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190章 廖书旗心生不满,于伟正亲自出面

第1190章 廖书旗心生不满,于伟正亲自出面(1/2)

目录

在迎宾楼的办公室里,周海英身体微微后仰,指尖轻轻点着红木茶几的桌面,他目光扫过坐在对面的丁洪涛和冉国栋:“秘书啊是领导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领导意志的延伸和最为信任的耳目。其人选,绝非偶然啊。”

丁洪涛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确实未曾料到,于伟正书记的秘书林雪竟也出自平安县那个干部圈子。他转向市反贪局局长冉国栋,语气带着探询:“冉局长,照这么说,你们局里那个周卫华,和邓家……莫非有什么渊源?他当初能调进市反贪局,不是邓晓阳秘书长打了招呼吧?”

冉国栋作为市反贪局的首任局长,对局内重要干部的背景自是了然于胸。他沉吟片刻,仔细回忆后,谨慎地回答道:“洪涛书记,这个事情……我还真没什么印象。周卫华这名同志,业务能力是过硬的,他能调进来,主要是通过统一招考,成绩名列前茅,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他提副科长,也是我基于他的工作表现和业务需要正常研究的,当时似乎并没有哪位市领导,特别是邓秘书长专门打过招呼。”他话锋一转,带着些许深思,“不过,如今他爱人林雪同志能到于书记身边工作,这件事本身确实值得琢磨。这说明他们,或者说林雪个人和晓阳秘书长是亲戚也说不准嘛,县城就这么大,拐弯抹角的都是亲戚。于书记破格选用一位女同志担任贴身秘书,这本身就非同寻常。要是说这背后没有足够分量的人物推荐,我看恐怕难以令人信服嘛。”

周海英接过话头,印证道:“是啊。前阵子我还向市委郭志远秘书长推荐过两个年轻人,其中就有市人大牛主任的侄子牛蒙。那小伙子在‘三学’办跟着我干的时候,手脚麻利,眼里有活,表现相当不错。本以为他很有希望,谁知到了东投集团跟着贾彬同志,不知是贾彬要求太严,还是他自己不适应,处处别扭,工作打不开局面,最后竟被调整到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林雪同志,稳稳地到了核心位置。”他轻轻啜了口茶,继续分析,“国栋局长的分析有道理。于书记是男同志,用一个女秘书,本身就是极大的信任啊。这至少表明,推荐林雪的人,于书记是极为看重和信任的,这个面子,甚至到了不便不给的程度。”

周海英摆了手,似乎想暂时搁置这个话题:“这事暂且放一放,回头我遇着贾彬,再侧面了解一下情况。他在东投集团主持工作组期间,应该知道些内情。”

丁洪涛转而看向周海英,“海英啊,还有件事你得放在心上。我们交通局那位廖书旗副局长,你是知道的,是个老实干活的老黄牛,配合我的工作也算尽心尽力。我这一走,局长的位子空出来,于书记那边似乎还没定下明确人选。我想请你方便的时候,也在赵东同志那边帮着递句话,看看能不能推荐老廖顶上去。他在交通系统年头长,业务熟,能稳住局面。”

周海英对廖书旗其人自是了解,闻言微微摇头:“老廖这个人,性子是稳妥,但就是太不争不抢了,缺乏那么点锐气和开拓精神。于书记用人,咱们看不懂啊。老廖这方面,怕是入不了于书记的眼。硬推上去,不知道是不是好办啊。”

丁洪涛身体前倾,语气恳切:“海英局长,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你帮着美言几句。不瞒你说,我下一步到了东洪,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市交通局的支持。如果老廖能上来,很多工作协调起来就顺畅得多。要是换个新人,一切又得从头开始磨合,费时费力啊。”

周海英沉吟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好吧,这话我记下了。这两天我找机会和赵东通个气,看看他那边方不方便在于书记面前提一提。不过洪涛,这事成与不成,最终还得看于书记,咱们只能是尽力而为。”

丁洪涛连忙称谢,随即又想起一事,神色转为严肃,压低声音道:“海英,还有件事得提醒你。今天在于书记办公室,听他话里的意思,市公安局那边,似乎已经摸到魏昌全的一些踪迹了。你那边……最好也心里有个数。于书记在这件事上态度非常坚决,一旦魏昌全被抓回来,我看啊,不好办,东洪那俩家伙,不都是核准了死刑。昌全既然走了,就得走得干干净净,若是跑了一半又被揪回来,那真是罪上加罪,谁也保不住了。”

周海英面色不变,语气平淡:“洪涛,你这话说的,魏昌全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啊,他出事之后,我们就再无任何联系了。”

这话自然是彻头彻尾的假话。魏昌全潜逃后,周海英曾通过隐秘渠道联系过远在深圳的商恒华。如今在深圳靠着家电贸易混得风生水起,龙投集团下属的几个家电卖场,其货源相当一部分便得益于商恒华的“门路”。魏昌全南下后,正是在商恒华的庇护下,才得以暂时隐匿。

翌日清晨,丁洪涛乘坐越野车来到市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小刘早已殷勤地等候在门口,他是丁洪涛从光明区带过来的老人,此刻神情中不免带着几分彷徨。

“丁书记,您喝茶。”小刘将泡好的热茶轻轻放在办公桌上,动作比往日更显恭敬。

丁洪涛挥了挥手,示意他先坐下:“小刘啊,我这一走,你有什么打算?是愿意跟我去东洪县再历练两年,还是想留在局里?”

小刘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表态:“书记,我当然是想跟着您走!您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丁洪涛满意地点点头,推心置腹地说道:“这就对了。新局长是谁,现在谁也说不准啊。万一来了新领导,办公室肯定要用自己信得过的人。你资历浅,留在局里未必是好事。跟我去县里,在县委办先干着,积累些基层经验,过两年也好解决待遇问题。我到东洪,身边也不能没有几个贴心可靠的人。”

小刘闻言,脸上顿时露出感激和踏实的神色,连连点头:“书记,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彻底有底了!”他想了想,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书记,大家都传,新局长是廖副局长?我看他最近……劲头挺足的。”

丁洪涛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语气变得有些难以捉摸:“人事安排,最终还是要看市委和于书记。老廖嘛……于书记有于书记的用人标准。”他没有深谈,心里却想起于伟正对廖书旗那“缺乏原则性和斗争性”的评价,知道廖书旗的希望极为渺茫。他站起身开始动手整理办公桌上的物品。收拾了几份文件,丁洪涛指尖划过光亮的桌面,“去请廖书旗副局长过来一趟。”

刘明脸上掠过一丝迟疑,但很快便恢复如常:“丁书记,廖局他……这会儿正在三楼会议室主持一个全市交通系统财务规范培训会。您看,是不是等会议结束后我再请他过来?”

丁洪涛伸手在搪瓷水盆里洗了洗手。水温恰到好处。他抬眼看了看刘明:“财务培训会?什么时候定的?我怎么不知道局里最近有这个安排?”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往往藏着不满。在他主政交通局期间,如此规模的会议,必先经他点头。

刘主任连忙解释:“是廖局昨天下午临时决定的。说是省厅最新下发了一份关于加强专项资金监管的文件,要求迅速传达落实,怕耽误了……所以就没来得及向您详细汇报。”

丁洪涛心中了然。自己即将离任的消息早已传开,廖书旗这是开始行使“准一把手”的权力了。他不再纠缠于此,摆了摆手:“既然是在落实上级精神,那就让他先忙。这样,你去帮我找两个结实点的编织袋来。”

刘明应声而去,很快便拿来了袋子。丁洪涛开始慢条斯理地收拾个人物品。书柜里的书大多崭新,除了几本交通法规和工程规范有翻阅的痕迹,其余多是充门面的摆设。他抽出几本认为还有用的专业书籍放在一边,其余的一股脑扫进编织袋。另一个柜子里则堆放着不少名酒,他仔细看了看,挑了两瓶有些年头的茅台,用旧报纸裹好,塞进编制袋里。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墙角那个墨绿色的铁皮保险柜上,那里面的东西,才是他真正需要妥善处理的。

约莫一小时后,副局长廖书旗才脚步匆匆地赶来,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丁书记,您找我?刚散会,实在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他脸上堆着惯有的、略显谦卑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期待。

丁洪涛指了指地上散落的书籍和打包到一半的纸箱,语气带着几分自嘲:“老廖来了?自己找地方坐吧。你看我这,乱得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了。”

廖书旗连忙摆手:“没事没事,书记您这是在清理战场,准备开赴新的阵地了。”他小心地绕过地上的杂物,在沙发边缘坐下,身体微微前倾,一副认真聆听的姿态。

丁洪涛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仿佛闲聊般说道:“老廖啊,说实话,我挺羡慕你。在交通局当个副职,压力没那么大,干好自己那一摊事就行,洒脱自在啊。不像我,马上要去东洪了,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

廖书旗赶紧接话:“书记您太谦虚了。您能力多强,市委让您去主政东洪,那是重用!东洪是人口大县,正是您大展拳脚的好地方。我们这些老部下,都盼着您当市领导啊。”

两人客套一番之后,廖书旗语气变得更为恳切,“不过说实在的,书记,我个人……在交通系统干了一辈子,对这条路啊桥啊的,有感情。眼看着也没几年了,心里还是想着,能像张庆合市长那样,在主要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退休了也没遗憾不是?”他的话里话外,充满了对局长位置的渴望。

丁洪涛心中暗叹,暗恨自己把话说满了。他脸上露出凝重和遗憾:“老廖啊,你的想法,我完全理解。你的能力和资历,局里谁不认可?你的事,我一直记在心上,昨天我去市委向于书记汇报工作,还专门提到了你,极力推荐了你啊。”

廖书旗的呼吸瞬间急促了些,眼睛紧紧盯着丁洪涛。

丁洪涛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但是……于书记的态度很暧昧啊。他对之前李显平、崔浩的案子,还是耿耿于怀啊。他认为,作为分管副局长,在那两位同志出问题的时候,你缺乏必要的原则性和斗争精神,没有及时向组织反映情况,这是政治上的不成熟。”他观察着廖书旗瞬间变得灰白的脸色,又放缓语气,补充道,“当然,我也尽力为你解释了,说明了当时的客观困难和你的后续表现。但于书记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坚持。所以,局里的工作,暂时先由市政府分管的副秘书长代为协调。新局长的人选,组织部还要进一步考察、比选。”

这番话说的轻飘飘的,但是砸得廖书旗头晕目眩。他昨天还沉浸在丁洪涛许诺的喜悦中,甚至在其他干部面前为其挪用东洪资金的行为转圜解释,没想到转眼间就被彻底出卖。一种被愚弄、被抛弃的愤怒和绝望猛地涌上心头,让他几乎难以维持表面的平静。后面丁洪涛那些“再想办法”、“不要灰心”的安抚话,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

二十多分钟后,廖书旗失魂落魄地走出局长办公室,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走廊上遇见的同事恭敬地打招呼,他恍若未闻,径直回到自己办公室,“砰”地一声重重关上了门。他瘫坐在椅子上,胸口剧烈起伏,手指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他自问兢兢业业一辈子,真的要错失最后一次机会了!而丁洪涛这种长袖善舞、甚至敢违规操作的人,却能步步高升,去主政一方!世道何其不公!一种破罐破摔的愤懑和强烈的怨恨在他心中疯狂滋长。

与此同时,在东原市委大院另一侧,市公安局局长李尚武正步履匆匆地走向市长张庆合的办公室。他刚刚接完一个来自深圳的长途电话,案情重大,他必须立即汇报。

“张大市长,刑警支队的同志已经在深圳基本锁定了魏昌全的藏身之处啊。”李尚武言简意赅,语气凝重,“是一处高档住宅,根据侦查员观察,魏昌全生活规律异常,而且频繁出入另一个比较高档的酒店,但是他老婆孩子,我们还没找到,我们怀疑他藏匿赃款应该和他老婆孩子在一起。目前市局正在和对面公安局协调,争取摸清准确位置,做到人赃并获。”

张庆合市长面色严峻,听完汇报后,斩钉截铁地说道:“魏昌全案,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坏!他卷走的不是小数目啊,必须坚决打击,全力追缴!”

李尚武十分随意的抽着烟,说道:“抓人是早晚的事了,但是我担心,你和老于会不会扛不住压力?”

张庆合笑了笑道:“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我都要退休了,还有什么压力顶不住?政治上可能产生的影响,市委会有通盘考量,但经济上的损失,必须尽全力挽回!我看啊,你们要依法办案,不要有任何顾虑。”

李尚武点头称是,又请示道:“看是不是需要立即向于书记汇报这件事?”

张庆合沉吟片刻,道:“汇报是必要的。于书记的态度一直非常明确,对这类腐败分子绝不容忍。你直接过去吧,把你们掌握的情况和下一步的计划,如实、详细地向于书记汇报。”

“嗯!”李尚武得了指示,立刻起身,离开市长办公室,走向位于同一楼层东侧的市委书记办公室。他深知,抓捕魏昌全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案件,更牵扯着东原市盘根错节的权力格局。

在市委书记于伟正办公室门口,李尚武正要抬手敲门,门却从里面被轻轻推开。市委书记于伟正的秘书林雪侧身出来,见到李尚武,立刻停下脚步,身体微侧,脸上露出恭敬而不过分殷勤的笑容,声音清晰柔和地问候道:“李局长,您好。”

在市委大院,大家更习惯称他“李市长”,这声“李局长”让他微微一怔,随即点头回应,同时觉得眼前这位年轻的女秘书确有几分面熟。林雪见状,主动上前半步,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道:“李局长,您可能对我没什么印象了。我是平安县公安局出来的,以前在城关镇派出所工作,后来还是承蒙您关心,把我调到了县局政工科。我叫林雪。”

经她这么一提,李尚武脑海中模糊的印象逐渐清晰起来。公安局系统庞大,人员众多,他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人,但林雪这个名字和那张透着干练劲的脸,似乎能与记忆中的某个片段对应上。他脸上露出恍然的笑容,语气也亲切了些:“哦……小林啊!你看我这记性。晓阳已经给我说了,真是没想到,你调到市里来,还在书记身边工作。好,好啊!”

林雪微笑着,话语既得体又透着对老领导的尊重:“李局长,我和我爱人周卫华早就想着该去拜访您,当面向您汇报一下工作和生活情况。只是我刚到书记身边,许多事情还在学习熟悉阶段,怕耽误您的时间,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本想等各项工作都理顺了,再专程去拜访您的。”

李尚武摆摆手,显得很宽厚:“哎,工作要紧,跟在书记身边学习锻炼是大事。拜访不拜访的,不讲究那些形式。这样,下来啊,我请你们两口子吃饭。”心里对林雪的这份周到和稳重暗自点头。

这时,里间办公室隐约传来于伟正讲电话的声音,似乎正在与省里领导沟通,语气认真。林雪侧耳听了片刻,对李尚武歉然道:“李局长,书记正在和岳峰副省长通电话,您看……”

“没关系,我等等。”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里面电话似乎讲完了。林雪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一声,她接起来应了声“好的,书记”,随即对于伟正办公室方向说了声“书记,李尚武副市长到了”,然后对于伟正办公室方向说了声“书记,李局长到了”,然后才轻轻推开门,引领李尚武进去。

于伟正刚从办公桌后站起身,正活动着脖颈,看到李尚武,指了指沙发:“尚武来了,坐。”他随即又对正要退出去的林雪吩咐道:“小林,你记一下,马上通知东洪县的李朝阳同志,请他尽快到市里来一趟,2点钟吧,开个短会,市政府,财政局,农业局,计委,经贸委和粮食局都要参加。提前告诉他,是关于省委即将研究的平价粮与议价粮政策调整座谈会的事情,让他务必做好充分准备,路上就深入思考。我要听听他的详细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