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191章 于伟正被将一军,丁洪涛大宴宾朋

第1191章 于伟正被将一军,丁洪涛大宴宾朋(1/2)

目录

于伟正书记语重心长,已经明确表态,市政府将拿出200万资金交给东洪县,用于缓解工业园区道路建设的燃眉之急。按照于书记话里的意思,这笔钱是市里给的,不需要退还。如此一来,加上之前省里协调下来的那500万专项补贴,东洪县相当于从省市两级得到了700万的资金支持。

我心里清楚,于书记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亲自出面调和,甚至动用了市财政的资金来填补丁洪涛留下的窟窿,这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也是对我这个县长最大的安抚和支持。如果在丁洪涛的问题上我再不依不饶,那就不是和丁洪涛过不去,而是在和于书记唱反调,是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了。

我立刻端正态度,语气诚恳地表态:“于书记,您放心。您的指示我非常理解,也完全赞同。我们东洪县政府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一切以大局为重。丁洪涛同志当时是从全市防汛安全的角度考虑,做法虽然急切了些,但初衷是为了工作。我代表东洪县政府表态,没有任何意见,一定会处理好后续工作,全力支持、配合好洪涛同志到任后的各项工作,共同把东洪的事情办好。”

于伟正听完我的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朝阳啊,你能有这个认识和觉悟,很好,我很高兴。不瞒你说,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洪涛同志确实是先斩后奏,将了市委一军啊。但他汇报时,理由很充分,就是基于市里最新的汛情研判,光明区那段防汛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事关重大,刻不容缓。我呢,也专门找瑞凤同志核实过,瑞凤同志也证实了防汛压力的紧迫性。所以啊,这件事,要辩证地看。”

于伟正书记落座之后,语气更加推心置腹:“洪涛同志很快就要去东洪和你搭班子了。班子的团结,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团结,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不希望这件事成为你们之间的一根刺。这200万,算是市里对东洪工作的支持,也是希望你们能放下芥蒂,轻装上阵。你的格局大一点,姿态高一点,有利于洪涛同志更快地融入东洪,开展工作。我相信,以你的党性原则和处事能力,一定能处理好。”

“书记,我明白。请您和市委放心,我保证不会让这件事影响班子的团结和东洪的工作。”我再次郑重保证。

于伟正满意地“嗯”了一声,又就即将召开的省委粮食工作座谈会叮嘱了我几句,要求我回去后继续深化思考,准备好详细的汇报材料。

于伟正书记看了眼手表,看看时间接近五点,说道:“朝阳啊,晚上我还有个接待,就不留你吃饭了。”

我知道这是书记在送客了,连忙起身:“书记您忙,那我先回去了。”

从于伟正书记办公室出来,心里五味杂陈。于书记的处理方式,既体现了对丁洪涛的回护,也充分考虑了我的处境和东洪的实际困难,手腕不可谓不高明。但这其中透出的信息也再明确不过:于伟正对丁洪涛是力保的,而且关系绝非一般。

我没有立刻离开市委大院,而是转身去了市长张叔的办公室。

张叔正戴着老花镜看文件,见我进来,摘下眼镜,揉了揉大拇指,笑着问:“怎么样?和于书记谈完了?”

“谈完了。”我在他对面坐下,忍不住还是把心里的疑惑说了出来,“张叔,于书记对丁洪涛可是真够意思啊,亲自出面擦屁股,还让市财政拿出200万来。我就纳闷了,这个丁洪涛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印象里,这个人作风比较浮夸,早就听说他以前在光明区,为了迎接领导检查,能把路两旁的房子和树都刷上白灰,搞形式主义很有一套嘛。”

张庆合往后靠在椅背上,神态显得比在办公室时轻松许多,他笑了笑:“形式主义也是主义嘛,不过啊你这个问题,还真问到了我的知识盲区。我也不是很清楚于伟正同志和丁洪涛之间有什么特别的私交。但从这次干部调整来看,于书记确实对丁洪涛是厚爱有加,颇为器重。”

张叔继续分析道:“不过,单从履历上看,丁洪涛也确实具备了担任县委书记的条件。他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在光明区当过公社书记、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又到市交通局当了局长,经历了多岗位锻炼,熟悉经济和党务工作。现在于书记主动提出了化解矛盾的方案,朝阳啊,这件事你就要到此为止,不要再想着去省里反映情况了。”

张叔的神色严肃起来:“这件事,一定要控制在市里层面。如果闹到省里面或者纪委,后果不堪设想。你想想,丁洪涛是于伟正书记亲自考察、谈话、提名推荐的县委书记,现在还在公示期。如果这个时候被举报挪用专项资金,这是什么性质?就算最后市委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但于伟正书记的脸面往哪放?他会怎么想?他会认为你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他已经给你打了招呼,你都不能理解他的意图和难处。伟正书记是非常注重干部态度和服从性的人。”

张叔说的语重心长,继续深入说道:“我相信,丁洪涛在做出调剂资金的决定后,肯定是第一时间就向于伟正书记做了汇报,并且成功说服了他。不然,以于书记的性格,对这种先斩后奏、不讲程序的干部,也不会如此重用。我估计,现在于书记也是骑虎难下,他也是个极好面子的人,再加上丁洪涛的理由听起来确实‘正当’——为了防汛大局,于书记相当于吃了个哑巴亏,只能想办法帮他弥补。所以朝阳啊,你也要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书记的难处,大家啊其实都不容易。”

“张叔,有您这番话,我心里就彻底透亮了。”我连忙说道,“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看丁洪涛这番操作,心思确实活络得很。”

张庆合呵呵一笑:“能到这个位置上的人,哪个不是聪明人?聪明是没有错,但是最怕的就是自作聪明啊,自作聪明也能理解,就是千万不能把别人都当傻子。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允许一切发生’,保持定力。按照你现在的成长势头和环境来看,形势一片大好,千万不要想着去和丁洪涛搞什么意气之争、班子内耗,那样反而落了下乘,不利于你的长远发展。在咱们这个体制内,书记就是一把手,这个定位不是你服不服气就能改变的。‘县官不如现管’,任何时候,和一把手搞别扭,吃亏的多半是二把手,最起码在情理和舆论上就先失分了。”

与张叔的一席谈,让我心中的那点疙瘩彻底释然了。书记和市长都已经明确表态,这件事就此翻篇,那我自然也只能服从。

我看张叔心情不错,便旧事重提:“张叔,您上次说想去尝尝东北菜,择日不如撞日,您也该深入基层、与民同乐一下嘛。”

张叔听完淡然一笑:“你小子……好吧,那就安排一下吧。”

我马上说:“张叔您放心,地方非常安静,也隐蔽。”

张叔笑了笑:“哎呀,现在这个时候,比较敏感,咱们还是低调点好,但是喝碗羊肉汤,倒也没啥。”

而在市交通局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办公室主任刘明再次来到丁洪涛的局长办公室。丁洪涛已经将办公室收拾得差不多了,书架上的书大多搬空,高大的书架被擦得锃亮,反而透出一种人去楼空的寂寥感。

丁洪涛环视着这间他发号施令的办公室,心潮澎湃,充满了对权力的无限留恋。在这里,他一句话就能决定项目的生死,一笔款就能调动各方资源,那种一言九鼎的感觉,实在太令人沉醉。

丁洪涛望向窗外,心里感慨,到了县委书记,手里的权力又可是交通局长可比的?当初那些公检法司、各部门头头,哪个见了他不是客客气气?权力带来的快感和优越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刘明抱着最后一个纸箱下去后,看到墙角还有一个编织袋,刚想去拿,丁洪涛开口道:“算了,这个是我的一些私人物品,我自己来拿。”

刘明抱着箱子,笑着说:“丁书记,都按您的吩咐安排好了,局领导们都打过招呼了,晚上六点,咱们在迎宾楼,大家都想为您祝贺一下。”

丁洪涛笑了笑,坦然接受。去迎宾楼吃饭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一周起码有三四天都在那里。“行啊,你看着安排就行。局里哪些人参加?”

刘明报了个数:“有五十多人呢。”

丁洪涛倒是有点意外:“怎么这么多人?”

刘明解释道:“下属单位的负责同志也都想过来。大家知道您要高升了,心里都舍不得,各下属单位的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基本啊都要来。”

丁洪涛听了,也没太往心里去,平时和这些下属单位的头头们也没少在一起吃喝,觉得也算正常。他将办公室最后一个笔记本留在桌上,其余东西都收拾干净,然后自己提着那个编织袋,对抱着箱子的刘明说:“我就不和大家一起过去了,先回家一趟,把东西放下。六点十分,我准时到迎宾楼。”

迎宾楼的包间设计得很是巧妙,大包间之间用屏风隔开,需要时撤掉屏风,就能连成一个大厅。交通局是实权大局,下属单位众多,养路段、运管局、公路局、海事处、质监站、监理公司、设计院、交通工程总公司、交通运输总公司……这些单位的一把手们挤满了一张大桌。局领导班子成员坐一桌,局机关的一些重要科室负责人又坐了一桌。三张桌子坐得满满当当。由于最大的联厅只能摆下三张主桌,其他下属单位的副职和机关中层副职们,就只能安排在旁边的其他包间里等候。

刘明作为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看着时间快到五点半,就笑着招呼各位领导到楼下迎宾楼门口迎接。

迎宾楼的经理王曌正在大厅里忙得脚不沾地,指挥着服务员们穿梭往来,同时也不停地在门口向那些常来的熟客赔着笑脸解释:“哎呀,李总,实在不好意思,今天真没包间了,被交通局整体包下来给丁局长饯行了……”“王处,您多包涵,明天,明天我一定给您留个好位置!”来往的客人们大多也听说了丁洪涛要高升东洪县委书记的消息,这种时候,自然也只能给“办喜事”的丁局长让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