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百草堂之诃子(2/2)
这时,钱多多终于走上前,打开手里的布包,里面是满满的诃子:“王药师,是我糊涂,听了谣言就犹豫了。这些是我之前收的诃子,都给你送来,咱们一起给镇上的人治病。”他刚才在一旁看着,又听了王宁的讲解,心里的疑虑早就消了。
村民们见王宁喝了药没事,钱老板又送来诃子,终于放下心来。李阿婆第一个上前:“王药师,给我也来一碗药吧,我带回家给老头子喝。”其他村民也纷纷围上来,原本犹豫的神色变成了急切。
刘二见势不妙,悄悄往后退,想溜回济世堂。林婉儿眼尖,立刻喊住他:“刘二,你刚才说诃子有毒,现在怎么不说话了?”刘二涨红了脸,狠狠瞪了林婉儿一眼,拔腿就跑,引得村民们一阵哄笑。
王雪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又激动又自豪。她走到王宁身边,小声说:“哥,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懂这么多药材,帮大家治病。”王宁摸了摸她的头:“慢慢来,以后哥教你认更多的药,咱们一起守护青石镇。”
夜幕渐渐降临,百草堂的灯亮了起来,药香在镇巷里飘得很远。王宁和张娜忙着给村民们分药,林婉儿和王雪帮忙收拾药罐,钱多多也留下来搭把手。没人注意到,济世堂的窗户后,孙玉国正阴沉着脸,盯着百草堂的方向,眼里满是不甘。
天刚蒙蒙亮,百草堂的门就被叩得咚咚响。王宁刚把新晒的诃子归置好,听见声响赶紧去开门,门外站着两个神色慌张的村民,扶着个面色潮红的汉子,汉子捂着胸口咳嗽,每咳一声都牵动着肩膀,嘴唇还泛着不正常的红。
“王药师,您快看看他!”其中一个村民急声道,“他昨儿听说诃子能治咳嗽,就找了些生诃子嚼着吃,今早就成这样了,又烧又咳,痰里还带着点黄!”
王宁心里一紧,赶紧让他们把汉子扶到长凳上,伸手搭脉,又掀开汉子的眼皮看了看。“他这是外感咳嗽初起,还带着湿热,哪能吃诃子?”王宁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诃子性涩,能敛肺止泻,可外感初起、痰热未清的时候用,会把病邪敛在身子里,加重病情!”
这话刚说完,药铺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孙玉国带着刘二,还有几个看热闹的村民走了过来,孙玉国穿件体面的绸缎褂子,手里摇着把折扇,故作惊讶地喊:“哎呀,王宁,这不是吃了你家诃子才成这样的吗?我就说这东西有毒,你偏要给大家用,现在出了事,你可得给个说法!”
刘二在一旁跟着起哄:“就是!昨天还说诃子多好多好,今天就把人吃病了,我看你这百草堂就是想害人!”他故意提高声音,引着周围的村民议论,几个不明真相的村民果然露出了怀疑的神色。
王雪正在里屋整理药包,听见外面的动静跑出来,看见这阵仗,气得脸都红了:“你胡说!我哥昨天明明说了,诃子是治久咳体虚的,不是治外感咳嗽的!是他自己乱用药!”
“谁知道是不是你们事后才编的说法?”孙玉国冷笑一声,转头对村民们说,“大家可都看见了,这人就是吃了诃子才变成这样的,以后可别再信百草堂的药了!”
王宁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走到汉子身边,轻声问:“你昨天吃诃子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开始咳嗽、发热了?有没有觉得痰又黄又稠?”汉子点点头,声音沙哑:“是……前天晚上淋了雨,昨天早上就开始咳,还发着低烧,听说诃子能治咳嗽,就找了些吃了,没想到越吃越严重。”
王宁转向村民们,声音清晰有力:“大家都听见了,他是先淋雨后发病,属于外感咳嗽初起,这正是诃子的用药禁忌!《本草》里早有记载,外感初起、湿热痢疾初起者忌用诃子,就是怕敛住病邪。昨天我只说诃子能治久咳咽痛,没说能治所有咳嗽,是他没说清自己的病情,乱用药才导致这样!”
说着,王宁从药柜里取出金银花、连翘和桔梗,快速包好递给汉子:“你这是风热外感,先吃这副药清热化痰,等烧退了、痰清了,要是还咳嗽,再用诃子配伍调理。”他又转身对孙玉国说:“孙老板,治病用药讲究辨证施治,不是所有病症都能用同一种药,你要是不懂,就别在这里误导大家!”
孙玉国没想到汉子会如实说出病情,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还想争辩,却见钱多多从人群里走出来。钱多多手里拿着本泛黄的《本草纲目》,翻到记载诃子的那一页,递给周围的村民看:“大家看,这里写得清清楚楚,‘诃子,治久泻久痢,肺虚久咳……外感初起者忌用’,王药师说的没错,是有人乱用药,跟诃子本身没关系!”
村民们围过来看了《本草纲目》,又听了王宁的解释,顿时明白过来,纷纷指责孙玉国和刘二故意挑事。刘二见势不妙,想偷偷溜走,却被林婉儿拦住。林婉儿背着采药包,手里还拿着昨天采诃子时剩下的枯枝,眼神坚定:“刘二,你昨天破坏诃子树,今天又跟着孙玉国造谣,这事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孙玉国见村民们都站在百草堂这边,知道再闹下去讨不到好,狠狠瞪了刘二一眼,悻悻地说:“算我多管闲事!”说完,就带着刘二灰溜溜地走了。
一场风波总算平息,王宁松了口气,转身继续给村民们配药。张娜端来一碗温水递给他:“别气着自己,孙玉国就是故意找茬。”王宁接过水,点点头:“我知道,只是怕村民们被误导,耽误了治病。以后咱们得更仔细些,给村民配药前,一定要问清病情,免得再出这样的事。”
阳光透过药铺的窗户,洒在满柜的药材上,也洒在王宁沉稳的脸上。王雪看着哥哥忙碌的身影,默默记下刚才学到的诃子用药禁忌,心里对“医者仁心”这四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月色爬上青石镇的屋檐时,百草堂的灯还亮着。王宁坐在柜台后,借着灯光整理药方,张娜在一旁将晒干的诃子分装成小袋,林婉儿和王雪则在院子里清洗白天用过的药罐,水声混着药香,在夜里格外安稳。
“哥,今天钱老板送来的诃子,够咱们用一阵子了吧?”王雪一边擦药罐一边问,双丫髻上还别着白天采来的野菊,经了一天风吹,花瓣微微卷边,却依旧透着生气。
王宁抬头看了看药柜上堆满的诃子,点头道:“够了,等过两天,咱们再教村民认认诃子树,往后他们要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也能自己采些应急。”他话音刚落,院墙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踩着瓦片走动的声音。
林婉儿立刻竖起耳朵,放下手里的药罐,抄起墙角的桃木杖——这是白天进山时王宁用的,她特意留在院里防身。“有人!”她压低声音说,眼神警惕地盯着院墙方向。王宁也站起身,示意张娜和王雪躲到里屋,自己则拿起柜台后的铜盆,悄悄走到门口。
没过多久,一道黑影从院墙上翻了下来,落地时踉跄了一下,正是刘二。他手里拿着个布袋,径直走向堆放诃子的角落,动作慌张却熟练,显然是早有预谋。他刚抓起一把诃子塞进布袋,王宁突然将铜盆“哐当”一声砸在地上,大声喝道:“刘二,你又来偷药!”
刘二吓了一跳,转身就想跑,却被赶来的林婉儿拦住去路。“这次看你往哪跑!”林婉儿举起桃木杖,眼神凌厉,之前被刘二破坏诃子树的气,此刻全涌了上来。刘二急得满头大汗,想硬闯过去,可林婉儿常年进山采药,身手灵活,几下就把他逼得退到墙角。
就在这时,又有两道黑影翻进院墙,是孙玉国派来的帮手。他们手里拿着木棍,一进来就朝着王宁和林婉儿打去。王宁虽不善打斗,却常年碾药练出了臂力,一把抓住打来的木棍,与对方周旋起来。林婉儿则护在药堆旁,不让他们靠近诃子。
院子里的动静惊动了邻居,郑钦文第一个冲了进来。他是镇上的猎户,常年在山里奔波,身手矫健,手里还拿着把猎刀。“王药师,我来帮你!”他大喝一声,挥刀逼退其中一个帮手,很快就和王宁、林婉儿一起,将三个偷药贼围了起来。
刘二几人被打得节节败退,正想求饶,院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钱多多带着几个药商赶了过来。原来钱多多担心孙玉国再搞鬼,特意带着人在镇里巡逻,正好听见百草堂的动静。“孙玉国呢?是不是他让你们来的?”钱多多厉声问道,他手里还拿着本账本,正是之前和孙玉国交易药材的记录——当初孙玉国曾想低价买他的劣质药材,被他拒绝了,如今正好能作证。
刘二见人越来越多,知道瞒不住了,哆哆嗦嗦地说:“是……是孙老板让我们来的,他说……他说把诃子偷光,镇上的人就只能去他的济世堂抓药了。”他的话刚说完,村民们也陆续赶了过来,听说孙玉国不仅造谣,还派人偷药,都气得咬牙切齿。
“走!咱们去找孙玉国算账!”郑钦文第一个提议,村民们纷纷附和,跟着王宁和钱多多,浩浩荡荡地往济世堂走去。孙玉国正坐在堂屋里等着消息,见一群人冲进来,顿时慌了神,想从后门溜走,却被守在那里的村民抓了个正着。
钱多多拿出账本,当着村民的面念了起来,里面记满了孙玉国以次充好、抬高药价的事。“你不仅卖劣质药材,还破坏诃子树、造谣生事,根本不配开济世堂!”钱多多越说越气,将账本摔在孙玉国面前。
孙玉国面如死灰,再也没了之前的嚣张。村民们七嘴八舌地指责他,最后一致决定,让他关掉济世堂,永远离开青石镇。孙玉国没办法,只能收拾东西,灰溜溜地走了,刘二和其他帮手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几天后,青石镇的疫情彻底平息了。王宁带着村民们进山,教他们辨认诃子树——高大的树干、革质的椭圆形叶片、黄绿色的核果,村民们学得认真,还特意在树下做了标记。王雪跟在后面,拿着小本子记录诃子的生长环境,时不时向王宁提问,脸上满是认真。
夕阳下,诃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婉儿背着采药包,和郑钦文一起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钱多多则和村民们商量,以后要一起保护山里的药材,让青石镇的药香永远飘下去。王宁站在树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露出了笑容。张娜走到他身边,递过一个装着诃子的布囊:“以后啊,这诃子不仅能治病,还能记着咱们青石镇人的心呢。”
王宁接过布囊,放在鼻尖闻了闻,那股淡淡的涩香,混着山野的气息,沁人心脾。他知道,这棵棵诃子树,不仅守护了青石镇的平安,更守住了医者的初心,往后的日子里,这山野药香,会一直伴着镇里的人,岁岁年年,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