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经济的渐变(2/2)
他第一想到的是教会。
但是细查一下就可以知道,教会的捐款大多数都流到了教主教士的手里,别说一毛钱,有人能去灾区看看就不错了。毕竟灾区已经完成了教义宣传,没有必要大规模涌入。而捐款的钱,谁说一定要给灾民啦?我觉得我的可怜的邻居更需要这笔钱,而我可以帮他保管这笔钱。就像“赎罪券”从来不是向上帝赎罪,而是向教皇买券。同样的道理,很多慈善机构也有同样的无法见人的事。
耶夫亨没办法,他上不能动员官吏,下不可说服教士,自己的能力也不行,只得作罢。
他不禁悲从中来:“难道天下之大,竟无一人愿意帮助他们吗?”
言罢,叹息良久。
苏示羊从乌拉尔山回来了,他已经开发了很多地方,准备发展经济。
“先生,苏壴水往灾区派去了指导。”刘琳把报告给苏示羊,说明了苏壴水现在把改革的重心放到了灾区。
“听说他是想以此为基点,撬动改革。”
苏示羊听后,问道:“那他现在人在哪里?”
“还在首都。”
“是吗?好吧。”
苏示羊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心上,毕竟苏壴水在这方面是比不过苏示羊的,就算派了人去又怎么样?谁怕?
苏示羊做局的能力可是很强大的,他们只不过在为苏示羊开路罢了。
“话说现在我们的计划进行的如何?”
“一切都在稳步推进,有序不紊。”
“哦?那就好。”
苏示羊看着手里的计划书笑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崛起。”
苏示羊最先想拿下的点不在于土地上的人,而是决定要拉拢农民阶级的代表人物:耶夫亨。
就在耶夫亨伤脑筋的时候,苏示羊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朋友,一起,如何?”
苏示羊找到耶夫亨,约他到酒馆(耶夫亨去不惯咖啡馆,太奢侈太贵了)商谈一些事。说不心动都是假的,文人集团和资本家的代表人物苏示羊所拥有的权力不小,而且建筑部门能够捞出来的油水比你想像的要多。只要能和苏示羊联盟,别说在赈灾款项筹集,恐怕他手指间漏一点就可以让所有人吃饱!
苏示羊想要靠耶夫亨打通农民阶级,而耶夫亨需要苏示羊经济上的支持。显然,双方是共赢。只要两个人可以联合,经济改革更能深入人心,而灾民也可以吃饱穿暖,耶夫亨可以获得政治资源等…………
就看下一次酒馆里的会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