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会不会两者之间有联系(2/2)
他们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那敲击声急促而有力,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不断闪烁的数据和代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
在追踪的过程中,技术科的小李眉头越皱越紧,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手指停在键盘上,神情凝重地向郑建国汇报:“郑队,这个号码的机主身份根本无法核实,信号来源也一直在变动,看起来是经过了非常专业的伪装。我们尝试了好几种追踪方法,可每次快要锁定位置的时候,信号就突然消失或者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对方反侦察能力很强。”郑建国听后,咬了咬嘴唇,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不甘,他用力捶了一下桌子,桌上的文件都被震得跳了起来,说道:“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不想让我们轻疑查到线索,但越是这样,就越说明这里面有大问题。继续查,不管有多难,一定要揪出背后的人!我就不信我们还能让他们一直逍遥下去!”
与此同时,资金组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组长王强带领着组员们,像一群嗅觉敏锐的猎犬,在浩如烟海的银行交易记录中搜寻着蛛丝马迹。
他们一个个紧盯着电脑屏幕,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们疲惫不堪,但没有一个人有丝毫怨言。他们对张校长及其家属名下的每一张银行卡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排查,每一笔交易记录都不放过,反复比对、分析。
当排查到张校长妻子名下的银行卡时,王强一直紧盯着屏幕的眼睛突然瞪大,就像发现了猎物的猎人。
他猛地站起身,手指着屏幕,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快来看,这里有情况!近期有多笔跨境转账记录。”
组员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查看。这些转账的收款方各不相同,像是故意在混淆视听,但经过大家仔细比对和分析,王强和组员们发现,最终资金都流向了境外的同一区域。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郑建国如同乌云般在他脑海中逐渐聚拢、清晰——张校长极有可能准备外逃。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便像藤蔓般迅速缠绕住他的心。他深知,张校长背后的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牵涉的可能远不止校园贪腐这么简单。
一旦让张校长逃离出境,那些隐藏在重重迷雾背后的真相,或许就会永远被裹挟进黑暗的深渊,石沉大海。到那时,不仅无数受害者的冤屈得不到伸张,学校的声誉会继续蒙羞,更意味着这起案件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难以愈合的伤疤。
郑建国咬了咬嘴唇,那轻微的疼痛让他瞬间回神,他转身快步走向办公桌,每一步都迈得急切而有力,仿佛要把心中的焦虑和决心都踏在脚下。
他一把抓起电话,手指快速地拨弄着按键,向上级领导申请对张校长及其家人实施出境限制。电话那头刚传来声音,他便言辞恳切且坚定地说道:“领导,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张校长的嫌疑极大,且有充足迹象表明他可能准备外逃。您看,他和境外号码频繁联系,家属又有大额跨境转账记录。为了不让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的制裁,必须立刻对他们一家实施出境限制,不能有半点耽搁啊!”
在等待上级批准的那短短几分钟里,郑建国感觉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眼神紧紧盯着墙上的时钟,每一声滴答声都像重锤般敲在他的心上。
终于,电话那头传来了肯定的答复,他紧绷的神经这才稍稍放松了些。但他没有丝毫懈怠,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安排警力,加强对张校长及其家人行踪的监控。
他一个监控点一个监控点地仔细过问布置情况,每下达一条指令,都要反复叮嘱注意事项。他深知,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让张校长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溜走。看着警员们认真记录、迅速行动的身影,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些精心布置的监控网能够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地将张校长一家困在国内。
布置完这一切后,郑建国靠在椅子上,揉了揉疲惫的双眼。他的心里充满了紧迫感,每一分每一秒都像飞驰而过的子弹,让他不敢有丝毫喘息。
他感觉自己就像在和时间进行一场殊死的赛跑,而时间却像一个无情的对手,正迈着大步,试图将真相永远掩埋。他在心底默默念叨着,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及时阻止张校长的外逃计划,让真相早日大白于天下。
果然,三天后的一个清晨,阳光轻柔地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洒在郑建国正在翻阅的新调查资料上。可他却无心欣赏这美好的晨光,因为负责监控张校长的警员打来的电话,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郑队,张校长今天一早称病向学校请假,之后就一直没出门。”听到这个消息,郑建国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一只受惊的小鹿在胸膛里乱撞。他立刻意识到,这或许就是张校长行动的信号,一场猫鼠游戏的关键转折点已经来临。
紧接着,负责监控张校长妻子的警员也传来消息:“张校长的妻子频繁前往银行办理业务,还多次前往市中心一家旅行社咨询‘境外游’事宜。”
郑建国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的直觉告诉他,张校长一家已经开始实施外逃计划了,他们就像狡猾的狐狸,正准备趁着夜色,越过边境的防线。
此时,郑建国的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应对方案,就像一部高速运转的电脑,在瞬间分析着每一种可能性。他深知,必须尽快找到更多确凿的证据,才能将张校长及其背后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犹豫,他当机立断,迅速召集了几名精干的警员。
他站在会议室的中央,声音洪亮而坚定:“同志们,现在情况紧急,张校长一家有外逃迹象。他们就像一群即将逃窜的老鼠,我们绝不能让他们跑掉!我们要立刻前往学校,调取近年所有基建合同原件,说不定里面藏着他们犯罪的关键线索。另外,我们还要去校长办公室,仔细搜查,掘地三尺,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证据。大家动作要快,不能让他们有时间销毁证据!”警员们听着他的话,眼神中都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迅速整理装备,跟随郑建国风驰电掣般地赶往众晨中学。
一路上,郑建国坐在车上,双手紧紧交握,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七上八下。他的脑海里不断盘算着:“张校长会不会已经销毁了所有证据?我们能不能及时找到关键线索?
要是让他把证据毁了,这个案子可就难办了。”但他又想起自己多年来办过的无数案件,那些在绝境中找到突破口的经历让他坚信,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哪怕前方是荆棘满途,他也要披荆斩棘,为真相开辟出一条道路。
到达学校后,郑建国带领警员们直奔学校的档案室。档案室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张气息,那味道就像历史的尘埃,在空气中静静飘荡。一排排档案柜整齐地排列着,仿佛是一本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他们去翻开其中的秘密。郑建国和警员们顾不上呛人的灰尘,迅速开始查找近年的基建合同原件。
他们一份份地翻阅着那些发黄的合同,每找到一份合同,都仔细查看合同的内容、签约方、金额等关键信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家的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合同纸上,洇出了一小片水渍。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的眼神中只有专注和执着,就像一群寻宝的猎人,在茫茫的文件堆里寻找着那把能打开真相之门的钥匙。
在查阅完所有基建合同后,郑建国又带领大家来到校长办公室。办公室里布置得十分简洁,一张宽大的办公桌摆在房间中央,那光滑的桌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冷冷的光。
郑建国在办公桌前停住脚步,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他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猎手,能敏锐地察觉到这里一定藏着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