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 >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五十九

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五十九(1/2)

目录

李老师接过照片,指尖在画面上轻轻摩挲,仿佛能触到小书屋木门的粗糙纹理,闻到山间草木的清香。“还记得你第一次跟我说要办小书屋时,我还担心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没想到你不仅办起来了,还坚持了这么多年。”她抬头看向石头,眼里满是欣慰,“照片里这些孩子,现在都怎么样了?”

石头笑着挠挠头,坐在记忆馆的长凳上,打开了话匣子:“左边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叫丫丫,去年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了,每次放假还会回小书屋帮我整理书籍;中间那个戴帽子的小男孩,特别喜欢看动物百科,现在总跟着我去巡护,说以后也要当护林员,保护后山的动植物。”他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感慨,“要是当年您没在树下劝我,我现在说不定还在山里瞎晃悠,哪能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儿做。”

苏晓端来三杯热茶,放在几人面前,笑着说:“石头哥,您这故事要是写下来,肯定能成为记忆馆里又一段温暖的回忆。对了,上次展览结束后,好多人都问起您的小书屋,还有家长想带着孩子去体验呢。”

“欢迎啊!”石头眼睛一亮,“小书屋虽然不大,但书还挺全的,有故事书、科普书,还有不少旧课本,都是以前学生和好心人捐的。要是孩子们去了,我还能带着他们在附近认认植物,看看鸟窝,让他们感受感受山里的乐趣。”

李老师喝了口热茶,若有所思地说:“要不咱们跟小书屋搞个联动活动?让记忆馆的访客去小书屋体验,再让小书屋的孩子来记忆馆看看这些老物件,听听过去的故事,这样既能让孩子们增长见识,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小书屋。”

苏晓和石头都眼前一亮,纷纷点头赞同。苏晓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活动想法:“咱们可以定在周末,分两批进行。第一批让记忆馆的访客去小书屋,石头哥负责带大家巡护、讲解动植物知识,还可以安排孩子们一起读故事书;第二批让小书屋的孩子来记忆馆,李老师给他们讲过去的教学故事,我再带他们参观展柜里的老物件。”

石头补充道:“我还能提前准备些野果、野菜标本,给孩子们做讲解,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山里的生态。对了,小书屋旁边有片空地,咱们还能搞个小型的手工活动,教孩子们用树枝、树叶做小摆件,这样活动能更丰富些。”

三人越聊越起劲,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林小满提着饭盒走进记忆馆,看到石头,惊喜地说:“石头哥,您怎么来了?上次展览您没来,好多人都问起您呢。”

石头笑着把野栗子递给林小满:“刚从后山巡护回来,顺便带了些野栗子给大伙儿尝尝。我跟李老师、苏晓正商量着跟小书屋搞联动活动呢,等活动定下来,还得麻烦你帮忙整理物料。”

林小满接过野栗子,开心地说:“没问题!我这就去把野栗子分装起来,等会儿周教授和王奶奶来了,也让他们尝尝鲜。对了,周教授说今天下午要带几位老校友来记忆馆,他们想看看展柜里的老物件,说不定还能捐些跟老师有关的东西呢。”

刚说完,门口就传来了周教授的声音:“小满,我来啦!”周教授身后跟着三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都提着布包,看样子是带来了捐赠的物件。

李老师起身迎接,笑着说:“老朋友们,快进来坐!石头也在呢,刚从后山带来了新鲜的野栗子。”

三位老人走进记忆馆,看到石头,其中一位戴眼镜的老人开口问道:“这位就是当年那个想当护林员的石头吧?我在展览照片上见过你,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本人。”

石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啊,大爷,我就是石头。您是?”

“我是李老师的老同学,当年跟她一起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老人笑着说,从布包里拿出一个旧算盘,“这是我当年教书时用的算盘,那时候没有计算器,给学生讲算术题全靠它。现在计算器普及了,这算盘也用不上了,但我一直没舍得扔,听说记忆馆在收集老物件,就想着捐过来,让年轻人也看看以前的教学工具。”

另一位老人从布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新华字典》,感慨地说:“这是我刚教书时买的字典,书页都翻烂了,我用胶带粘了又粘。那时候学生们没什么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都来借我的字典查,这本字典陪了我三十年,现在捐给记忆馆,也算是给它找了个好归宿。”

第三位老人则拿出了一枚校徽,校徽上刻着“红星小学”四个字,虽然有些磨损,但字迹依然清晰:“这是红星小学的校徽,我当年就在那里教书,后来学校合并了,校徽也成了纪念品。我希望把它捐给记忆馆,让大家还记得曾经有这么一所乡村小学,有一群老师在那里默默付出。”

苏晓和林小满连忙接过物件,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准备登记入库。周教授笑着说:“真是太好了!又多了三件珍贵的老物件。刚才石头说要跟小书屋搞联动活动,我觉得这个想法特别好,咱们老校友也能出份力,比如给小书屋捐些书籍,或者去给孩子们讲讲课。”

三位老人纷纷点头,戴眼镜的老人说:“我家里还有不少旧书,都是适合孩子看的,明天我就整理出来,送到小书屋去。我还能给孩子们讲讲我当年教书的故事,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学习条件有多好。”

就这样,联动活动的计划越来越完善,不仅有记忆馆和小书屋的工作人员参与,还有老校友们的支持。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忙着筹备活动:苏晓负责联系参与人员,确定活动流程;林小满负责整理物料,制作活动手册;李老师和老校友们一起整理捐赠的书籍,还准备了故事素材;石头则回到小书屋,打扫卫生,整理标本,为活动做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