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帝国构成的六大要素(2/2)
皇帝话语落下,不亚于一石激起千层浪。
陛下竟然公开将六公子的「歪理邪说」拿到讨论?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皇帝部分认可了赢辰的话语。
淳于越心中一凛,立刻意识到这是儒家生死存亡的关头。
关于『郡国并行』毕竟不是彻底的分封,根本上动摇了儒家以“礼”维系宗法统治的根基。
他抢先出列,俯身拜倒:“陛下,六公子之言,虽有新意。”
“然其『郡国并行』之策,实属谬论,周室能够安享八百年江山,不就是分封宗室?”
“尤其是六公子言‘权力源于黔首’,却不知‘天命’在周天子时已定,分封可让夏商国祚数百年。”
“恳请陛下,尊《周礼》,复古制,方能让这天下真正太平!”
他话音刚落,丞相王绾便缓步而出,沉声道:“淳于博士此言差矣,若‘天命’真在周室,又何来今日扫六合、一天下的大秦?”
“还想着复古《周礼》,简直是荒谬至极,此等言论,才是真正的乱国之道。”
“六公子之策,精髓在于『推恩』与『虚封』,其权归于中央,其利分于诸子,看似分封,实则集权。”
“对于安抚六国故地,不失为一条稳妥之道。”
“稳妥?将天下分与诸侯,何来稳妥!”
李斯虽被铁拷束缚,却依旧忍不住嘶声反驳,“唯有郡县之制,方能使政令通达,天下归一!任何形式的分封,都是对商君之法的背叛!”
一时间,殿内再次陷入了昨日的争吵。
儒家高呼「仁德教化」,法家死守「中央集权」,而务实的官僚集团则在权衡利弊。
眼看争论愈发激烈,扶苏面带忧色地出列,刚想说些什么「中庸之道」来调和。
“够了!”
嬴政一声怒喝,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他失望地看了一眼扶苏,随即将目光转向那个从始至终都在「神游物外」的赢辰。
“老六,你昨日之论,引得朝堂纷争不休。”
“朕再问你,你所谓的大秦要『变法』,究竟要如何变?!”
赢辰心中哀嚎一声,知道今天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是绝对过不了关了。
他慢吞吞地走出队列,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该如何开启自己新一轮的“表演”。
然而,就在此时。
异变陡生!
那原本已经沉寂下去的天幕,毫无征兆地,再一次发生了变化。
崭新的画面,如同流光一般在天幕之上扩散开来,整个画面骤然亮起。
“哈喽,大家好。”
熟悉的女主播身影再次出现,她的脸上挂着专业的微笑。
“上一期节目,我们详细讲述了昭武大帝的继位过程,以及他本人对于始皇帝功过的评价。”
“这期我们讨论的则是,昭武大帝是如何在那场大秦倾覆的危机中,挽救大秦的。”
“以及,秦始皇帝在执政前期所推行的那些政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将这个庞大的帝国,亲手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实际上,这一切,都离不开构成整个大秦帝国的六个根本要素。”
“这六个要素,分别是:文臣、武将、宗室、黔首,律法,以及……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