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194章 于伟正谈迎宾楼,林华西说有困难

第1194章 于伟正谈迎宾楼,林华西说有困难(1/2)

目录

在市委书记于伟正办公室里,市纪委书记林华西端坐在柔软的皮质沙发上,却感觉如坐针毡。听完于伟正关于立即关停迎宾楼的明确要求,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将几乎要脱口而出的质疑硬生生压回喉咙深处,斟酌着用词试探说道:“于书记啊,您的指示精神和政治要求,我完全领会,坚决拥护。只是……从实际操作层面,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情况啊:迎宾楼这家企业,手续齐全,是工商部门正式注册备案的合法市场主体。就目前我们纪委掌握的情况来看,尚且没有足够扎实、能经得起法律和实践检验的铁证,来坐实其存在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现在,从中央到省里,再到我们市里,三令五申,反复强调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优化环境。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啊我们市纪委直接出面去要求关停一家表面上并无明显过错的民营企业……这个程序,是不是……是不是显得有点欠周全?我个人有点担忧,怕这样处理,方式方法如果拿捏得不够精准,可能会给市委带来一些被动。”

于伟正安静静地听完,脸上非但没有露出丝毫不快,反而缓缓漾开一层意味深长的笑容。他身体向前倾了倾,这个动作拉近了两人的空间距离,也使得他接下来的话语更添了几分分量。

于伟正说道:“华西同志啊,你工作上的认真负责,原则性强,凡事讲规矩、重程序,这是你非常突出的优点,我一直是看在眼里,也是充分肯定的。但是,华西啊,”他话锋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更为深邃,“你知道你目前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需要突破的瓶颈,在什么地方吗?”

林华西闻言,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些,坐姿更加挺直,呈现出一种全然虚心受教的姿态:“于书记,请您指点啊,我洗耳恭听。”

于伟正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抬手指了指自己身后墙壁上那幅笔墨酣畅淋漓、气势磅礴的毛体书法——“实事求是”。他的手指坚定地指向那四个大字,语气沉凝:“我们共产党人最根本的工作方法传下来的法宝,就是这四个字——实事求是!华西同志,你在市纪委常委会上,在各种工作会议上,经常强调纪律、法规、原则,引经据典,马列着作、中央最新文件精神、省纪委的各项条例规章,你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理论功底很扎实啊,这都没错,都非常正确,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他的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但是,现在问题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眼前!迎宾楼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群众早有反映、干部私下也有议论的问题!是那里动辄一桌上百的高消费、是没完没了的公款吃喝、是拉拢腐蚀我们干部的危险倾向!这些现象,甚至已经干扰到了市委市政府正常的办公秩序!这就是我们面对的活生生的现实!如果我们因为怕担风险、怕碰钉子、怕惹麻烦,就畏首畏尾,不敢去触碰、不去下决心解决,非要等问题彻底捂不住盖子了,爆了雷、酿成了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我们再去手忙脚乱地处理,那个时候,代价有多大?事后补救的成本,要远比事前预防、事中果断治理高昂得多嘛!后果也要严重得多,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华西同志,我们绝不能犯本本主义的错误,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更不能有那种‘老好人’的庸俗哲学,怕得罪人、怕引火烧身!”

于伟正停顿了片刻,仿佛是在回忆什么,语气随之放缓了些许,但话语深处的意味却更加耐人寻味:“我记得很清楚啊,上次市委酝酿动议,考虑让贾彬同志到东投集团去担任党委书记,你就很有主见、也很有胆识地提出了不同意见嘛!那个时候,你展现出的政治魄力和独立思考精神,就很好!体现了一个纪委书记应有的担当嘛!怎么事情到了迎宾楼这里,反而有些……有些放不开手脚了?”

这话精准地刺入了林华西最敏感的区域。他脸上顿时感到一阵火辣辣的,他万万没想到,于伟正会在这个时间点,以如此不加掩饰的方式旧事重提。他林华西在省煤炭局担任多年领导干部,也是经历过风浪、见识过阵仗的厅级干部,此刻竟也感到一种罕见的窘迫和措手不及。于伟正的话太直白,是将问题直接摆上了台面。

于伟正敏锐地捕捉到了林海西的情绪波动,笑着他随意地摆了摆手,姿态显得很放松:“华西啊,你别多心,更别有什么思想包袱。我这么说,绝不是批评你,更不是对你有什么看法或者埋怨。恰恰相反,你作为市纪委书记,能够敢于独立思考,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则,能够在重要问题上发表不同意见,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品质!我是坚决反对那种明哲保身,遇到矛盾绕道走,‘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危害极大!我在省委组织部工作的时候,对此是深有体会,甚至可以说是痛心疾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能力和自觉,在我们当下的干部队伍里,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太缺乏了啊!”

他的语气转而变得语重心长起来:“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不断遇到矛盾、分析矛盾、继而解决矛盾的动态过程!而解决矛盾,靠什么?离不开斗争!缺乏斗争精神,不敢去触碰固化的利益格局,不敢直面盘根错节的深层次问题,那就永远解决不了真正的矛盾,问题只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积重难返,留下一堆谁也收拾不了的烂摊子!我们现在有些干部,心态是‘遇事就拖,有事就躲’,表面上维持着一团和气,歌舞升平,底下呢?却是暗流汹涌,积弊重重,这种形势,其实非常严峻,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林华西默默地听着,不得不从心底承认,于伟正的理论是丰富的,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确实高人一筹,总能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林华西诚恳地说道:“于书记,听您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啊,真是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受益匪浅,胜过读十年书。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我是往往考虑客观困难多了一些,瞻前顾后,缺乏那么一股子敢闯敢试、敢啃硬骨头的魄力。您的这番指示,对我触动很深,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教育。”

两人又就当前反腐的形势交谈了约一刻钟。林华西将话题拉回最现实的操作层面,脸上再次浮现出真实的难色:“于书记,您的指示精神我完全领会。但是,关于关停迎宾楼的具体执行路径,我确实还有一些实际困难需要请示。纪委的主要职责毕竟是对干部的监督,核心嘛还是查办案件、监督管理干部。对于市场主体的具体经营活动,我们没有直接的、法定的行政管理权。如果由我们纪委出面,直接去要求关停一家民营企业,于法理上,确实依据不足;于职责上,也超出了纪委的职权边界。这样操作,很容易授人以柄,被外界质疑我们滥用职权,干预市场经济,反而让我们陷入被动。”

于伟正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笑着说道:“华西同志啊,你考虑得还是片面了。程序合法、依规依纪,这是我们做事的基础和前提,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但是,解决问题,更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华西啊,你想想,迎宾楼是谁的产业?这块招牌后面站着的是谁?你我都心知肚明,是周海英嘛!周海英同志现在的身份是什么?是我们东原市的城管局局长,是受党教育管理多年的领导干部!是党的干部!那就必须首先把局长这个公职当好!怎么能一边当着官,一边又做着商人,脚踩体制内和市场经济两条船?现在可是不允许的!”

于伟正的目光变得深沉了些,说道:“我为什么首先考虑让纪委来牵头处理这件事?正是因为它核心指向的是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作风建设问题!由你们纪委出面,代表组织去找周海英同志进行一次严肃的、正式的谈话,这是从关心爱护干部、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错误的立场出发,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这远比等到事态恶化再去处理,显得更有人情味,也更体现组织的意图和良苦用心!你直接去找周海英谈,就明确告诉他,这是我的意见,让他必须端正态度,主动整改,彻底剥离与迎宾楼的关系!如果他觉得委屈,或者心里还有任何想不通的地方,有不同意见,让他直接来找我谈!我亲自跟他谈!”

林华西心中凛然,一股寒意再次掠过。他此刻更加有些摸不透眼前这位市委书记的真正战略意图了。于书记到东原履职之后,动作频率高、力度大,通过“三学”活动全面整顿干部思想作风,大幅调整了经贸系统的干部队伍,将他用起来顺手、熟悉的赵东、贾彬等人,迅速安排到了财政局、东投集团等关键要害岗位,同时又毫不手软地敲打、调整了从平安县出来的干部。现在,更是直接剑指背景深厚、关系复杂的周海英……他这一系列组合拳,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想打破旧有格局,全面掌控东原的人事权、话语权?还是在布一盘更大的棋?林华西猜不透。

林华西点头,又主动将另一个敏感议题抛了出来:“于书记,还有丁洪涛同志下一步的使用问题,市委这边,最终的意见是?”

于伟正几乎没有片刻的犹豫,回答得直接而干脆,仿佛早已深思熟虑:“丁洪涛同志嘛,既然你们纪委经过严密核查后,已经确认迎宾楼那顿饭是他个人出资,没有发现动用公款报销的问题,那我看,这件事就不必再抓住不放,小题大做了。培养使用干部,还是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实绩。我尊重你们纪委经过严谨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和组织部门的初步意见。”

林华西心中顿时了然,一切已尽在不言中。他起身告辞,语气恢复了往常的沉稳:“好的,于书记,您的意思我完全明白了。我这就回去,立刻落实您的指示。”

送走林华西,于伟正并没有立刻回到办公桌前。他独自踱步到墙上那幅巨大的东原市行政区划图前,双手抱在胸前,目光深邃地在地图上缓缓扫过,像是在审视着这片土地之下的每一根脉络。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图上光明区所在的位置,不轻不重地敲点了两下,随即转身,走到办公室那扇连接着秘书室的侧门旁,抬手敲了敲门板:“林雪,你通知一下光明区的常云超书记,让他下午两点,准时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