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春日到来(2/2)
这也说明熊洪族长对探索的决心。
“那族长,我如何知晓蒸馏出来的酒精达到要求呢?”
羽飞面露难色,第一道蒸馏的过程,他是全程参与的,按照族长的估计,这次蒸馏的浓度在15%左右,可要是用这个浓度的酒精液体再去蒸馏更高浓度的液体,他也不知道如何去观察。
“唔,这样,你要分次蒸馏,多试验几次……这样,我额外再给你批准100斤黍米酒,用于实验和研究,你可以用点燃的办法,来观察火焰的颜色。”
“这东西可以烧?”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当初对熊洪将酒水放到火上烧很是不解,但熊洪这样一说,众人总算明白了过来。
“没错,所以在蒸馏、储存这些酒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这些酒精点燃。”
熊洪严肃地说道,这种易燃易爆物品,对部落来说也是一个很不安稳的因素。
“一般来说,要想达到我要的浓度,点燃之后的火焰颜色,应该是泛黄而且火焰很是微弱,甚至根本不能持续燃烧。”
“而如果火焰开始变蓝,那就说明酒精的浓度更高,火焰颜色越是蓝、燃烧稳定和猛烈,那酒精的纯度就更好。”
熊杰和羽飞点头表示理解,这个办法,虽然还是不太精确,但好歹已经有个方向了,剩下的还是一样,按照不断的摸索和经验累积,来总结成果。
“行了,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来,喝一碗再走。”
熊洪促狭地笑了一下,经过刚刚的“知识普及”,再加上此刻已经有些“昏迷”的熊姜,大家纷纷摇头拒绝——开玩笑,谁知道自己喝完之后还会不会有意识,要是真的跟族长说的一样,被冻死在外面,那可就太尴尬了。
……
“……今日所做之蒸馏器具,还存在诸多缺陷,连同蒸馏之过程,也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
从明观院离开回到宗庙房间里,松针端来一盆洗脚水,熊洪泡过脚之后,便盘坐在炕上,点燃蜡烛之后,就着微弱的灯光,在竹简上写下今日对蒸馏工艺的思考和改进方法。
倒不是他不想用书册,只是当初在制造竹简的时候,造的比较多,而后来大家用纸张习惯了,这些竹简便不怎么用。出于物尽其用不浪费的原则,熊洪便要来了这些竹简,在上面写一些日常的见闻或者感悟,聊以当做日记来写。
“或可以在蒸馏之前,将黍米酒过滤,内有不少浑浊之杂质,可用多层纱布细细过滤,应可以提升蒸馏之浓度。”
“另,蒸馏器具可以改进,竹管太直,可以多准备一些弯曲部分;接口处有缝隙,可以用一些物品或者烧制专门的接头……”
“蒸馏工艺上,可以尝试蒸笼法……”
“对酒精的使用,可提纯出浓度更高的酒精,保存妥当之后,运输到所需的营地和村落,使用时,可兑入蒸馏后的水,如此运送酒精便可减少运送重量……”
这些想法一旦出现,便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熊洪写了很多,这里面有一些后世的知识,也有他自己对整个蒸馏过程的理解。
而这册竹简,自然会传阅在诸多队长之间,给他们以启发。
像这种竹简,基本上都会经过族人不断地完善和修补之后,最终制定成册,存放于部落山洞和藏书院中。
熊洪更是希望,能够在后面研究一下玻璃的烧制,毕竟相比于陶器,用沙子烧成透明的玻璃,更方便于观察,也能做成更多他想要的器具,比如各种烧杯、试管或者是蒸馏器。
毕竟部落想要进步,就不能离开“物理和化学”,而要实现这些愿望,就不得不准备这些必要的工具,其中一部分,就是玻璃制品。
接下来的日子,熊姜、羽飞在伤病坊里搭建了几个灶台,从仓库领取了不少燃料和黍米酒,接过熊洪连夜撰写的蒸馏“指南”,开始了蒸馏更高浓度酒精的尝试。
而这种口感更纯,兼具危险性的饮品,也通过几个队长的口口相传,逐渐在部落里蔓延开来,甚至熊二这些喜爱喝酒的族人,厚着脸皮找到熊洪,想要去尝一尝这种饮品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当然都被熊洪逐一拒绝。
……
在伤病坊全力蒸馏酒精的时候,熊部落本部,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着最后的准备。
虽然天气依旧寒冷,前两日又降下了一场风雪,但大家能够明显感觉到,积雪的厚度在不断地变小,而且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凿冰捕鱼,通常在一月中下就不允许了,因为这个时节的冰面,已经有种松动的感觉,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从出现凿冰捕鱼开始,熊洪便下达了这样的一条规定。
况且,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春耕也要临近了,作为部落发展的重点,必然要将所有的人力物力都用于春耕,以保障春耕的顺利进行。
而跟春耕有关的安排,很早就安排了下去,这几日,熊石几乎就没见石雪停下来过,基本上就是安排着族人和队员,跟其他部门交流,准备相应的工具、牲口、人员安排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