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攻打平定县城(1/2)
偶尔能看到城垛上晃动的人影,有穿着黄呢子军装的日军,也有穿着灰布军装却没戴帽徽的晋绥军,两人甚至会凑在一起抽烟,那样子不像对峙的敌人,反倒像合伙守着什么赃物的强盗。
“一群败类。”高志远低声骂了一句,“阎长官的兵,跑到这儿跟鬼子称兄道弟,忘了太原城外死的那些老百姓了?”
陈振华的眼神冷了下来。他想起三天前在平定县外围的一个村子里,一个瞎眼的老汉拉着他的手,眼泪混着泥水流了满脸。
老汉说,上个月晋绥军以“征粮”的名义,把村里最后一点存粮都拉走了,转头就送给了城里的日军,还帮着鬼子抓了十几个想反抗的年轻人,关在宪兵队大院里,至今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他们穿着跟你们一样的灰衣裳,”老汉摸着陈振华的军装袖口,声音抖得像风中的落叶,“可心是黑的,比鬼子的枪还狠啊。”
“所以这仗,不仅要打赢,还要打醒那些还在做梦的人。”陈振华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
“平定县是冀晋交通的咽喉,拿下它,既能切断日军从华北向山西的补给线,又能让晋绥军里那些摇摆不定的人看看,通敌者只有死路一条。更重要的是,城里的弹药库——”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足够咱们支撑到攻打太原的战役,这是老天爷给咱们送的大礼,不能有半点闪失。”
孔清德忽然插话:“旅长,刚才收到消息,周团长那边已经带着战车团从灵丘出发了,预计明天拂晓能到阳泉外围。他说可以从南门助攻,用坦克炮轰开城墙,直接端了日军的弹药库。”
陈振华眉头微蹙:“告诉周卫国,让他把战车团停在三里外的山坳里,没有命令不许靠近。“
“有道理,平定县城墙是清末修的,砖石结构,九二式步兵炮确实能轰开,但那样一来,弹药库说不定会被引爆,咱们要的是物资,不是一片废墟。而且晋绥军的主力在北门,南门是日军的重点布防区,硬攻只会增加伤亡。”
他转身对着三人,语气斩钉截铁:“计划不变:第一步,围而不打,让城里的鬼子和晋绥军摸不清咱们的底细,互相猜忌。“
“第二步,我带特战组进城,找到弹药库的入口,控制住关键节点;第三步,凌晨五点,独立四团佯攻东门,吸引日军主力。“
“独立十一团部趁乱拿下北门,解决晋绥军;第四步,侦察团从十字街突入,配合我控制宪兵队和弹药库;最后,等周卫国带领的战车团从西门迂回,形成合围,一个都别放跑。”
高志远有些担心:“旅长,您亲自进城太危险了,日军的宪兵队全是精锐,晋绥军那个旅长崔紫云,听说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放心,”陈振华拍了拍腰间的驳壳枪,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我的身手,你们还不知道?在淞沪战场,我可是徒手夺过无数小鬼子的枪。“
“再说了,夜晚城里的地形,我会比他们熟,暗哨位置比他们清,我进去不是送死,是给他们送葬。”
他看了看表,指针指向夜晚十点半,“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动身了。记住,凌晨三点半,东门的迫击炮必须响,动静越大越好。”
三人齐声应道:“是!”
陈振华整了整衣襟,把帽檐压得很低,转身跟着两名侦察兵钻进了夜色里。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城墙的芦苇丛中,只留下三个团长站在土坡上,望着那座被黑暗笼罩的县城,仿佛已经听到了黎明时分即将响起的枪炮声。
城墙脚下的阴影比别处更浓,像一条蛰伏的巨蟒。陈振华贴着砖缝站定,耳朵贴在冰凉的城墙上,听着里面的动静。城砖缝隙里长出的野草蹭着他的裤腿,带着露水的潮气。
“上面两个岗哨,一个日军,一个晋绥军,隔半小时换一次班,现在刚换完岗,正在抽烟。”
旁边的侦察兵小李低声说,手里比划着,“城墙内侧有个排水口,能容一个人钻进去,是以前修城墙时留的,小鬼子没发现。”
陈振华点点头,示意小李先先上,小李瘦的像只猴子,手脚并用攀上城墙的砖缝,转眼就消失在垛口后面。
片刻后,城墙上轻轻落下一颗石子,这是安全的信号。陈振华深吸一口气,丹田发力,手指抠住砖缝向上攀爬。
他的身体素质早已突破了常人的极限,在特训队时,他曾在负重两百斤的情况下,徒手攀上五十米高的悬崖,此刻这八米多高的城墙,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