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寻龙校尉 > 第430章 吕梁古道,初探元宝沟

第430章 吕梁古道,初探元宝沟(1/2)

目录

从赵家塬到吕梁元宝沟,他们走了四天三夜。先是搭长途汽车到临汾,再换乘拉煤的货车进山,最后一段路只能靠脚。王勇背着装金壶的包,走得一瘸一拐,裤脚沾满煤渣,嘴里骂骂咧咧:“这破路比赵家洞的山道还难走,再这么折腾,我这腿得废了。”

艾时手里的罗盘没离过手,时不时停下来测方位,闻言头也不抬:“嫌难走?回去当你的大哥大汉子,守着一帮亡命徒过活。”他指着前方一道山梁,“看见没?那道梁像不像个元宝的侧边?按寻龙的说法,‘元宝含气,必藏金玉’,错不了。”

张老二扶了扶快滑到鼻尖的眼镜,喘着气说:“时哥,刚才问过路边放羊的老汉,说前面那村子叫‘沟底村’,离元宝沟还有三里地。老汉说那沟里以前闹过土匪,后来没人敢去,正好方便咱行事。”

阿冰提着装满干粮的布包,脚步轻快:“我刚才在村口买了俩馒头,还热乎着,先垫垫?”她把馒头递过去,王勇抢过一个塞进嘴里,噎得直瞪眼。

进沟时天已擦黑,两侧山壁陡得像刀削,夕阳把影子投在地上,拉得老长。艾时突然停住脚,罗盘指针疯了似的打转。“不对劲。”他皱眉,“这沟里的气脉乱得很,像是被人动过手脚。”

王勇含糊不清地问:“动过手脚?难道有同行来过?”

“不一定是同行。”艾时蹲下身,抓起把土搓了搓,土里混着碎瓦片,“这是‘破气’的法子——故意在气口埋碎瓦,断了龙气。看来这地方以前确实不太平,说不定有大户人家故意破坏风水,防土匪盗墓。”

张老二用树枝扒开路边的碎石,露出块半截的石碑,上面刻着“镇”字:“你看这碑,是清代的,八成是当时的乡绅立的,就为了压着这沟里的‘邪气’。”

“越这样越有戏。”艾时眼里闪过精光,“真没东西,谁费这劲?走,往深处去,找‘气眼’。”

往里走了约莫半里地,山壁突然凹进去一块,形成个天然的岩洞。艾时让王勇举着火把,自己站在洞口测方位,罗盘指针这次稳了,死死钉在“坤”位。“就是这儿。”他指着岩洞深处,“坤位属土,主财,藏东西的地方十有八九在这儿。”

王勇刚要往里冲,被艾时拉住:“急啥?先看看有没有机关。”他捡起块石头扔进去,没动静;又扔了块大点的,只听“哗啦”一声,洞里传出碎石滚动的声音。

“是流沙坑。”张老二凑到洞口看,“刚才那石碑上说‘前有陷坑,后有暗箭’,看来没骗人。时哥,咱得找别的路。”

艾时没动,盯着岩洞顶部的石缝:“你看那石缝里长的草,朝着一个方向倒,说明里面有风,不是死路。”他从包里摸出根长绳,系上块石头甩进去,绳子往下坠了约莫两丈,突然绷紧。“底下是实的,能落脚。”

王勇自告奋勇:“我先下去探探。”他抓着绳子往下滑,刚到一半,突然喊:“操!这石壁上有东西!”

艾时和张老二赶紧凑到洞口,火把光照见石壁上凿着密密麻麻的小洞,每个洞里都插着半截铁钎,锈得发黑。“是‘倒刺’。”艾时沉声,“以前的防盗手段,人一滑就会被铁钎扎穿。王勇,贴着左边石壁走,那里的铁钎锈断了。”

王勇哆哆嗦嗦地挪到左边,总算落地,在底下喊:“时哥,下来吧,底下是个石室!”

三人依次下到石室,火把光扫过四周,墙壁上画着些模糊的图案,像是商队赶路的场景。“这是晋商的手笔。”艾时摸着壁画,“你看这马车上的标记,是‘大德通’票号的徽记,错不了。”

张老二用相机拍着壁画:“大德通是清代最大的票号,掌柜姓乔,听说他死后葬在这一带,看来咱找对地方了。”

石室尽头有道木门,锁着把大铁锁,锁身锈得快烂了。王勇刚要砸,被艾时拦住:“别用蛮力,这锁是‘连环锁’,一砸就会触发机关。”他从兜里摸出根细铁丝,捅了没两下,锁“咔哒”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