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 第351章 暑气里的小疙瘩

第351章 暑气里的小疙瘩(2/2)

目录

李婶中午来看,箱子里的冰果然没化多少,她笑着说:“还是你脑子活,这箱子又能用上了。”

报纸扇子的问题,赵铁柱让阿伟在报纸上刷层米汤——是用去年的陈米熬的,黏稠得很。“米汤干了会成层膜,不怕水还不掉墨,”他示范着刷扇子,“你试试,保准比牛皮纸还管用。”

刷了米汤的扇子晾干后,硬挺挺的,用水泼都没事。孩子们再带学校去,脸上干干净净的,家长们反过来问:“这扇子咋做的?给我们也来几把!”

没过几天,改造角的清凉气又回来了,比之前还足。

泡过井水的竹席帽堆成了小山,张大爷带着几个老人编得欢,说“这篾子泡了水,编着都顺手”。戴帽子的人越来越多,连镇上供销社的人都来订,说“比卖的遮阳帽凉快”。

旧木箱铺了油布,冰化得慢,赵铁柱索性在院里摆了个“冰饮摊”,用冰镇的井水冲绿豆汤,街坊们捧着碗喝,说“比汽水还解渴”。李婶把泡好的黄瓜也放进去镇,脆得能咬出响。

米汤扇子成了孩子们的宝贝,扇面上的字被米汤护着,清清楚楚。有孩子在扇面上画画,说“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扇子”。家长们也来学,说“回家给孩子做几把,省钱还凉快”。

傍晚的老槐树下,又坐满了人。张大爷戴着竹席帽,摇着米汤扇子,喝着冰镇绿豆汤,眯着眼哼小曲。蝉鸣听着也顺耳了,像是在给这舒服的光景伴奏。

“赵小子,”张大爷拍着他的肩膀,“你说这些旧物件,是不是成精了?你对它好,它就给你凉快;你糊弄它,它就给你找不痛快。”

赵铁柱笑着点头,眼里的光映着夕阳,暖融融的。

夏至的月亮升起来时,院里的“冰饮摊”还没散。旧木箱里的冰还剩小半块,映着月光亮晶晶的;竹席帽挂在树枝上,像一串串绿色的小灯笼;米汤扇子被孩子们当成玩具,在地上拖出沙沙的响。

阿伟捧着碗绿豆汤,忽然说:“赵哥,我发现这些旧物件,其实比新的懂人心。”

“咋说?”赵铁柱递给他把扇子。

“新塑料扇看着光鲜,可扇出来的风是热的;这旧报纸扇,扇出来的风带着纸香,凉丝丝的。”阿伟扇了两下,“就像人,老伙计虽然看着旧,可知道疼人。”

张大爷在旁边听着,笑着说:“这小子总算开窍了。过日子就像这夏至,热得厉害,可只要有这些老伙计陪着,再热的天也能找出凉快法子。”

蝉鸣渐渐稀了,晚风带着井水的凉气吹过来,舒服得让人想眯眼。旧木箱、竹席帽、米汤扇,安安静静地待在院里,像一群守着日子的老伙计,不说话,却把清凉和踏实,都融进了这夏夜的风里。

赵铁柱望着满天的星星,忽然觉得,这夏至的暑气里,藏着最实在的日子味——就像那冰镇绿豆汤,用旧木箱镇着,用陈米熬着,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能熨帖人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