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五十九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五十九(2/2)

目录

活动当天,天气格外晴朗。第一批参与活动的访客早早地来到记忆馆集合,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有对乡村教育感兴趣的年轻人,还有几位退休教师。苏晓给大家分发了活动手册,介绍了当天的行程,随后大家就跟着石头,一起前往小书屋。

一路上,石头给大家讲解着山间的植物,哪些是可以食用的野菜,哪些是有药用价值的草药,还指给大家看树上的鸟窝,教大家辨认不同鸟类的叫声。孩子们兴奋地围在石头身边,不停地提问,石头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到达小书屋后,孩子们立刻被书架上的书籍吸引,纷纷拿起书读了起来。老校友们则坐在院子里,给孩子们讲起了过去的教学故事。一位老教师拿着旧算盘,教孩子们怎么用算盘计算,孩子们学得格外认真,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手工活动环节,石头教大家用树枝和树叶做小摆件。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有的做了小鸟,有的做了小花,还有的做了小房子。家长们也忍不住参与进来,和孩子们一起动手,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中午,大家一起吃了石头提前准备的农家饭,有野菜饺子、炒野栗子,还有山里的泉水煮的粥,简单却充满了山野的味道。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休息,孩子们围着石头,听他讲巡护时遇到的趣事,比如救助受伤的小鸟,发现罕见的植物。

下午,第二批活动开始,小书屋的孩子们来到了记忆馆。李老师带着孩子们参观展柜,给他们讲每一件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当孩子们看到石头捐赠的照片时,都兴奋地指着照片里的自己,叽叽喳喳地跟李老师分享当时的情景。

在书信展柜前,李老师拿出小美写的信,给孩子们读了起来。孩子们静静地听着,眼神里满是感动。一位小女孩拉着李老师的手说:“李老师,我以后也要给我的老师写信,告诉她我有多喜欢她。”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做的手工摆件,送给了记忆馆的工作人员,还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卡,贴在了记忆馆的心愿墙上。有的孩子写道:“我以后要当老师,像李老师一样教孩子们知识。”有的孩子写道:“我要保护山里的动植物,跟石头叔叔一样当护林员。”还有的孩子写道:“我要多读书,长大后去更远的地方,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着他们稚嫩却坚定的心愿,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李老师轻声说:“这就是我们做这些事的意义啊,用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一件件普通的物件,在孩子们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能带着这份温暖和力量,勇敢地走向未来。”

活动结束后,记忆馆收到了很多反馈。参与活动的家长说,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增长了见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温暖,以后会经常带孩子来记忆馆,也会去小书屋支持石头的工作。老校友们则表示,以后会经常来记忆馆,给大家讲更多过去的故事,还会继续为小书屋捐赠书籍和物资。

石头也带来了好消息,活动结束后,有不少人联系他,想给小书屋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还有几位大学生表示,暑假想过来当志愿者,帮孩子们辅导功课。石头笑着说:“没想到一次联动活动,能带来这么多支持,以后小书屋会越来越好,我也能帮到更多的孩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记忆馆和小书屋的联动活动成了常态,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记忆馆里的老物件也越来越多,有老教师捐赠的教案本,有学生捐赠的旧课本,还有家长捐赠的孩子的成长手册,每一件物件都承载着一段温暖的回忆。

周教授还联系了当地的媒体,报道了记忆馆和小书屋的故事。报道播出后,有更多人知道了这个隐藏在城市角落的记忆馆,知道了山里的小书屋,还有不少人专程赶来,捐赠物件,分享故事,或者只是来感受这份温暖。

有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来到记忆馆,手里拿着一个旧布包。她走到展柜前,看着里面的旧钢笔,眼眶突然红了。李老师连忙走过去,轻声问道:“大娘,您怎么了?是不是看到什么熟悉的物件了?”

老奶奶擦了擦眼泪,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支和展柜里一模一样的旧钢笔。“这是我先生当年教书时用的钢笔,他教了一辈子书,走的时候还握着这支钢笔,说舍不得他的学生,舍不得讲台。”老奶奶哽咽着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的记忆馆,知道这里在收集跟老师有关的物件,就想着把这支钢笔捐过来,让它跟其他的老物件一起,继续传递这份对教育的热爱。”

李老师接过钢笔,轻轻抚摸着,就像抚摸着一段珍贵的时光。“大娘,谢谢您。您先生的钢笔会在这里得到好好的保护,我们会给它写好故事卡片,让每一个来记忆馆的人都知道,曾经有一位老师,用这支钢笔,写下了无数对学生的期待和关爱。”

老奶奶看着展柜里的钢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样就好,这样就好。我先生要是知道,他的钢笔还能发挥作用,肯定会很开心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记忆馆里的故事越来越多,温暖也在不断传递。展柜里的旧钢笔,依旧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它见证了李老师的教学岁月,见证了石头的梦想实现,也见证了无数人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回忆的珍视。

每当有人问起记忆馆的意义,苏晓都会笑着说:“记忆馆就像一个温暖的容器,装着无数人的回忆和感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