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粮食产量与人口(2/2)
马来半岛上的马来土人约二百五十万,而新纳入的苏门答腊岛上,马来土人数量众多,超过五百万。
剩下五百五十万则是上百种其他各族土人。”
听到这个人口构成,张弛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华人一千八百万,总人口五千二百万,华人比例还未达到三分之一。
尤其是苏门答腊岛纳入后,马来土人的总数量攀升至约八百万,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数字。
历史和经验告诉他,某些区域的马来土人分离倾向较强,处理不好就是心腹大患。
这时,张弛似乎想放松一下气氛,他笑着对办公室外边的柳秘书说:
“胜男,把冰箱里那盒鱼子酱拿出来。
大毛那边把这玩意儿吹得天花乱坠,非要在易货贸易里算个高价,咱们今天也开开洋荤,尝尝这到底是个什么神仙滋味。
要是不好吃,下次谈判可得狠狠压价。”
穿越前,网络上把这种毛熊特产的鲟鱼子酱传得神乎其神,仿佛是顶级富豪的专属符号,与张弛这样的普通大学生隔着次元壁。
没想到穿越后,他倒是有机会享用这毛熊领导人特供级别的“珍馐”了。
柳秘书嫣然一笑,应声而去。
很快,她端着一个冰镇的精美木盒回来,里面是黑珍珠般圆润饱满的鱼子酱。
她又取来小巧的银勺和几杯伏特加,动作优雅地为在座的张广松、陈振传、白宏盛以及张弛本人分餐。
如今柳胜男在张弛核心圈子里的地位早已不言自明,几位重臣连忙微微欠身,恭敬地从这位实际上的“二太太”手中接过酒杯和餐勺,口中连声道谢。
张弛舀了一小勺鱼子酱送入口中,细细品味了一下,撇撇嘴:“嗯……也就那样嘛,又咸又腥,口感怪怪的。”
首相张广松立刻跟上:“大统领说的是,这西洋白人的口味,真是难以苟同,远不如咱们的一碟小咸菜来得爽口。”
陈振传和白宏盛也纷纷附和,表示此物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小小的插曲过后,张弛言归正传,神情恢复了严肃:“说回正题。两件事,必须长期坚持,而且要用铁腕去推动。”
他伸出两根手指:“第一,从民国吸引移民的工作,不能停,还要加大力度。
目标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让我华人人口比例,至少要过半,这是根基。”
“第二,”他语气转冷,“对于苏门答腊以及马来半岛上那些心怀异志的马来土人,一方面,对敢于作乱、搞恐怖袭击的,必须高压严惩,露头就打,绝不手软。
另一方面,要进行大规模的人口置换。
可以考虑将部分萨卡族迁移到苏门答腊,将苏门答腊的部分马来土人迁移到勃固的萨卡族聚居区。
打破他们固有的地域和族群聚集,分散开来,便于管理,减少抱团生事的风险。”
这话一出,张广松、陈振传、白宏盛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神色都凝重起来。
他们深知,这件事极其敏感,操作起来困难重重,而且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具体执行者都极易成为各方怨气的出口,是个不折不扣的“火坑”职位。
沉默片刻,陈振传谨慎地开口:“统帅,此事关系重大,需得一员干吏方能统筹。我倒是想起一人,或可担当此任。”
“哦?谁?”张弛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