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皇帝·招降·突围(2/2)
当然,这一次起义军诈降倒还不需要联系这么多消息,朱由检只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心,就有概率能够阻止这样的后果的发生。
或者,他表示不能这么轻易招降,还需要多观察试探,进一步削弱起义军的力量;或者,他表示招降可以,但是要加强相关的防备镇守措施,比如要怎样怎样,明确要求陈奇瑜做出相应准备并且上报……
但是朱由检也没有做到。
啊,他看了汇报,进行了思考,和官员们应该也有过商讨,然后批准了!——对,除了兵部尚书外,明朝的其他核心大臣们难道也都表示赞同?那这群人的脑子全都是怎么长的?要是真的全都赞成的话,一群这样的核心大臣,明朝完蛋那才正常。
刘彻无语摇头。
不过很快,他就又想到了一个大问题:如果说这件事情是陈奇瑜,或者陈奇瑜和兵部尚书自行决定,那么接下来出了岔子,还比较好处理,或者说,朱由检或许还能正常处理——之所以是“或许”,是因为之前进京勤王的时候,那山西军队的遭遇,不是惩处兵部官员,而是抓了山西军队的主帅然后处死……
这让刘彻对朱由检的思维是否正常抱有怀疑。
但这一回,这是朱由检亲自批准过后的结果,那么,他能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吗?能承认是自己最终拍板出了问题吗?能承认是自己相信错了人,自己任命的官员有问题吗?
……不过话说回来,上次山西军队那件事儿,虽然肯定兵部有问题,但也没说当时的调兵三天三个地方这个安排,没有经过朱由检的批准……
要是真的当时也经过了他的批准才下达命令……所以他才不愿意处理兵部官员?
【于是,崇祯七年六月,陈奇瑜代表朝廷,正式和这部分起义军达成了招安协议。】
【协议的具体内容是:起义军统计出具体人数,随后每一百人安排一个安抚官员进行监视,并且把这一百人送回原籍安置;这些起义军返回原籍的路途中,需要的粮草由当地官府提供;同时,朝廷军队也将会停止对这部分起义军的围剿,避免发生冲突。】
【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也是切切实实履行了协议的内容,他们统计人数并且上报,当时上报的人数是四万多人。】
【这一上报,陈奇瑜更觉得这部分起义军不是诈降,是真心投降了,于是更加放下心来,对起义军的警惕也放缓——起义军得以安顿下来,和朝廷军队一起喝酒吃饭,大家还可以互相骑着彼此的马匹行进,能够抵足而眠……】
【看起来非常和谐、非常美好、非常符合朝廷理想中场景的样子。】
【但是,也就是在这个安顿的过程中,在这个貌似和睦的场景中,起义军中,没有衣服铠甲的人获得了衣服铠甲,没有弓弩的人也有了武器,多日没有吃饭饥饿不已的人也吃饱了肚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难关一渡过,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便毫不犹豫,在当天晚上,立刻发动众人,把所有安抚官员绑了起来,或者杀了,或者打了一顿,或者扔到了路旁,然后大军迅速开拔,飞快地就到了宝鸡地区,并且攻下了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