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藏着见不得光的交易(1/2)
那些看似普通的摆件、书架上的书籍,都有可能是掩盖证据的伪装。
他开始仔细地搜查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打开每一个抽屉,翻看每一本书。当他走到办公桌后面的一个书架前时,发现书架上的几本书摆放得有些不整齐。
那些书歪歪斜斜地靠在一起,仿佛在向他发出求救的信号。他的心跳微微加快,一种直觉告诉他,这里面有文章。他轻轻挪动了一下那几本书,果然,书架后面露出了一个暗柜。
郑建国的心跳瞬间加速,仿佛要跳出嗓子眼。他的手微微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打开暗柜的门。随着“吱呀”一声轻响,一个未销毁的账本出现在他的眼前。
郑建国双手死死攥着那本泛黄的账本,账本封面还沾着些许暗柜里的灰尘,却丝毫掩盖不住它的分量——这可是能撕开整个贪腐网络的关键证据。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呼吸比平日急促几分,眼底却燃着激动与坚定交织的光,像在黑暗中找到了破晓的方向。
“终于……终于抓住突破口了。”他在心里默念,仿佛能看到张校长那张伪善面具下的惊慌失措。
他指尖在账本封面上顿了两秒,才迅速翻开。纸张翻动时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一行行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每一笔虚假合同的编号、金额、资金拆分比例都记录得毫厘不差,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罪恶之网,每个节点都藏着见不得光的交易。
某笔“校园绿化改造”合同下,资金被拆分成三笔流向不同账户,备注栏里“备用金”“耗材款”的字样,在郑建国看来全是赤裸裸的谎言。
更让他心头一震的是,每笔记录末尾都签着两个熟悉的名字——学校总务主任王建军和财务科长李红梅。
“好,好得很!”郑建国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之前教职工提到的“工程招标猫腻”“资金去向不明”,此刻全有了实证。
他猛地站起身,办公椅被推得向后滑出半米,发出“吱呀”的声响。“小王、小刘!”他朝着门外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立刻带人控制王建军和李红梅,守住他们的办公室和住处,绝不能让他们通风报信,更不能让他们销毁任何证据!”
两名警员闻声快步进来,敬礼领命后转身就走,皮鞋踏在走廊地砖上的声音急促而坚定。
郑建国却没闲着,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跟敲击地面的声音,像是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审讯倒计时。
他脑海里反复推演着可能出现的场景:王建军会不会嘴硬?李红梅会不会把责任全推给张校长?他们知道的,会不会比账本上记录的更多?每一个疑问都像根细线,紧紧揪着他的心。
“郑队,人抓到了!已经带回审讯室!”半小时后,对讲机里传来警员的汇报。郑建国立刻拿起外套,快步走向审讯区。
推开第一间审讯室的门,总务主任王建军正瘫坐在椅子上,头发乱糟糟的,平日里总是梳得一丝不苟的背头此刻耷拉着几缕,
双手在膝盖上不安地绞着,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在下巴尖汇成一滴,砸在裤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另一间审讯室里,财务科长李红梅倒是坐得笔直,双手交叠放在桌上,可放在桌下的脚却在不停轻点地面,眼神躲闪着审讯员的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性动作,之前去学校调查时,郑建国就注意到过。
郑建国在两人对面分别坐下,目光如炬地扫过他们,声音沉稳得像压了块石头:“王主任、李科长,账本我们已经看过了。
上面的签名是你们的吧?那些虚假合同的资金拆分、流向,都是按张立明的指示做的,对吗?”
王建军的身体猛地一震,像被电流击中,嘴唇哆嗦着张了几下,却没发出声音。
他偷偷抬眼瞥了郑建国一眼,见对方眼神没有丝毫松动,又迅速低下头,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像是在吞咽恐惧。
李红梅则深吸一口气,双手攥得更紧了,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眼神里闪过一丝挣扎,显然在权衡利弊。
“你们也是学校的老员工了,教过的学生、共事过的同事,哪个不盼着学校好?”
郑建国放缓了语气,却依旧带着穿透力,“张立明用‘为学校发展’当幌子,实则中饱私囊,你们跟着他干这些事的时候,就没想过那些连维修经费都凑不齐的教室?没想过孩子们用着旧课本的样子?”
这句话像是戳中了王建军的软肋,他猛地抬起头,眼眶通红,声音带着哭腔:“是!是张校长让我们干的!
他说这些钱是‘周转资金’,等项目结束了就还回来,还说会给我们‘辛苦费’……我当时鬼迷心窍,就签了字。每次签合同的时候,我都睡不着觉,生怕被发现,可我不敢不听他的啊!”
说着,他双手抱住头,肩膀剧烈地颤抖起来。
李红梅也垮了肩膀,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悔恨:“我也是没办法。张校长握着财务审批权,我要是不照做,他就找各种理由刁难我,还说要把我调到偏远的校区。
我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孩子还在上学……我知道错了,我愿意配合调查,把知道的都告诉你们!”
郑建国一边听着他们的供述,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与两人的忏悔交织在一起。等他们说完,他合上笔记本,起身说道:“现在配合,总比顽抗到底好。
希望你们能彻底坦白,争取宽大处理。”
刚走出审讯室,一名警员就拿着一叠文件快步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郑队!根据账本上的公司信息,我们连夜查了,五家全是空壳公司!
经侦和银行那边已经动手,刚传来消息,关联账户共冻结资金六百二十三万!还有三笔大额转账正在审核,刚好拦住了!”
“六百二十三万……”郑建国接过文件,指尖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心里像被巨石砸中。
他眼前瞬间闪过众晨中学斑驳的教学楼墙面、操场上裂开的塑胶跑道,还有老教师说的“冬天教室暖气不足,孩子们冻得手发红”。
这些钱,本该是孩子们的新课本、老师们的取暖补贴、校园里的新篮球架,如今却成了张立明的赃款。他用力攥紧文件,指节泛白,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这笔钱,一分都不能少!
必须尽快还给学校,用到该用的地方!”
就在这时,监控组组长气喘吁吁地推开门,额头上还沾着汗:“郑队!有紧急情况!
我们查到张立明的妻子刘芳,下午去市中心的航空售票点,用现金买了两张三天后飞东南亚的机票,目的地是个免签小国!”
“机票?”郑建国猛地转过身,眼神瞬间锐利如刀,像要刺穿眼前的空气。
他快步走到监控屏幕前,画面里,刘芳穿着一件从未见过的黑色风衣,戴着宽大的墨镜,把半张脸都遮住了,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手提袋。
付款时,她动作急促,还凑到售票员耳边低声说:“不要开发票,行程单单独装,别跟其他人的混在一起。”那慌张的样子,和平时在学校家长会上优雅得体的形象判若两人。
“三天后……”郑建国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嗒嗒”的声响,大脑飞速运转。
张立明称病在家,刘芳偷偷买机票,冻结账户里还有未完成的转账——所有线索像拼图一样在他脑海里合拢,一个清晰的结论浮出水面:张立明要跑!
“不能等了,提前收网!”郑建国拿起对讲机,声音沉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所有布控小组注意,立即进入一级戒备!
监控张立明住处的人,密切盯着他家窗户和门口,一旦有动静,立刻汇报!机场、车站、高速路口的卡点,全部升级检查,把张立明和刘芳的照片发下去,重点排查!
另外,联系边检,把他们的信息录入重点监控名单,防止他们改行程、换证件!”
凌晨一点,市公安局作战指挥室的灯光依旧亮如白昼。郑建国盯着监控屏幕上张校长家所在的居民楼,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对讲机边缘——这已经是他守在屏幕前的第三个通宵了。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蹲守民警压低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郑队,目标住处有情况!连续两晚,同一个陌生男子进去,每次都没超过半小时,刚查了身份,是有偷渡前科的中介刘老三!”
“刘老三?”郑建国猛地坐直身体,眼神瞬间凝重。他立刻调出刘老三的档案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留着寸头,左脸有一道浅疤,嘴角总是挂着一丝油滑的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