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47章 吵成一团糟,最后周部长拍板!

第547章 吵成一团糟,最后周部长拍板!(2/2)

目录

所有人的声音都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戛然而止。

他们纷纷转过头,有些气喘吁吁地看向主位上的周部长,眼神中带着一丝忐忑和期待。

“都说完了?”

周部长缓缓开口,语气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没人敢接话。

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司长们,此刻都像小学生一样正襟危坐,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会议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很好。”周部长点了点头,目光缓缓地从左到右,扫视了一圈,“看来,大家对这个项目的热情都很高嘛,这是好事。”

他顿了顿,话锋陡然一转,声音也随之沉了下来。

“但是,你们似乎搞错了一件事。”

“今天,这么晚把大家叫过来,不是为了听你们在这里争功诿过,也不是为了决定这个项目到底该由哪个司来牵头当‘山大王’!”

“实话告诉你们,这个项目,凭你们在座的任何一个司,都吃不下!谁也别想一个人独吞!”

周部长的话语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让在场所有头脑发热的干部都瞬间清醒了过来。

是啊,这么大的一个蛋糕,怎么可能让一个人、一个部门独吞?

自己真是被这天大的功劳给冲昏了头脑。

看着大家冷静下来,周部长的脸色也缓和了一些。

“同志们,这份方案的分量,我想不用我再多说。它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的能源安全,关系到我们整个工业体系的转型升级,这是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硬仗!”

“要打赢这场仗,靠的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单打独奏,而是我们整个第一机械工业部,乃至全国相关产业链的协同作战!我需要的,是拧成一股绳的力量!”

“今天这个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集思广益。”

“让你们都看一看这份方案,然后从你们各自专业的角度,来谈一谈,这个项目后续的大方向应该怎么走,有什么好的想法,有什么宝贵的建议,都可以在这个会上提出来。”

“我们一起,为这个伟大的工程,搭建起一个最坚固、最合理的框架!”

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从刚才的浮躁狂热,转为了沉静与思索。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周部长的话已经点得不能再透了。

争夺领导权已经没有意义,项目的总指挥,必然是周部长自己,甚至可能是更高层级的领导。

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即将成立的这个庞大项目组里,为自己的部门争取到最核心、最关键的位置,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想通了这一点,众人的思路豁然开朗。

短暂的沉默后,还是装备司的刘司长第一个开口,只是这一次,他的态度诚恳了许多。

“部长,我检讨,刚才是我太激动,格局小了。”他站起身,对着周部长微微躬了躬身,随即说道:“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组,核心就是发电机、齿轮箱、主轴、叶片和电控系统这几大块。”

“每一块都是硬骨头。我建议,我们可以采取‘总装在京,分包全国’的模式。”

“具体来说,总装厂可以放在我们四九城的‘第一重型机械厂’,他们有全国最大的厂房,最强的起吊能力和最好的技术工人队伍。”

“至于分包,永磁直驱的发电机技术难度最高,可以交给在电机领域实力最雄厚的‘沪上电机厂’来主攻;巨大的叶片需要全新的复合材料技术。”

“可以交给基础好、科研能力强的‘金陵玻璃钢研究所’联合‘南方飞机制造公司’共同研发生产。”

“至于电控系统,我看可以让‘津门自动化仪表厂’来试试。这样分工明确,各展所长,齐头并进,效率才能最高!”

刘司长的建议,瞬间打开了所有人的话匣子。

“老刘这个思路很好!”规划司的李司长立刻补充道,“在选址上,我建议第一批示范风场,可以选在内蒙的草原和东南沿海地区。”

“内蒙风资源最好,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铺开,可以作为我们的陆上风电基地。”

“东南沿海地区,用电负荷大,常规能源紧张,而且有漫长的海岸线,可以探索海上风电的可行性。”

“南北并举,两种技术路线同时探索,可以为我们后续的全国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我同意!”科技司的孙司长也站了起来,“技术上,我建议成立一个由部里直接领导的‘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委员会’,成员从全国各大院所和工厂抽调。”

“白杨同志的方案是纲领,但具体的工艺标准、材料标准、验收标准,都需要我们尽快制定出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