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214章 藕粉桂花糖糕

第214章 藕粉桂花糖糕(1/2)

目录

立春时节,药膳馆的院子里已有嫩芽萌动。我正在整理新磨的藕粉,小林捧着竹筛快步走来:\"程教授,您看这份江南医馆的脉案记录。\"

案上记载,早春时节七成病患存在\"肝脾不调\"之症,常见脘闷胁胀、食欲不振、情志抑郁。最年轻的病患是位十六岁的绣娘。

\"春应肝而养脾。\"我望着门外那些眉头紧锁的食客,他们大多面色青黄,指尖冰凉,\"江南水乡湿气缠绵,最易困脾,加上春日肝气升发,故而多见此类症候。\"

郑淮安从库房取出个青瓷罐,掀开桑皮纸,一股清甜的桂花香扑面而来。罐中是去年秋日腌制的\"金桂糖露\",桂花如金箔般悬浮在琥珀色的糖浆中。

\"老郑,这桂花糖...\"我舀起一勺,蜜香四溢,\"怎么比往年更香?\"

\"选了虎丘寺的老金桂。\"老人眯眼笑着,\"采花那日正逢露水未干,香气全锁在糖蜜里了。《吴普本草》说'桂花醒脾,解郁结'。\"

程明从后院石磨旁捧来新制的藕粉,色如初雪,质地细滑如绸,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爸,这藕粉...\"他捻起一撮,粉质细腻,\"怎么比市售的细这么多?\"

\"用的是太湖塘的'花香藕'。\"我取些藕粉置于掌心,\"要等立冬后荷叶枯尽才挖,石磨碾浆后经七次沉淀。《随息居饮食谱》说'藕粉调中开胃,安神解郁'。\"

制作从和粉开始。藕粉需用梅雨水调匀,静置醒发。小林抢着要搅,却把粉浆搅得起了筋。

\"要顺一个方向慢搅。\"我示范着,\"三分力在腕,七分意在匀。\"

桂花糖露要隔水化开,再用细纱过滤。程明举着铜勺要帮忙,被我拦下:\"铜器伤桂香,得用银匙。\"

蒸糕最讲究火候。杉木蒸笼先垫新鲜箬叶,倒入藕粉浆,撒上糖桂花。灶火要\"三旺三文\"——初入笼时猛火定形,中段文火养味,出锅前再旺火提香。

\"为何不用铁锅蒸?\"小林看着我们往土灶里添松柴。

\"杉木箬叶皆属木,应春气。\"我调整着灶火,\"《养小录》有云'糕蒸于木,得生气而活'。\"

前厅传来轻声叹息。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青黄的年轻妇人,正按着心口蹙眉:\"开春以来...茶饭不思...胸口像压着块石头...\"

我注意到她指甲上的横纹和唇角的青紫:\"可是家中有什么烦心事?\"

她眼圈微红:\"夫君赴考三年未归...公婆日日催促...\"

典型的肝郁脾虚。我切了块刚出笼的藕粉桂花糕:\"趁热尝,需细嚼三十六口。\"

糕体晶莹如脂,藕粉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郁层层交融。妇人小口品尝,忽然泪落:\"这滋味...竟像未嫁时...母亲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