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徐正华受命二巡 王彦鸾提前说项(1/2)
徐正华的回答中透着几分唏嘘,祁翀又问道:“依你之见,扶余丰璋算是个贤明君主吗?”
“不算!”徐正华斩钉截铁道。
“为何?据朕所知,他不事奢靡,即位以后废除了颇多苛政,也能任用贤能,这还不算贤明吗?”
“扶余丰璋为了夺取皇位,逼父弑兄,为子则不孝,为弟则不仁,为臣则不忠,如何称得上‘贤’?他看似废除了诸多苛政,可惜政令不出都城,百姓之苦依旧;贤能之臣虽立于朝堂,忠良之言却不得采纳,如何称得上‘明’?不忠不孝之徒,又岂能得上天庇佑?”
祁翀点点头:“空有野心,能力不足,得国不正,人心不服,焉能不败?”
“正是这个道理!扶余丰璋与陛下,犹如腐草之萤光与天心之皓月,如何能比?”
徐正华这番马屁拍的虽明显却并不惹人生厌,祁翀便笑纳了,随手又将御案上的一份奏章递给了他:“随乔阁老南巡的队伍很快就要回来了,等他们一回来,第二批出巡就要开始了,朕的意思是让你去。”
“臣听凭陛下吩咐。”
“嗯,这次的目的地朕有意选在淮州、耀州一带,正好耀州有个案子颇为蹊跷,你去看看。”祁翀指了指那份奏章道:“耀州武山县的‘均田令’推行的不错,朕本来还打算嘉奖地方官员,结果武山县县令王琳却突然弹劾主簿魏隆,说他草菅人命云云。朕也让耀州肃政廉访使郑澹去查了,结果双方各执一词,难有结论,听他之言似乎耀州之事牵扯颇多。而且,这几日朝中也有人关注此事了,所以朕想让你去看看,到底是魏隆草菅人命还是王琳阳奉阴违!”
“臣遵旨!”
“朕为何选你去,你心里恐怕也能猜到,无非是你跟朝中各种势力都没有什么关系罢了。如果这几日有人找你问起此事,记得跟朕说一声。”
徐正华心中一凛:“臣明白了!”
君臣说完事,奉孝送徐正华出去,往回走的时候正好撞见奉忠回完事出来,便凑在一起聊了几句悄悄话。
“是师父的战报?”
“嗯,师父又攻下了南蜀一个州。”
“意料之中的事,陛下早说了,这次让师父挂帅就是让他去建功立业的——诶,等师父回来说不定就能官复原职了!”奉孝“嘻嘻”笑道。
奉忠白了他一眼:“官复原职?你这目标也忒小了点儿!”
奉孝一愣:“那要不还能怎样?内侍省的官职到都知就顶天了呀!”
“内侍省?哼!谁告诉你内侍就只能在内侍省任官啊?陛下如果只是想让师父官复原职,那就不会给他兵权啦!”
“那难不成还能......”奉孝话说一半又摇了摇头,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奉忠凑到他耳边轻轻说了一个名字,奉孝惊讶地捂住了嘴巴:“杨思勖?你是说......”
奉忠忙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看看左右无人,悄声道:“我也是猜的,不过陛下那日读《唐书》读到他的传记时确实嘀咕了一句‘倒是与老韩相类’。”
“哦!原来如此!诶,你既然那么会猜陛下的心思,我倒是有件事想问问你。”
“何事?”
“武山县那个案子军情司不是已经把情况原原本本禀报过了吗?陛下心中已然有了定论,为何还要让徐阁老再去查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