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2/2)
我就惨了,卤鸭有什么特殊的,凭什么罗总就认定能独树一帜呢?还说要做成跟燕京烤鸭、金陵板鸭这样的鸭中名牌,真叫人苦恼。”
何克安慰道:“罗总行事自有他的道理。”
赵峥无言以对。
…………
“三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对青云创业的定位是什么。”同样疑惑罗总行事到底什么道理的刘明理,再度路径依赖,请教自家大哥。
刘明现近来光景一直不错,从青食离开这件事,当时显得尴尬,后来证明是好的,还是要心同者才能协力,勉强捏合最终也是要散开。
在罗学云有意无意的支援下,明天罐头仿佛小号青食,内外并举,产品五花八门的丰富起来,销路跨洋越洲的广阔起来,日子美得冒泡,成为一众老青云职工羡慕的存在,客观上促进青创模式的盛行,心野的人都想大丈夫当如是。
“你的工资该给我分一份,动不动就拿我当咨询顾问。”刘明现调侃道,“哪有你这么占便宜的。”
明理年纪也不小,在青食、青创都是管着一部门的领头,哪会任由大哥取笑,当即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大哥的股份是不是也该给三哥分一份?你可不光是拿他当咨询顾问,还用他的资源。”
刘明现脸色一僵,叹气道:“你小子太小瞧我,学云硬不要我有什么办法,难道还能强塞,把钱甩在他屋里?那不是羞辱他。”
不要股份就不担义务,可以说两者划清界限,也可以说不想缠成一团伤害感情,然而罗学云对自家表哥表弟,江湖兄弟却肯接受,难免心情复杂。
明理顿觉说错话,为了斗嘴没过脑子,还好刘明现没有纠结,说回正题。
“按照青创的架构,你现在至少排前三,也算是首脑,又负责餐饮小店这样很重要的规划,就没有想过为什么成立青创?”
“想过,应该是给青农青食做配套,再做一些两家不方便搞的项目,就像餐饮小店、运输公司、跟别家企业联营合资之类的。”
“这是基础功能,更深层次的目的呢?”
“我这不是来问你嘛。”
“学云是个想事情很深远的人。”刘明现缓缓道,“一件事情从开始,他就预料到趋势,便想着提前做准备,以防备下滑的结局,就像明天罐头。
他很早就跟我说,华夏人喜欢新鲜的食材,热腾腾带着锅气的饭菜,随着温室大棚、冷链运输等技术的发展,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罐头的内销市场会下滑,大家宁愿多花些钱买新鲜的。
若要做成大企业,必须尽早开拓国外市场,去那些真正需要罐头产品的地方立足,比如饮食习惯喜欢罐头的欧,气候高温高湿食物短缺的非,我依计行事,才让明天罐头成为出口创汇大军的优秀一员。
青农也好,青食也罢,都是做饮食,民以食为天,谁都离不了,非常之稳定,但稳定意味着缺乏变化,加入青云之后,大家慢慢习惯在青云管理体系做事,成为某一个环节,沿着前辈留下的经验,按部就班做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长此以往,很容易失去对市场的感知,失去敏锐的直觉,前面总结的经验变成后来者的禁锢,大家趋向于求稳,不做大刀阔斧的变化,就像现在,青食为什么要清退一大堆项目,还把投资部整个转给青创,难道青食真承担不起这么一批小小的投资吗?”
刘明理沉声道:“如冰红茶果粒橙方便面辣条这种,已经被认定成功,前景无限,只要参照经验不断复刻同类就行,对于那些刚做的或者计划中的,青食可能不止是害怕失败,甚至看不起它们的前景,觉得哪怕做起来也不如已有项目好。”
“不错。”刘明现点头道,“在罐头厂中,我也常常面临这样的疑虑,是否要搞新项目,为新品类开产线招工,搞吧,怕市场遇冷,将来后悔还不如增加成熟产品线,不搞吧,又担心万一这是个潜力项目,最终爆发而我未能跟上,被其打败怎么办。
跑在后面的,只需要一心向前,超过前面的对手,可领跑者不仅要面对所有人的注视和压力,还要忧愁前面的路怎么走。
青创就承担这样一个作用,专注于开拓和尝试,无论集团有想法的职工,还是有创业热情和主意的外人,都可能允许尝试,孵化出来,就是大老板,既让自己发财功成名就,也帮青云巩固护城河,随时可以投入保持领先地位,孵化失败,安然回去继续当职工。
学云这样有想法,有威望,能指引青云稳稳当当向前走的人,不知道能否出现第二个,他若不未雨绸缪,青云能否做成百年品牌就变成未知数,连他都不能保证所有项目成功,还采用量变产生质变,广撒网多捞鱼的策略,可想而知其他人。不一定有这样的眼光,更不一定有这样的胆量。”
明理心中沉甸甸的,忽然觉得罗学云真是呕心沥血为青云着想,不由得感叹:“三哥图什么,这样煞费苦心。”
“大概是青云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学云不希望他垮掉,他可以没有青云,其他人却无法承受,远的不说,光是田集黄岗,没有青云集团,这些人中能有多少重头再来,寻到安身立命,生活不降的工作。”
“可一家公司的兴衰岂是人力能定,手段做得再周全,也只是计划,而计划常常赶不上变化。”
“所以青创要趁早做出成绩,多攒些家底,就算衰败,够撑个两三代,也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