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812章 雪羽刃

第812章 雪羽刃(2/2)

目录

“娘,您没点火吧?”“我没点啊。怪了,我睡醒了觉,锅里就有热粥了,炕也是热的。准是隔壁婶子来做的,可她也没言声……”

山子愣在当场,忽然觉得怀里那根羽毛微微发热。

开春后,山子进山打猎。林子里传来消息:去年冬天“大烟炮”特别凶,冻死了好几个经验丰富的老猎手。山子听了后背直冒冷汗。

他越发觉得那根羽毛不寻常。自从得了它,山子打猎格外顺当,总能找到猎物,遇到危险也能化险为夷。更奇的是,有次他在林子里撞见一伙偷猎者下的套子,套住一只白狐狸。那狐狸看见山子,眼睛里竟像人似的流下泪来。山子心一软,上前解了套子。狐狸跑出几步,回头望他一眼才钻入草丛。当晚山子梦见个白胡子老头向他拱手作揖。

夏天采参时节,山子竟在平日根本不出参的地方撞见一片“参窝子”,挖出的老参须子分明像个娃娃。他卖了参,给娘治了眼病,居然真见好,能模模糊糊瞧见人影了。

村里人都说赵山子走了大运,只有山子自己心里明白,这一切都从那个暴风雪之夜开始。他时常摩挲着刀柄上的白羽,心想:那“引路人”到底啥来头?为啥给他这根羽毛?

这年腊月,又一场“大烟炮”不期而至。山子正在山上砍柴,赶紧往家跑。风雪中,他忽然听见隐约的哭声。循声找去,只见一棵老树下缩着个小孩,冻得脸发青——是村里刘寡妇的独子小豆子,准是上山捡柴迷了路。

“山子哥!”孩子看见他,哇地大哭。

山子急忙脱下皮袄裹住孩子,但风雪太大,根本辨不清方向。眼看天色渐暗,再找不到避处两人都得冻死。山子急得团团转,忽然灵机一动,掏出那把系着白羽的猎刀,插在雪地里,拉着小豆子跪下:“引路大仙!赵山子求您再显灵一回,不是为我,是为这孩子!他娘守寡多年,就这一根独苗啊!”

话音刚落,眼前忽然飘起那团熟悉的蓝火,一跳一跳地引路。山子又惊又喜,背起小豆子就跟。蓝火引着他们绕过一道坡,果然找到个山洞。洞里居然还有干柴火,山子用火石点燃,两人总算捡回条命。

第二天风停雪住,山子领着孩子回村。刘寡妇抱着儿子哭成泪人,非要给山子磕头。山子慌忙扶起,心里却想着:这次可没留谢礼啊!

他惦记这事,下午独自返回山洞,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去年挖的那棵老参剩下的参须,他本打算给娘泡酒喝。山子将参须放在洞口的石头上,恭敬地说:“知道大仙不图这个,但山子不能知恩不报。这点参须不成敬意,您莫嫌弃。”

说完他鞠了三躬,转身离去。走了百十步,鬼使神差回头一瞥——参须不见了,石头上竟站着只通体雪白的鸟儿,正歪头看他。那鸟儿大小如雕,羽毛洁白无瑕,眼神清亮得像泉水。山子一眼认出,正是他刀柄上那种白羽!

白鸟清啼一声,振翅飞起,在山子头顶盘旋三圈,然后投向密林深处。山子呆立良久,忽然明白过来:那“引路人”,恐怕就是这白羽所化的山林之灵!

打那以后,山子依旧常进老林子,但再也不打怀崽的母兽和幼崽,遇到受伤的动物还常常救助。他成了这一带最有名的猎手,日子越过越红火。有人问他有啥诀窍,山子总是拍拍腰间那把系着白羽的猎刀,笑而不答。

只有他娘知道,每年第一场“大烟炮”过后,山子总要进山一趟,到那个窝棚旧址,在雪地里插上猎刀,刀柄上绑着一根新鲜肉条。第二天去看,肉条不见了,刀旁雪地里,印着一圈鸟爪似的痕迹。

老娘问过儿子:“那大仙到底是啥?”山子望着苍茫的老林子,缓缓说:“娘,我看哪,这老林子灵性着呢。那‘引路人’兴许是山神爷,兴许是得道的仙禽,谁也说不准。可儿子知道一点:心存善念,知恩图报,在这老林子里就迷不了路。”

后来山子活到八十多岁,无病无灾。据说他去世那天,有人看见一只白色大鸟在他家屋顶盘旋三圈,长鸣一声,飞向长白山深处。下葬时,儿孙们把他那柄系着白羽的猎刀陪在了身边。

打那以后,老林子里的“引路人”传说依然流传,但留下心爱之物的人,偶尔也会得到一根洁白的羽毛。得到羽毛的人,都成了老林子最忠实的朋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