岛海战,以轻型巡洋舰“拉莫特-皮凯”号为主力突击暹罗海军锚地。

此战以高卢军零伤亡击沉暹罗3艘鱼雷艇并重创1艘海岸防卫舰告终,被高卢海军称为“沦陷后的尊严之战”?。

此行动属于高卢军队残余力量在殖民地的局部军事行动,与欧洲主战场并无直接关联。

1940年高卢战役后,高卢本土已向普鲁士投降,但部分高卢军队仍继续抵抗:

自由高卢运动在戴高乐领导下逐渐成型,但1941年初其影响力仍有限?。

王国与维希高卢控制的北非殖民地存在零星冲突,但大规模战事尚未爆发。

马奇诺防线的失败暴露了高卢军队战略思想的僵化,这种防御性思维在1941年仍影响部分高卢军队部署?。

尽管王国与自由高卢开始合作,敦刻尔克撤退后,多数返回高卢军队继续作战,但高层对王国的“背叛”记忆犹新?;

王国远征军主要精力集中于北非和地中海战场,对欧陆采取守势。

1941年1月,华夏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两党合作面临严峻挑战,此时?皖南事变爆发?。

1月4日,红党南方军队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6日在泾县丕岭遭国民党军8万余人伏击。

红党军队奋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牺牲或被俘,叶军长被扣押,项副军长、政治部袁主任牺牲。

17日,常校长宣布取消红党南方部队番号,第二次反红高潮达到顶点?。

为此,1月20日,红党重建南方军队,任命陈谋为代军长、刘某某为政委,并整编为7个师(共9万余人)继续抗战?。

周副主席在《新华日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揭露蓝党暴行?。

宋夫人等联名谴责常校长,要求停止武力反红。

蓝党在政治上陷入孤立,被迫在3月国民参政会上承诺“无剿红军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