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天下局势(一)(1/2)
随着北阁和朱聿键团队的归来,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了南京城中,大明皇太子将于五月初九登基的消息迅速传遍江南各地。
这些天,南京城的军民齐心协力,共同重建南京城,太子也时常亲临各个施工现场,他的亲民举动让朱慈烺在百姓心中的仁君形象更加深入。
由高宏图暂时担任礼部尚书,开始紧锣密鼓的安排朱慈烺的登基仪式,以及各种相关的事宜,这是目前南京最大一件要事。
另外就是南北内阁合并的事宜,也在筹措之中,朱慈烺打算改组内阁原本的形式,采用更为高效的方案,并给予一定权利的释放。
在南京全城热火朝天、紧张筹备之际,李自成已率领一万余名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逃至武昌南面的九宫山中。
去年年末,面临清军两路大军的猛烈围攻,李自成被迫舍弃西安,带领着十万士兵及其家眷,经过商州,穿越武关,浩浩荡荡地奔赴襄阳。
另一路李过和高一功组成的主力,则是西进吸引阿济格一路的清军,顺军主力便彻底分为了南北两路,失去了联络。
去年正月,李自成决意挥师京城,委任白旺镇守襄阳,着重防范左良玉所部,白旺麾下集结了近十万雄兵,掌控着襄阳、承天、德安、荆州四地,进可攻退可守。
李自成亲率南撤大军于正月初抵达襄阳后,作出了放弃襄阳四府、沿江而下、孤注一掷进击南京的决策,这无疑是一步险棋。
阿济格所领清军紧随其后,而襄阳四府已然在白旺的稳固统治下度过两年时光,凭借天险与民心所向,只要策略得当,完全有契机将清军击退至河南。
然而,李自成此时已方寸大乱,自去年十月于长安登基称帝以来,短短数月便被清军如赶鸭般从陕西逼至襄阳。
作为大顺天子,占据龙脉之都乃重中之重,长安与北京已无力回天,值此之际,宋献策提议顺江直取南京。
其一,占据武昌后,顺江而下,可大幅缩减行军时间,拉开与清军追兵的差距;其二,南京乃大明龙兴之地。
明太祖朱元璋正是在南京蓄势待发,逐步开创大明基业,李自成坚信大顺的颓势定能在南京得以扭转。
白旺得悉此计划后,率先提出异议,力劝李自成留守襄阳,发动四府百姓阻击清军追兵,稳固根基之后再做打算。
李自成一心要取南京,谁劝都没用,于是带领全部精锐东进,由于此刻占据武昌的左军已经东下,顺军轻而易举的就占领了武昌城。
要带领那些军队顺江而下,就得有船,附近的船只都已经被左军征调,于是李自成抓紧命令手下造大船东进。
没等顺军的船下江,阿济格率领的清军就已经追了上来了,直接将李自成围在了武昌城内,随即开始猛烈的攻城。
阿济格一路也收拢不少顺军降兵,这些降兵原本都是大明的官兵,一叛再叛的毫无压力,清军实力也达到十五万之上。
顺军同清军在武昌城下展开了猛烈的战斗,在李自成的亲自压阵之下,被逼到绝境的顺军爆发出空前的战斗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