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都市科员,我激活了政商决策系统 > 第546章 谁点的灯

第546章 谁点的灯(2/2)

目录

男人走后,苏绾把录音文件拖进加密文件夹。

备注栏里,她敲下:“模仿云州口音,但尾音有川调,喉结滚动频率12次\/分钟(焦虑),建议查南环路工地最近访客。”发送给顾轻语时,她盯着对话框里的红色感叹号——对方正在南湖社区蹲点,信号时断时续。

下午三点十八分,南湖社区的梧桐叶被风卷得打转。

督查组的黑轿车刚停稳,就被围了个严实。

老周刚推开车门,退休电工老陈就挤到跟前,手里攥着个磨破边的记账本:“领导!我用你们那个平台查了小区电费分摊——”他翻到折角的那页,“19年7月到22年3月,物业多收了两万八!”

人群“轰”地炸开。

抱孩子的年轻妈妈举着手机喊:“我也查了!物业费里的公共区域清洁费,有三个月根本没记录!”穿校服的初中生挤进来:“我奶奶的高龄补贴,上个月少发了五十,系统里显示‘待复核’——”

督查组副组长小吴的脸从严肃变成震惊。

他转头看向老周,后者正弯腰接过老陈的记账本,指尖抚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这些数据,你们自己查的?”

“可不是!”李婶挤到前面,手机屏幕亮着社区平台的界面,“我闺女教我点‘历史记录’,好家伙,连20年台风天修屋顶的工钱都在里头!”她戳了戳老周的胳膊,“领导,你们可别光听汇报,去我家瞅瞅,我把这三年的缴费单都摞着呢!”

小吴摸出对讲机:“取消原定座谈,改入户走访。”他转头对林昭笑,“小林,带我们去几户?”

林昭走在队伍最后,看着老周被李婶拽着往单元楼走,小吴被初中生牵着去看高龄补贴记录。

他摸了摸裤袋里的便签纸——系统今早的推演结果还在上面:【居民自发举证可信度97%,督查组调整行程概率89%】。

风掀起他的西装下摆,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衬衫领口。

那是父亲留下的旧衬衫,领口处还缝着母亲补的针脚。

傍晚六点五十九分,省委大院的落地窗外,暮色像被泼了墨。

分管副秘书长放下电话时,指节在红木桌面上叩出轻响。

他面前摊着的,正是沈清欢递的那本薄册子复印件,边角已经被翻得卷了起来。

红笔停在一段批注上:“他们不是在等上面给答案,是在教上面怎么提问。”这是他上午圈阅材料时写的,此刻被他重重画了道横线。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秘书发来的消息:“林昭同志已到社区,正在和居民告别。”他拿起座机,按下那串熟记的号码。

“喂?”林昭的声音带着风噪,背景里有孩子们的笑声。

“明天常委会临时加你一个列席名额。”副秘书长开门见山,“讲讲你的‘草稿哲学’——居民写在烟盒纸上的那些‘草稿’,为什么比精心设计的ppt更有用。”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

副秘书长能听见风声里夹杂着细碎的说话声,像是有人喊:“小林书记,明天还来不?”

“好。”林昭的声音轻了些,像在笑,“我准备份‘草稿’带去。”

挂断电话时,林昭正站在社区路灯下。

暖黄的光漫过他的肩,把影子拉得老长。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阮棠的虚拟身影在光影里若隐若现:“这一局,你赌的是人心还是规则?”

他望着远处,几个孩子举着自制的灯牌跑过,灯牌上歪歪扭扭写着“我们的社区我们管”。

风掀起灯牌上的彩纸,有张纸片飘到他脚边,上面是用蜡笔写的:“灯亮了,黑夜就怕了。”

“我赌的是,”他弯腰捡起那张纸,指尖抚过孩子歪扭的字迹,“灯一旦亮了,没人能再假装看不见。”

远处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混着李婶的大嗓门:“老张头,把你那象棋带来,明儿跟督查组领导杀两盘!”

路灯次第亮起,把整条街照得通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