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皇帝·招降·突围(1/2)
这个答案,其实早就已经有了——这也是刘彻深深怀疑陈奇瑜科举的原因。
之前,在河南北部的时候,在大量起义军全都被围困起来的时候,他们做了什么?
那个时候,绝大部分起义军其实同样可以说是陷入了绝境啊!
但是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投降,但是诈降,抓紧机会搞到物资粮草,然后就突围了!
这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啊!
所以,有如此先例,陈奇瑜又是怎么能够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坚定认为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这一次就是真的要投降的?
这要是认真分析的话,怎么看也不能得出这样的结果啊!
李自成张献忠这群人想要诈降,借着投降脱身的可能性,比他们真的老老实实投降的可能性高了不止一倍!
当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李自成等人根本没有打算真的投降,他们还是想要通过这个用惯了的方法,为自己搏得一条逃出生天的道路来。
这个方法其实还是在赌,但显然,李自成和张献忠等起义军在经过数年和明朝官员、明朝军队打交道后,确实对这些人都有了足够的了解,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在赌,而是有把握地去赌……他们也赌赢了。
陈奇瑜真的对于他们的心思毫不怀疑。
他没有被贿赂,但是他依旧毫不怀疑。
而朝廷上的那些人呢,譬如兵部尚书——这理论上也应该是朝堂之中对民变、对起义军的情况、对这些起义军的心愿心态等最为了解的人之一了,结果他也飞快相信了起义军要投降这件事情。
虽然兵部尚书这么快相信这件事情,和陈奇瑜上报上去的情况不无关系,他的上报内容带着他本人得到主观判断,必定会影响朝堂上众人的态度,可是吧……
要是真的抱有怀疑审慎的态度的话,刘彻不觉得不能从这个情况中看出点不对头来。
更不要说皇帝本人了。
皇帝嘛,当然不需要样样都行样样都会样样都精通,可以,但是没有也可以,皇帝最重要的是懂得用人,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能还有用人之才,最后还有高明手段。此外,就是对各方面虽然不需要精通,但是至少要了解基本知识。
再者,作为皇帝,虽然不能亲临一线,但是皇帝眼前是能够汇聚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获得的大量信息的——天下的消息都要往回汇报,纵然不能在某一件事情上亲临一线,但优秀的皇帝,是可以通过眼前全国各地各种相关不相关的信息,综合拼凑联系起来一整个面的。
或许这边的州城有所隐瞒,但是这些官员想要隐瞒的信息,通过另一边一个州城的汇报反而被透露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