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再建两个团(2/2)
他邀请独立四团军中的格斗高手,为战士们传授实用的格斗技巧。训练场上,喊杀声震天,战士们两两一组,进行着激烈的对练。
王靖国和郭静云在一旁仔细观察,不时上前纠正战士们的动作:“出拳要有力,速度要快,注意防守!”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战士们的格斗水平迅速提升。
为了提升夜间的特种作战能力,王靖国和郭静云,还特别请求独立四团的教官们,特别组织了多次的夜间模拟战斗。
他们要让独立十二团和独立十三团的战士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进行长途奔袭、侦察敌情、突袭演练等科目。
训练过程中,他不断强调夜间作战的要点:“夜间作战,要保持安静,注意观察,利用好地形和夜色的掩护。”战士们在一次次的训练中,逐渐熟悉了夜间作战的环境,提高了应对能力。
同时,王靖国和郭静云还特别注重战术协同训练。他将部队分成不同的作战小组,进行各种复杂地形和情况下的协同演练。
在演练中,他不断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战场上,我们是一个整体,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通过反复的训练,各作战单位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为未来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始的时候,王靖国师长和郭静云师长,则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两个团的人员筛选工作当中。
他在营地内设立了多个筛选关卡,每个关卡都有专门的独立四团的大量教官负责考核。
第一个关卡是政治觉悟考核,独立四团的多名政治委员亲自坐镇,与每一位前来考核的士兵进行深入交谈。
他们目光坚定地看着那些前来应召的士兵们,问道:“你为什么而战?”
当听到士兵们坚定地回答为了抗日、为了国家和民族时,他会满意地点点头,在名单上做好记录。
第二个关卡是战斗技能考核,包括射击、投弹、拼刺等项目。参考的士兵们在靶场上全神贯注地射击,独立四团的教官们,则在一旁仔细观察他们的射击姿势和命中率。
对于表现出色的士兵,他会给予鼓励:“不错,继续保持!”在投弹考核区,士兵们奋力投出手中的手榴弹,那些非常负责的教官们认真测量着投掷距离,挑选出力量和技巧都出色的士兵。
身体素质考核关卡同样严格,士兵们要进行长跑、负重行军等高强度项目。陈振华看着那些晋绥军的士兵们在烈日下咬牙坚持,心中充满了敬佩:“这些晋绥军其实也都是好样的,只有身体素质过硬,才能在战场上坚持到最后。”
经过层层筛选,六千名精锐士兵脱颖而出。陈振华看着这些精神抖擞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对新组建的两个团的负责人王靖国和郭静云说道:“这六千人是我们独立十二团和独立十三团的精华,到了冀省以后,继续加强对他们的训练,以及思想教育,一定要带好他们,完成我们的使命。”
随后,陈振华开始为两个新建独立团的冀省之行做准备。他组织士兵们整理装备,检查武器弹药,确保每一件装备都能正常使用。
他还与两个独立团的新任团长王靖国和郭静云密切沟通,协调部队的行动安排。同时,他积极收集冀省的地理、人文、敌情等情报,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在王靖国和郭静云两位的努力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陈振华的指导,为抗战事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也为晋绥军在冀省的战斗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烽火漫天、山河破碎的抗战岁月,每一次决策都如同投入湍急河流中的巨石,激起千层浪,深刻地影响着抗战局势的走向。
在陈振华高瞻远瞩的指导下,晋绥军的王靖国和郭静云两位师长,带着明确的使命与坚定的决心,迅速投入到后续紧张有序的工作当中。
在欢庆胜利的同时,各方也没有忘记接下来的任务。115师按照之前的约定,开始着手接收平型关、繁峙县以及灵宝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