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205章 生姜红糖水

第205章 生姜红糖水(1/2)

目录

冬至刚过,药膳馆的屋檐下挂着一排冰棱。我正在整理新到的老姜,小林搓着手跑进来:"程教授,您看这份体检报告。"

报告上显示,82%的年轻女性存在宫寒症状,表现为经期腹痛、手脚冰凉、腰膝酸软。最年轻的受检者只有十九岁。

"女子以血为本,血得温则行。"我望着门外那些裹着厚外套仍瑟瑟发抖的姑娘们,她们大多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短裙伤阳,冷饮败胃,现代女子的胞宫就是这么被冻坏的。"

郑淮安从地窖搬出个陶缸,掀开棉布,一股辛辣气息扑面而来。缸中是山东莱芜的老姜,块大如掌,表皮粗糙,断面纤维紧密,姜黄素渗出如蜜。

"老郑,这批老姜..."我掰开一块,辛辣味直冲鼻腔,"怎么这么冲?"

"沙地种的。"老人用粗糙的手指刮着姜皮,"要等霜降后挖,姜辣素才足。《本草纲目》说'姜,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程明从市场买回云南巧家的黑糖,块大如拳,色泽黝黑,轻轻一敲就露出里面金黄的糖心,散发着甘蔗的甜香。

"爸,这红糖..."他掰开一块,糖丝绵长,"怎么这么香?"

"古法熬的。"我拿起一块对着光,"柴火铁锅,熬足八小时。《本草备要》说'红糖甘温,补脾缓肝,活血通瘀'。"

制作从处理老姜开始。老姜需用竹刀切片,保留姜皮。小林抢着试,却把姜片切得厚薄不均。

"要逆纹切薄。"我示范着,"三分力在刀,七分意在匀。"

红糖要先用石臼捣碎,再用细筛过箩。程明拿着铁锤要帮忙,被我拦下:"金属会让糖变味,石臼才保得住原香。"

熬煮最见功夫。铜壶先煮山泉水,下姜片武火催味,待水色微黄时入红糖。火候要"三滚三沸"——大火出香,小火养性,反复三次。

"为什么不用电水壶?"小林看着我们守着炭炉调火。

"铜壶助阳。"我轻轻撇去浮沫,"《本草问答》说'铜器煎药,得少阳生发之气'。"

前厅传来痛苦的呻吟声。我出去一看,是位蜷缩在椅子上的年轻女孩,正捂着腹部发抖:"痛经...吃药...也不管用了..."

我注意到她发青的指甲和惨白的脸色:"是不是常年穿露脐装?"

她虚弱地点头:"冬天...也穿...九分裤..."

典型的寒凝血瘀。我倒了杯刚煮好的生姜红糖水:"趁热喝,要小口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