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游击支队(十二)(1/2)
安南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是两国边界有了改变,两国相持的局面有了改观。
两国边界的边民,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其他民众,向来对于属于哪个国家,那个政府管理,没有什么概念。
这个时代的民众,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很低,他们的眼中,只有家族和村寨,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吃饱饭,谁管那些事情呢?
因此对于游击支队不断推进的边界,也没有什么抵抗的心思,唯一持有不满的各村寨村老和头人们,也不敢与游击支队作对。
更何况游击支队来了以后,专杀村老和头人,从不欺压普通老百姓,北部地区的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显着改善。
普通民众生活的改变,带来了普通民众的普遍支持。
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思维固定,自认为村老和头人们的压迫,是天经地义的,从来毫无怨言。
而游击支队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心理虽然愿意,但恐怕遭到村老和头人们的报复。
但游击支队已经来了两年多,边境村寨和边民的生活,越来越有改变,自然引来这些穷苦民众的广泛支持。
人只要有了希望,就会有前进的动力。特别是目不识丁的普通民众,不知道什么家国情怀,不了解什么信仰主义,只是生活下去。
因此游击支队带来的改变,还是获取了当地普通民众的支持。
无论是物资采购,还是人员的引导、修理和运输,都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
最关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刚刚改变的生活,很多当地人加入了游击支队,这也扩大了安南游击支队的力量。
与此同时,掸邦的吴新率领的掸邦抗战游击支队,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掸帮民众因长期受王国殖民压迫,将倭寇视为解放者。
倭寇也开始潜入掸邦,搜集王国各方面情报,破坏王国各方面的设施,并声称“支持掸邦独立”为名进入掸邦。
掸邦当地民众不仅组织独立义勇军提供军粮、情报,甚至协助搜集情报,派出向导,破坏王国设施?。
倭寇已经开始神化自身,还通过伪造“博莫乔将军”传说(自称骑白马的救世主)进一步煽动民众支持?。
这个时候,掸邦主要的统治力量,还是以王国殖民军队为主,自然急于改变现状的掸邦民众取得了支持。
这可以理解,所有好东西被王国强迫拿走,而有人前来“帮助”你,自然得到了支持。
而前来的掸邦抗战游击支队,不仅要打击来“帮助”自己的倭国人,而且还要“侵占”好不容易得来的土地,自然得不到当地民众的支持。
同时,王国殖民军队针对倭寇的渗透采取的是漠视的态度,而对相邻而居的华夏人,却充满了警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