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于伟正调整策略,农业局争取补贴(2/2)
他身体微微后靠,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一种总结和展望的意味:“白部长啊,我现在看到的问题,别人没有看到,或者认识不一致,那就说明时机还不够成熟。那就等一等,让实践来检验,让时间来证明。说不定,等市委工作组进驻东投集团,加强指导帮助后,他们自己就能逐步认识到问题,主动改进提高。这就像一个人得了病啊,可以选择中医和西医,但是改革开放啊是学习西方,西医啊还是更加管用些,但无论中医和西医,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嘛。”
白鸽认真地听着,只觉得书记这番话既有理论高度,又充满辩证法,更体现了一个基层成熟政治家的智慧和定力。她郑重地点头:“书记,我明白了。您放心,宣传口一定把握好方向,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在市长张庆合的办公室里,气氛则同样有些沉闷。
组织部长李学武坐在沙发上,手里夹着一支烟,眉头紧锁。他吐出一口烟圈,看向坐在对面的张庆合,压低声音问道:“市长,事前……于书记真的没跟您详细通过气?关于齐永林书记的事?”
张庆合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没有立刻回答。他喝了一口茶,才缓缓放下杯子,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坦诚:“学武啊,伟正书记之前是跟我提过一次,说东投集团党委作用发挥不够,要加强,他一次性啊点了七八家单位。我当时以为他就是谈谈想法,交换一下意见,没想到……他直接在常委会上提出来要免职调整。齐永林是什么人?东投集团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在集团内部威望极高。更重要的是,他的资历摆在那里,当过市长,现在在座的常委,包括你我,当年谁没在他手下干过?你现在安排一个普通干部去当党委书记,去‘领导’齐永林?这工作还怎么开展?东投集团不乱套才怪!”
李学武深深吸了一口烟,长长地叹了口气,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显得有些复杂:“唉,市长,您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道?可我当时在会上支持调整,也是没办法啊。我是‘三学办’的负责人,东投集团的问题又是督导反馈的重点。如果连我都不支持书记的意见,那书记的脸面往哪搁?班子的团结还要不要?只是……这次确实让书记的面子上不太好看。”
他话没说完,但张庆合明白他的顾虑。学武的儿媳妇赵文静还在平安县工作,如果彻底得罪了于伟正,赵文静的前途难免会受影响。这是人之常情。
张庆合理解地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学武,你的难处我明白。不过,常委会上意见不一致很正常,但也不能让书记心里一直存着疙瘩。这样,”他看了看手表,“一会儿我抽个空,去伟正书记办公室坐坐,沟通一下思想。都是为了工作,把话说开就好。”
而在东洪县,省记者团的采访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却也遇到了一点小波折。
上午在县公安局的采访点,局长田嘉明一身笔挺的警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显得精神抖擞,硬朗的胡茬更添几分阳刚之气。平日里在局里讲话声若洪钟、气势十足的他,此刻站在摄像机镜头和一群记者面前,却像是换了个人。
他手里捏着那份精心准备的稿子,手心全是汗。明明背了好几遍,滚瓜烂熟,可当省电视台那个黑洞洞的镜头对准他,当省报胡主任那探究的目光落在他脸上时,他的大脑就一片空白,舌头像是打了结,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
“我们……东洪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呃……深入开展‘三学’活动……这个……坚持学以致用……呃……”田嘉明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飘忽,不敢直视镜头。
旁边的摄影记者忍不住小声提醒:“田局长,放松点,别紧张,就像平时说话一样,别死记硬背……”
可越提醒,田嘉明越紧张。又试了几次,效果更差。省电视台的记者看着手里快耗尽的备用电池,脸上也露出了无奈和焦躁的神色。
宣传部长刘志坤急得不行,悄悄捅了捅站在一旁的我,低声道:“县长,要不……您上吧?田局长这状态……”
我摇摇头,语气平静:“这是公安系统的采访,主角是他们。我上去不合适。”我目光扫过人群,落在了政委万金勇身上,“让万政委试试。”
万金勇被推到了镜头前。这位老政工干部,脸上带着温和而沉稳的笑容,没有丝毫怯场。他没有看稿子,目光坦然地看着记者,声音平和有力:“各位记者朋友,我们东洪县公安局开展‘三学’活动,核心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学习南巡讲话精神,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公安机关在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中的职责定位。学习特区经验,我们重点在服务招商上下功夫,比如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严厉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学习先进典型,我们内部也选树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标兵,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总之一句话,就是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实际行动,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他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还举了几个生动的例子。记者们听得频频点头,摄像机也顺畅地记录着。
旁边的田嘉明总算松了口气,悄悄抹了把汗,凑到我身边,压低声音,带着一丝后怕和庆幸:“县长啊,以后这种露脸的活儿,可千万别再安排给我们公安局了,太折磨人了!”
看着万金勇应对自如,采访顺利进行,我和旁边的周海英、焦杨等人也都松了口气。
周海英踱步到田嘉明身边,两人走到一旁树荫下。周海英掏出精致的烟盒,递给田嘉明一支,自己也点上,吐出一口烟圈,低声笑道:“嘉明啊,看你这点出息。不过也好,万政委讲得不错,给咱们东洪争光了。”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家电专卖部那边,开业这几天生意火爆得很啊,彩电出了几十台,洗衣机和冰箱也走了不少货。怎么样,我没说错吧?这路子走得通。”
田嘉明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顾虑,他犹豫了一下,说道:“周会长,生意好是好事。不过……你看,我光跟着沾光分钱,也没出什么力,这……不太合适吧?要不,我这边也投点钱进去?这样心里也踏实点。”
周海英哈哈一笑,拍了拍田嘉明的肩膀,语气带着一种“你太见外”的亲昵:“嘉明书记啊,你这话就见外了!咱们兄弟之间,谈什么钱不钱的?你帮我们专卖部协调场地、维持秩序,这就是最大的支持!”
两人又谈到了二期项目,周海英淡然的道:“二期项目的事,你放心,龙投建筑公司肯定能拿下,到时候公安局的集资房,包在我们身上!你就等着住新房吧!”
另一边,焦杨拿着那个沉甸甸的大哥大,一直在前后左右地协调联络,电话一个接一个。直到采访告一段落,记者们开始收拾设备准备转场,她才得空放下电话,揉了揉发酸的肩膀,不自觉地朝我这边靠拢过来。
“县长,”焦杨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笑容依旧明媚,“您把我派到市‘三学办’搞协调,这活儿可真不是人干的,太忙了!最近连家都没顾上回。”
我和她并肩站在初春的阳光下,看着省报记者围着万金勇还在做补充采访,省台记者在检查拍摄素材,场面有序而忙碌。
“工作嘛,临时有点变化很正常。”我语气平和,“我看时间也不早了,要不就跟记者团沟通一下,中午就在县里用餐?也省得来回奔波。”
焦杨看着我,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一丝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县长,您今天这身打扮才该上镜头呢,沉稳干练,特有领导范儿。”她说着,又自然地靠近了半步,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亲昵,“在市委‘三学办’天天加班,于书记要求太高了,理论水平深,对稿子抠得特别细,还经常批示报纸让我们学习,压力太大了。”
我微微侧头,瞥了她一眼,周围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没人注意这边。我低声提醒道:“焦杨同志,在市委机关工作,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分寸。抱怨领导的话,可不能随便说。”
焦杨撇了撇嘴,带着点撒娇的意味:“这不就跟您才说说嘛,跟别人我才懒得提呢。县长,您什么时候把我调回来啊?还是跟着您干省心。”
这时,公安局的采访总算圆满结束。省报的胡主任收拾好笔记本,主动朝我走过来,伸出手:“李县长,这次采访收获很大,特别是你们关于粮食‘双轨制’改革的思考和探索与让民营企业家上讲台的事情啊,很有新闻价值。希望以后咱们能多联系,多交流。”
“一定一定!欢迎胡主任常来东洪指导工作!”我热情地和他握手。
刘志坤也适时地跟记者团的成员们一一握手道别,手里拿着早已准备好的信封,按照规矩,给每位记者递上了一份润笔费。
车门关闭,引擎发动。焦杨摇下车窗,探出头,朝着送行的人群用力挥了挥手,脸上洋溢着笑容:“县长,刘部长,各位,我们先去光明区了!”
车队缓缓驶离县公安局大院,扬起一阵轻尘。万金勇走到我身边,看着远去的车队,苦笑着摇摇头:“县长啊,这个月局里的接待费可是严重超支了。以后这种‘露脸’的活儿,能不能……尽量少安排点给我们公安局?实在是扛不住啊。”
我理解地点点头,心里也是一阵感慨。这股迎来送往、接待采访的风气,在官场普遍存在,东洪县这个贫困县,也难独善其身。改变,需要时间,也需要契机。
第二天下午,我带着县人大主任刘进京、政协主席刘超英、常务副县长曹伟兵和副县长杨明瑞,专程驱车前往市农业局,拜访主持工作的党组副书记黄修国。
黄修国得知“娘家人”来了,激动得早早就在办公楼门口等候。一见面,就紧紧握住我的手,眼圈都有些发红:“县长!刘主任!刘主席!曹县长!杨县长!你们可算来看我了!快请进,快请进!”
在市农业局的小会议室里,市政府工作组组长晓阳也在。她代表工作组,市农业局几位副局长、科长,和我们东洪县一行人分坐两边。场面话说完,气氛融洽后,曹伟兵适时地提出了此行的关键问题。
“修国同志啊,”曹伟兵语气诚恳,“魏昌全出了问题,那是他个人的事,咎由自取。但他之前代表市农业局,到我们东洪调研,现场拍板支持我们搞西关西瓜种植基地建设,答应配套的平价化肥指标和技术支持,这个……应该还算数吧?不能因为他人跑了,就把之前组织上定的支持政策也一笔勾销啊?我们基地的农户可都眼巴巴等着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黄修国身上。黄修国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坐在主位的晓阳。晓阳面色平静,微微颔首。
黄修国心里有了底,转向曹伟兵,语气肯定地说:“伟兵县长,您放心啊!魏昌全的问题主要在农业开发总公司那边,他个人违法犯罪,不代表他之前在市农业局岗位上代表组织做出的决策无效嘛!西关西瓜基地建设是好事,是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项目,我之前啊在县里的时候,也是一直在抓,这事我知道,市农业局之前定下的支持政策,包括配套的平价肥指标和技术指导,保证落实到位!我印象中,我印象中昌全当初给的支持是……”
看黄修国在思考,我马上说道:“黄书记,贵人多忘事了,昌全可是答应给东洪县100万补贴,但这个金额啊是魏昌全定的,既然算数,我们心里就踏实啊。修国同志啊,你是东洪县出来的干部,大家眼里都看着那,当干部就是要公允,东洪和其他县一样,不享受特殊待遇,一分钱也不能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