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 第694章 传授辛弃疾九阴真经,助他进入绝顶境界 上

第694章 传授辛弃疾九阴真经,助他进入绝顶境界 上(1/2)

目录

枢密院的大堂,穹顶高阔,庄严肃穆。日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在地面的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方才还回荡着北伐大计的激昂陈词,此刻已归于沉寂。

殿帅董夫戈、步帅王明浩、马帅徐滨文三位军方重臣,已领了详细的方略,躬身退下。

沉重的殿门缓缓合拢,发出沉闷的声响,将这偌大的空间留给了大宋的枢密使辛弃疾,以及身份超然的全真少年祖师韩牧。

辛弃疾负手而立,目光似乎仍停留在那巨大的北境舆图之上,眼神锐利如鹰,仿佛已穿透殿宇,看到了中原故土。

他虽年过花甲,鬓角染霜,但腰背挺直如松,那身紫色官袍穿在他身上,不见文臣的儒雅,反透着一股金戈铁马的凛冽之气。

韩牧一袭紫色道袍,静静立于一旁,气质出尘。

他见辛弃疾凝神思索,并未打扰,只是忽然想起一事,开口道:“辛老,北伐大计已定,粮草、军械、方略皆已齐备。然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冲锋陷阵、摧锋陷锐之勇将,更是关乎战局胜负的关键。”

辛弃疾闻言,收回目光,转头看向韩牧,眼中带着询问。

韩牧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不知辛老可还记得,我此前曾向辛小友举荐过一位名叫杨铁心的将领?”

辛弃疾略一思索,点头道:“自然记得。此人莫非有何非凡之处,能让韩小友你亲自举荐?”

“正是。”韩牧颔首,“此人来历不凡,乃是昔日岳武穆麾下第一勇将,血战小商河、令金人闻风丧胆的杨再兴将军的嫡孙!”

“哦?”辛弃疾眼中精光一闪,显然极为动容。杨再兴之名,在军中便是勇武与忠烈的象征。

韩牧道:“杨铁心尽得杨家家传绝学,一杆杨家枪法出神入化,虽因缘际会,未曾修习上乘内功,算不得江湖上的武林高手,但于万军阵前厮杀,却是无可匹敌的猛将!其勇烈,颇有先祖遗风。”

辛弃疾听罢,抚掌而笑,洪亮的声音在殿堂中回荡:“好!好!韩老弟举荐之人,果然皆是非常之辈!”

“实不相瞒,此人我已知之。山东之战,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斩将夺旗,勇冠三军。我早已行文擢升,如今他已是山东忠义军都统制,替朝廷镇守一方了。如此虎将,北伐之时,正当其为先锋,将来直捣黄龙!”

得知良将已得重用,韩牧亦是欣然。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并肩缓缓走出枢密院大堂。殿外阳光正好,洒在汉白玉的台阶和广场上,天空碧蓝如洗,几缕薄云悠然飘过,一片云淡风轻。微风拂来,轻轻扬起辛弃疾官袍的下摆和颌下灰白的胡须。

他停下脚步,仰头望着这片澄澈的天空,目光却仿佛越过了这片宁静,看到了北地那弥漫的烽烟。

他抬手捋了捋胡须,眼神中有感慨,有渴望,更有无比的坚定。

韩牧在一旁看着他,忽然问道:“辛老,此番北伐,事关国运,非同小可。不知这统帅大军、总揽全局的重任,将由何人挂帅?”

辛弃疾闻言,收回望向天际的目光,转而凝视韩牧。

他的眼神深邃而灼热,如同蕴藏着积压了数十年的火焰。

他没有任何犹豫,微微点头,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收复中原,雪靖康之耻,乃稼轩毕生所愿。如今夙愿得偿有望,我岂能假手他人?”

“况且,我既执掌枢密院,乃大宋军事最高长官,于公于私,此番亲提大军,北上克复故土,皆是我义不容辞之责!”

他的话语中,没有激昂的呐喊,只有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矢志不渝的决绝,令人动容。

韩牧瞧着辛弃疾虽显老态却依旧挺拔如苍松的身姿,以及眼中那比青年人还要炽热的光芒,不由莞尔,带着几分打趣的口吻道:“辛老壮志凌云,贫道自然佩服不已。”

“不过,若我没记错,辛老今年已满六十有余,步入花甲之年了吧?古之名将廉颇,老年尚需披甲食饭以示能战。辛老莫非自信更胜古之廉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