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召内臣面授机宜 见阁老谈及往事(2/2)
“臣这就去跟各大军区联系!”
“嗯,此外就是人才的培养了!银行需要大量懂得如何管钱的人才——这可不仅仅是指会记账、看账,还包括投资、金融等等。”众人听得一脸懵,只有连述因为之前看过祁翀给他的经济金融方面的书,对这些概念还算熟悉。
祁翀笑道:“这些都不急于一时,慢慢来,相关的培训景先你安排一下,就从最简单的借贷业务开始。此外,紫宸基金也交给银行运营,要让这笔钱活跃起来,能够钱生钱,生生不息,才有可能让基金真正发挥作用。”
祁翀又说了很多关于银行运营具体业务方面的事情,倒不是他好为人师或独断专行,而是此时的大渊银行金融业还处于萌芽阶段,沈嘉绘等人在这方面既没有充足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实践经验,他不得不手把手地一点点去教。
好不容易给众人开完了会,祁翀召见了新任内阁次辅徐正华,这也是他上任以来以来第一次正式陛见。
“徐阁老是汉人?”
“回陛下,臣祖上原本是汉人,祖籍清州。”
“那为何会在扶余为官?”
“此事说来话长。唐朝时高宗征伐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臣的祖上便在都护府做一名小官。再后来,新罗兴起,都护府势弱,并北迁至渤海故地,同时北迁的还有原扶余国的一支后裔。再后来因安史之乱的缘故,安东都护府被撤销,但臣的家族已在此地居住近百年,便决意不再回原籍,而是留在了渤海。再后来,大唐国灭,天下四分五裂,中间虽有前纪几乎便要一统天下,可终究是遗漏了瀚东之地。而扶余后裔及此地部族逐渐各自成了气候,扶余部有贵人相助,便有了后来的扶余国。臣的家族与扶余王族有些渊源,此后便在扶余朝中为臣了。”
“原来如此!”祁翀点点头,“那薛家呢?朕听说那也是扶余除了九部之外的一个大家族,为何战后便销声匿迹了?”
“薛家早就在扶余的内斗中失势了!薛家的背景与徐家原本差不多,都是当年安东都护府的后代,但是徐家重文,薛家重武,原本倒也相得益彰。可是,自数十年前薛家驻守边境时擅自做主与渊国议和,并将女儿嫁给渊国一位皇子之后,薛家便受到了扶余王室的猜忌。再加上当时的薛家家主与老辽王不和,而老辽王彼时又年轻气盛,二者没少发生冲突,薛家的权力便被借机一再削除。再加上薛家子弟虽多,但成才者甚少,以致最后彻底退出朝堂,权势尽失。”
“看来,哪朝哪代都少不得一个‘勾心斗角’啊!”祁翀感慨道。
“陛下所言极是!扶余开国之时,也曾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可惜后世子孙不成气候,只知横征暴敛,不理百姓疾苦,天道既失,国运便到头了!”说起故国的失败,徐正华有些戚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