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和平 间谍计划(2/2)
“我明白了,”他郑重地说道,“我昨晚确实在歌剧院度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茶花女》真是威尔第的杰作,尤其是第二幕的咏叹调,简直让人如痴如醉。”
“正是如此,”斯坦利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向奥尔良伯爵伸出手,“祝您旅途愉快,伯爵阁下。愿上帝保佑法兰西。”
“也愿上帝保佑大不列颠,”奥尔良伯爵紧紧握住他的手,“以及我们之间的友谊。”
...
与此同时,在中欧的另一端,维也纳的美泉宫里也在进行着一场关于情报工作的汇报。
美泉宫的小会议室里,只有两个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以及他最信任的情报主管,黑天鹅的伊莎贝拉女大公。这位哈布斯堡家族的女性成员跟茜茜皇后关系甚密,还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手腕。在她的领导下,奥地利的情报系统已经成为欧洲最高效、最隐秘的组织之一。
“陛下,北极星计划进展顺利,”伊莎贝拉优雅地翻开手中的黑色皮革文件夹,开始汇报最新的进展,“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策反和收买了479名法军士兵和军官。这些人主要是被俘虏的北方军团、法属意大利驻军和莱茵军团的人,从普通士兵到中级军官都有。同时,我们还成功地将537名训练有素的特工植入法军系统,他们的身份掩护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弗朗茨认真地翻阅着手中的文件,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个特工的资料。
“这些身份是如何伪造的?”弗朗茨问道,“法国人不是傻子,他们迟早会发现端倪的。”
“陛下英明,”伊莎贝拉微微一笑,“这正是我要重点汇报的部分。我们在符腾堡王国的莱茵军团法军战俘和其他法军战俘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通过审讯、调查、收买,我们掌握了大量法军内部的详细信息——从编制序列到人员名单,从日常口令到内部暗语,应有尽有。”
她翻到文件的另一页,指着其中一个案例:“比如这位杜瓦少尉,他在梅斯战役中阵亡,但法军的混乱让他的死亡没有被及时上报。在我们的安排下,他从重伤中康复,现在已经归队了。当然,现在的杜瓦少尉是我们的特工弗里德里希·穆勒。这位穆勒先生小时候跟随母亲在里昂长大,法语非常熟练。”
弗朗茨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你预计会有多少特工暴露?”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再精密的计划也不可能万无一失,特工暴露是迟早的事。
“根据我们的评估,”伊莎贝拉变得严肃起来,“可能会有5%的特工会失去作用。陛下,根据我们的调查。法军内部没有专门的反间谍部门。在整个欧洲,只有我们奥地利建立了完善的间谍与反间谍体系。俄国的第三厅算是有些样子,普鲁士最近刚刚成立了王国军事情报局,但经验尚浅。至于法国、英国、西班牙这些所谓的强国,在这方面简直是一片空白。如果顺利,甚至于我们可能一位特工也不会暴露。”
“不要轻敌,”弗朗茨警告道,“每一个特工都是帝国最宝贵的人才,我们要对他们负责。”
“陛下说得对,”伊莎贝拉女大公接受了批评,“所以我们采取了最严格的保密措施。每一个特工都是单线联系,他们相互之间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即使有人暴露,也只会牺牲他自己和他的直接联络人,不会危及整个网络。”
“我们采用了三层掩护身份,”伊莎贝拉详细解释道,“第一层是表面的法军身份,这是他们日常使用的。第二层是备用的平民身份,一旦军人身份暴露,他们可以立即转入地下。第三层则是完全独立的撤离路线和身份,通过瑞士或者比利时撤回奥地利。每一层身份都有完整的档案支持,从出生证明到成长经历,全部天衣无缝。”
“忠诚度?”
“每一个被选中的特工都经过了三重筛选,”伊莎贝拉语气坚定,“首先是军事情报局的背景调查和心理测试,然后是内务部的政治审查,最后是我们黑天鹅的特殊考验。只有通过全部考验的人才能执行任务。他们都是绝对忠于帝国、忠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精英。”
“那些被策反的法军官兵呢?”
“坦白说,他们的可靠性确实不高,”伊莎贝拉承认道,“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价值。首先,他们提供的情报可以相互印证,帮助我们判断真伪。其次,他们完全不知道我们派遣特工的事,即使他们叛变,也不会危及我们的核心计划。”
弗朗茨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话题一转:“普鲁士那边的情况如何?”
提到这个,伊莎贝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普鲁士的渗透工作出奇地顺利。由于语言文化的相近,我们的特工很容易融入。在战争后期,普鲁士军队因为伤亡惨重而极度缺人,大量征召新兵。我们的人趁机混了进去,现在不少人已经因为作战勇敢而获得了晋升。”
她翻到另一份文件:“这是我们在普鲁士军中特工的名单。其中有17人已经晋升为中尉,3人成为上尉。按照普鲁士军队的晋升速度,二十年后,这些人中很可能会出现将军。”
“二十年啊,”弗朗茨感慨道,端起桌上的茶杯,“这确实是一项长期投资。”
他给自己和伊莎贝拉各倒了一杯茶,这是产自锡兰的上等红茶,茶香四溢。
弗朗茨继续道,“这些派往国外的特工,他们的家人必须得到妥善安置。”
“请陛下放心,”伊莎贝拉接过茶杯,“所有外派特工都按照阵亡高级军官的标准领取抚恤金。他们的家人会得到最好的照顾,子女可以免费进入帝国最好的学校,配偶可以获得稳定的工作,父母能够安享晚年。”
“这很好,”弗朗茨点头道,“记住,这些人出国的那一刻起,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死了'。他们为帝国牺牲了下半生,我们不能亏待他们。这件事我不希望再提醒第二次。”
“陛下,您的仁慈让所有人感动,”伊莎贝拉的语气变得冰冷,“我可以保证,如果有任何人敢打这笔钱的主意,我会让他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
弗朗茨知道她说到做到。这位女大公在处理叛徒时的手段,即使是他这个皇帝听了都会不寒而栗。
“我们的国际情报网需要继续扩展,”弗朗茨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但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英国是较难渗透的,”伊莎贝拉分析道,“他们的岛国特性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外来人员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而且英国人对口音极其敏感。一个标准的伦敦腔需要从小培养,临时学习很难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尤其是伦敦上流社会,很复杂。”
“那就从长计议,”弗朗茨说道,“可以考虑收买一些本地人,或者派遣年轻的特工去英国接受教育。牛津、剑桥这些大学是培养绅士的地方,也是建立人脉的好地方。”
“陛下高见,”伊莎贝拉记下了这个建议,“至于俄国,我们在那边还是以商业活动为主。俄国毕竟是我们的盟友,如果军事情报活动被发现,可能会严重损害两国关系。但商业活动就不同了,这是正常的经济往来,即使被发现也有借口。其次,俄国官僚体系的腐败程度令人震惊,很多情报用钱就能买到,不需要冒险。”
“另外,陛下。”她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我们还有一个长期计划——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移民计划。”
弗朗茨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圣彼得堡有一个庞大的德意志人社区,”伊莎贝拉解释道,“这些人大多是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知识分子,在俄国社会有一定影响力。我们计划逐步向这个社区渗透,建立起一个隐蔽的情报网。表面上,他们只是普通的德意志移民,实际上却是我们的眼线。”
“已经开始了吗?”
“是的,陛下。我们已经在里加和塔林建立了几个'商行',”伊莎贝拉翻出一份详细的报告,“表面上经营琥珀、木材和皮草生意,实际上是我们的联络站。负责人都是可靠的特工,他们已经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俄国人对德意志商人司空见惯,不会引起怀疑。”
弗朗茨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记住,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效。但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趁着各国还没有意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抢占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