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俄国人来访(1/2)
维也纳,一场欢迎俄国人的晚会正在举行。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的皇储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这位未来的沙皇特意从圣彼得堡赶来,是为了庆贺茜茜皇后诞下新生皇子。孩子被取名为阿尔贝特——在德语中意为“高贵而光明”。
不过他的妻子丹麦的达格玛公主倒是没有来,虽然说是感冒了,怕传染给新生儿没有来。
但弗朗茨觉得,她可能是心里面极度抗拒来这里,毕竟她的祖国,丹麦王国和瑞典王国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联合王国又一次战败了。弗朗茨事实上还想要跟这位丹麦公主搞好关系来着,至少让她仇视的是普鲁士而不是奥地利。
历史上,这位丹麦公主可没少在亚历山大三世耳边吹枕边风,俄国跟德国的关系下降也有她的一份力,谁让人家是丹麦公主呢。
弗朗茨可不愿意让这位丹麦公主破坏了俄奥两国的关系,你去破坏俄普他倒是没啥意见,不过现在看来,这位丹麦公主是连着奥地利一块记恨着了。
“萨沙。”弗朗茨拿着一杯葡萄酒,语气亲切地对俄国皇储亚历山大说道:“你能来维也纳,对我和茜茜来说就是最好的祝福。不过我想,你这次来恐怕不只是为了道贺吧?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陛下真是慧眼如炬,”亚历山大环顾四周,确认附近没有外人之后,说道,“我们希望能从波西米亚引进先进的炼钢技术,包括购买价值大约1500万卢布的相关机械设备。”
弗朗茨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波西米亚的钢铁工业在他的大力扶持下已经相当发达,向俄国出口技术和设备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亚历山大见状受到鼓舞,继续说道:“父皇决定大力开发小俄罗斯的顿涅茨克地区。那里的煤炭储量惊人,我们已经探明了超过三万平方俄里的煤田。而且距离不远的克里沃罗格还有大量优质铁矿。煤炭和铁矿如此接近,简直是上帝赐给俄国的礼物。”
弗朗茨暗自思索。他当然知道顿巴斯地区的价值——前世这里可是苏联工业化的心脏。从1920年代开始,苏联就将顿巴斯打造成了“全苏煤仓”,斯大林时期更是在这里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到1940年,仅顿涅茨克一地的煤炭产量就占到了全苏联的60%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拼命想要占领这里,就是看中了它的工业价值。战后重建时期,赫鲁晓夫甚至喊出了“顿巴斯是苏联的心脏”这样的口号。
其实在俄罗斯帝国晚期,这里就已经显露出工业重镇的雏形了。1869年,威尔士企业家约翰·休斯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现代化钢铁厂,带来了英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到1913年,顿巴斯地区已经拥有了超过300座煤矿,年产煤炭2500万吨,占俄国总产量的87%。这里的钢铁产量也达到了俄国总产量的74%。可以说,没有顿巴斯,就没有俄国的工业化。
“以我的经验来看,”弗朗茨装作思考了一会儿,给出建议,“单靠俄国自己的力量开发会很慢。不如大力吸引外国资本参与建设,这样能大大加快进度。”
“唉!”亚历山大苦笑着摇头,用手摸了摸额头,“陛下以为我们没想过吗?可是俄国的信誉...说实话,连我自己都觉得很糟糕。顿涅茨克那边已经开工一年了,但愿意去投资的外国商人寥寥无几。目前只有两三个奥地利商人,还有一个叫约翰·休斯的英国人。休斯倒是有点本事,他建的钢铁厂产量相当可观,但对于整个顿巴斯地区来说,还是太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