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小声讨论着接下来的工作方向(2/2)
每画一个红点,他都皱着眉头思考着其中的联系。嘴里念念有词:“这几次的路线看起来有点相似,应该有什么联系。”他就像一个解谜者,试图从这些看似杂乱的线条中找出规律。
经过一番仔细的梳理和分析,大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刘海每次前往邻省某市时,都会在固定区域停留两到三个小时。
这个发现让整个调查组都兴奋起来,会议室里顿时充满了嗡嗡的讨论声。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郑建国立刻凑到地图前,眼睛紧紧盯着那个被标记出来的区域,仿佛要把它看穿。
那并不是商业中心,也不是旅游景点,而是一片老旧的居民区。居民区里,狭窄的小巷如同蜿蜒的蛇一般交错纵横,老旧的房屋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岁月的侵蚀下摇摇欲坠。
墙壁上的石灰剥落,露出斑驳的砖块,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郑建国双手抱在胸前,站在那片老旧居民区的地图前,目光紧锁着刘海多次停留的区域。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专注与思索,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刘海的种种异常举动。
结合刘海每次都在这固定区域停留两到三个小时的情况,一个强烈的推测在他心中逐渐明晰——刘海极有可能是在这里与某人会面。这个会面,或许就是解开整个案件谜团的关键所在。
“必须派人去实地走访摸排,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郑建国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很快,一队经验丰富的警员便被挑选出来。他们个个神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出发前,郑建国拍了拍领头警员的肩膀,那宽厚的手掌传递着信任与期望。
他郑重地说:“这次任务很重要,一定要仔细询问每一个可能知情的人,任何细微的线索都可能成为我们破案的关键。”领头警员用力地点点头,那坚定的眼神如同钢铁般坚毅,带着队员们迅速出发了。
走访的警员们穿着便衣,穿梭在老旧居民区狭窄而曲折的小巷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他们礼貌地敲开一家又一家的门,每一次敲门声都像是在叩问真相。
向居民们展示刘海的照片,耐心地询问是否见过这个人。有的居民热情地配合,他们会端来小板凳,让警员们坐下慢慢聊。仔细端详照片后认真回忆,眼神中满是认真与关切。有的居民则满脸警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信任,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鹿。需要警员们反复解释身份和来意,一遍又一遍地说明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正义。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大爷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如同岁月刻下的沟壑。眯着眼睛看着照片,挠了挠头说:“好像是有这么个人来过,不过来去匆匆的,也不知道是干啥的。”警员们赶紧追问更多细节,围在老大爷身边,眼神中满是期待。可老大爷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那无奈的神情让警员们的希望瞬间落空。还有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一看到照片就皱起了眉头,她的眼神中带着厌恶,说:“这个人看着就不像好人,之前在附近转悠过几次。”但再深入询问,她也无法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只是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仿佛照片里的人会带来危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走访的警员们脚步越来越沉重。他们的鞋底在石板路上磨出了痕迹,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走遍了这片区域的每一个角落,询问了无数的居民,可得到的线索都太过模糊和零碎,缺乏具体指向性。排查工作就像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一时之间找不到突破的方向。
领头警员看着队员们疲惫的神情,心中满是焦急和无奈。他的肩膀微微下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落,在心里暗自嘀咕:“难道这次又要无功而返了吗?”
而在远处的郑建国,时不时地看着手表,那频繁转动的指针仿佛在催促着时间。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心中也隐隐有些不安,他知道时间拖得越久,对案件的侦破就越不利,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和罪犯赛跑,而他们似乎已经落后了。
与此同时,技术科的办公室里也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几台电脑屏幕闪烁着各种数据和信号,那些跳动的数字和线条仿佛是神秘的密码。
技术警员们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们正在持续对那个未实名号码进行监控,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每一次信号的波动,都像是命运的暗示,牵动着他们的心弦。
小李是技术科的骨干,他双眼布满血丝,长时间的高度集中精神让他的眼睛又酸又涩。他的眼眶周围是一圈深深的黑眼圈,像是被黑暗笼罩。但他一刻也不敢放松,死死地盯着屏幕。
屏幕上不断跳动的信号数据,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这个号码太狡猾了,每次出现的时间都很诡异。”小李一边操作着电脑,一边自言自语道。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和不甘,仿佛在和这个狡猾的号码较劲。
经过连续几天的监控,他们发现该号码偶尔会在深夜开机。每当深夜,整个城市都陷入沉睡,万籁俱寂。
只有技术科的办公室里却依然灯火通明,宛如黑暗中的一座灯塔。警员们紧紧盯着屏幕,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他们的身体紧绷,仿佛一尊尊雕塑。可每次通话时间都很短,往往只有几十秒,甚至十几秒。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信号在不断地跳动,如同顽皮的精灵,难以锁定具体位置。
郑建国眉头微皱,眼神却如鹰隼般坚定,他死死地审视着白板上的一切,每一道线条、每一张照片仿佛都蕴含着深意,在他的脑海中不断翻滚、碰撞。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下巴上摩挲着,那胡茬的触感仿佛在提醒他案件的棘手与紧迫。心中,他像一位经验老到的棋手,不断梳理着目前的局势,思索着下一步的棋该落向何处。
他缓缓转身,皮鞋与地面摩擦出细微的声响。此时,几名队员正坐在一旁,全神贯注地整理着资料。文件纸张的翻动声、笔尖在本子上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
郑建国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沉稳:“同志们,现在案子虽然遇到了瓶颈,但我们不能乱了阵脚。这刘海,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肯定还会有动作,咱们得继续盯紧他。”
说罢,他迅速做出安排。目光在队员们脸上一一扫过,仔细权衡着每个人的能力和特点。最终,他挑选了几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警员。“老张、小李,还有小王,就你们几个。”
他点着名,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信任。被选中的警员们立刻挺直了腰杆,神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那是对职责的坚守,对正义的执着。他们重重地点头,仿佛在向郑建国立下无声的军令状,那点头的力度里,满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
郑建国走近他们,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叮嘱道:“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他的出行路线、接触的人、甚至是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破案的关键。
记住,咱们要像影子一样跟着他,但又不能让他察觉。”老张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凝重,轻声说道:“郑队,您放心,我们就是他甩不掉的尾巴。”小李则紧握拳头,坚定地说:“一定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郑建国又安排另一组人员广泛收集刘海的社会关系信息。他走到另一群队员面前,双手撑在桌上,目光炯炯地说道:“我们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刘海的社交圈,我就不信找不到那个和他在老旧居民区会面的人,或者与那个神秘号码有关的线索。这工作虽然繁琐,但至关重要,大家辛苦一下。”队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没有丝毫抱怨,只有对工作的热忱和对真相的渴望。
队员们领命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负责监视的警员们开始乔装打扮。老张穿上了送外卖小哥的制服,那衣服有些破旧,还带着油渍,头盔下的眼神却锐利无比。
他骑着电动车,车后座堆满了外卖箱,穿梭在大街小巷,悄悄地在刘海活动的区域附近潜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