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天下局势(二)(1/2)
随着清廷的一道道命令下达,各地清军开始有序收缩防线,果断放弃了河南、山西、陕西以及西北那些难以坚守或战略意义不大的地区。
对于高第的劝降,多尔衮并未直接给予高官厚禄的诱惑,而是采纳了洪承畴的建议,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策略。
起初,高第被关进了普通的牢房,清廷没有派人前来劝降,甚至连打骂都没有,生活饮食与普通囚犯无异,这让原本誓死不降的高第深感郁闷与不解。
好歹自己也是第二军团长,他不明白为何清廷对他如此冷漠,在被冷落了近一个月后,高第的境遇进一步恶化。
他被转入一间更阴冷黑暗的牢房,每日仅有一顿馊饭,依旧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急转直下,让高第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在其又冷又饿之时,洪承畴出现在了牢房之中,为其备上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什么都没说,被饿了一个月的高第立即大快朵颐起来。
见高第吃的风卷残云,洪承畴知道事情已经有几层了,叹气道:“老夫曾多次向朝廷举荐汉冲,摄政王却不给予理会,怕是觉得汉冲份量不够呀!”(高第字汉冲)
高第丢下手中的鸡腿,拿起酒壶狠狠灌了一口道:“督师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念在本镇曾在你手下效命过,快给本镇一个了结吧!本镇可不想做督师一样背主求荣的汉奸!
高第身为第二军团长,自然也参加过高阶将官特训班,虽然没怎么上心,但也收到一些熏陶,对民族概念分的很是清楚。
洪承畴也不生气,只是道:“汉冲有过人之姿,老夫会继续向朝廷举荐的。”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洪承畴走后,高第非常郁闷,自己好歹也是武将出身,跟随太子之前就已经是山海关总兵了。
跟随太子到了山东之后,更是做到了第二军团长,太子麾下一共才有三个军团,清廷竟然瞧不起自己?
洪承畴三两天就来一趟,每次都说举荐之事,渐渐的竟让高第有了些期待,内心竟隐隐希望希望清廷能招抚自己。
就这样,在洪承畴说出多尔衮愿意见自己之时,高第一兴奋,直接就接受了,随着洪承畴前往了武英殿。
来到武英殿之后,多尔衮对高第非常热情,直接授二等阿达哈哈番,加太子少保,让高第受宠若惊,直接就接受了招抚。
其实清廷上下对高第非常重视,因为其是唯一被抓获的明太子麾下的高官,且在山海关之役时,便一直跟随明太子,掌握的秘密一定非常多。
洪承畴能想出这个办法,完全就是得益于自己被俘时的心理状态,若采取偏激的形式,很有可能将其逼成忠臣烈士。
高第果然不负清廷所望,将朱慈烺从山海关逃走之后的行为全部汇总于清廷,改革军制,查抄宗室和士绅,重建军器局等等行为。
看着高第罗列出的朱慈烺的种种事迹,一向沉稳的多尔衮都感觉有些心惊肉跳,一个长在十六岁的少年怎么会有如此见识?
单凭在京城收复李岩,然后趁顺清交战,收复关宁军之后,退到山东之举,可以堪称神来之笔,每一步都不能出现问题,他是怎么做到料事如神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