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160章 黄修国直面核心,唐瑞林调研东洪

第1160章 黄修国直面核心,唐瑞林调研东洪(1/2)

目录

晓阳作为副秘书长,担任市政府驻市农业局工作组组长,在市农业局三楼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微妙。市农业开发总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梁大为,带着公司几位班子成员,坐在靠墙摆放的一圈旧沙发上,神情局促,姿态谦恭。

梁大为看起来四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当时干部中少见的灰色薄呢西装,他搓着手,脸上堆着诚恳的笑容,语气带着明显的检讨意味:“邓秘书长,黄书记,我们公司班子今天来,一是向工作组报到,二是深刻检讨。魏昌全的问题,性质太恶劣了!他背弃组织信任,以权谋私,倒卖平价肥指标,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农民利益,也给我们公司抹了黑。我们班子……唉,有失察之责啊!他作为主持工作的领导,一手遮天,很多事情我们确实不知情,或者……知道了也不敢硬顶,怕影响工作大局。这是我们的软弱,向组织做深刻检讨!”

他身后的几位副总也纷纷点头附和,语气沉重:

“是啊,邓秘书长,黄书记,我们也很痛心!”

“工作没做好,辜负了组织的期望……”

“现在公司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很担心……”

黄修国坐在晓阳旁边的旧木椅上,腰背挺直,双手搭在膝盖上。他刚从东洪县副县长任上被“火线提拔”来主持农业局工作,身上还带着基层干部的朴实气息,皮肤黝黑,手指关节粗大。他没有立刻回应那些检讨,只是安静听着,目光平静地在梁大为几人脸上缓缓扫过。

等几人表完态,办公室里安静下来。黄修国才微微前倾身体,声音不高,带着东洪县特有的口音,语气平和却直接切入核心:“梁经理,检讨的话先放一放。现在当务之急是搞清楚状况,挽回损失,稳定局面。魏昌全搞了这么多年,造成的窟窿到底有多大?你们估算过没有?损失的具体金额是多少?”

黄修国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在乡镇工作,讲究的就是务实,没有那么多虚伪与客套,向来是有事说事,直面问题。

梁大为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一下,眼神闪烁。他飞快地和其他几位副总交换了一下眼神,那几人也下意识地低下头或移开视线。沉默了几秒钟,梁大为才勉强挤出一丝更勉强的笑容,声音有些发干:“黄书记,这个……具体金额嘛……还在核查。财务科那边正在加班加点整理账目,涉及的时间跨度比较长,账目也比较繁杂,一时半会儿……确实还拿不出准确的数字。”

晓阳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支钢笔,轻轻点着摊开的笔记本。她注意到黄修国这个问题抓得非常准,这正是昨天王瑞凤常务副市长在市委大院时,反复强调的核心关切点——魏昌全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国有资产流失?黄修国初来乍到,却一下子抓住了牛鼻子。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梁大为等人的反应。

黄修国脸上没什么变化,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他微微眯了下眼,像是看穿了什么,语气依旧平缓,甚至带着点理解的口吻:“哦?账目繁杂?一时算不清?”他顿了顿,目光在梁大为等人身上又转了一圈,“梁经理,各位老总,是真不知道,还是……有什么顾虑,不敢说?”

他说话带着浓厚的口音,让办公室的氛围顿时紧张起来。梁大为尴尬一笑连忙摆手:“不敢不敢!黄书记,您误会了。是真的一时难以估算清楚!魏昌全这人做事很独,很多关键环节都是他亲自操办,,他绕开了很多正常程序……您放心,我们班子一定全力配合工作组和局里,彻底查清楚!”

“嗯,”黄修国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像是宽慰,又像是提醒,“查,肯定是要查清楚的。市委决心很大,纪委的同志很快也会介入。魏昌全跑得仓促,账本、凭证这些东西,他总不可能都带走、都销毁吧?财务底子就在那里放着,一笔一笔,总会查个水落石出。”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看着梁大为:“大为同志啊,你是公司常务副总,主持日常工作。现在这个特殊时期,稳定是第一位的。我提个要求:你们农业开发总公司的所有账目、凭证,包括涉及指标调拨、物资进出、资金往来的所有记录,从今天起,一律封存!任何人未经工作组和局党组同意,不得查阅,更不得擅自处理!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亲自负责落实。出了问题,”黄修国的声音微微加重,“我是要追究你责任的。别告诉都是魏昌全,明白吗?”

梁大为脸上的肌肉明显绷紧了,脸色有些发白,他立刻挺直腰板,声音提高了几分,显得格外郑重:“明白!请黄书记和邓秘书长放心!我梁大为以党性保证,坚决执行您的指示!回去马上召开班子会传达,立刻封存所有账目凭证!保证一张纸片都不会少!出了问题,我负全责!”

“好!”黄修国脸上露出赞许的神色,“大为同志有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咱们农业开发总公司,是服务三农的重要部门,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社会效益,不能眼里只有钱,忘了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前,首要任务就是配合工作组和局里,把问题查清,把队伍稳住,把春耕农资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同时啊,”他语气放缓了些,“‘三学’活动也要认真抓起来。学讲话、学经验、学典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在座的各位都是公司的班子成员,要带头学,带头干!”

一番话,既明确了要求,又给了台阶,还点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梁大为等人连连点头称是,纷纷表示回去就认真组织学习,狠抓落实。

晓阳在一旁静静听着,心里对这位刚从基层上来的黄书记又高看了一眼。这黄修国外表看着像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把式,但处事老练圆融,说话滴水不漏,软中带硬,分寸拿捏得极准,政治敏锐性远超预期。他刚才那番关于封账和强调为农服务的讲话,既体现了原则性,又展现了掌控局面的能力。

梁大为几人见主要目的似乎达到,又表了态,便识趣地起身告辞。黄修国和晓阳也站起身,与他们一一握手。

就在梁大为与晓阳握手时,晓阳的目光不经意扫过梁大为抬起的手腕。阳光下,一块精致的手表反射出耀眼的金属光泽,表盘设计简约大气,明显不是国产的上海牌、海鸥牌,更像是进口的舶来品。在这个普通干部月工资不过百元的年代,这样一块表的价格,恐怕相当不菲。晓阳心头微微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温和地说了句:“梁经理,公司那边,就辛苦你们了。”

“应该的,应该的!请秘书长和黄书记放心!”梁大为忙不迭地应着,带着班子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门关上,办公室里只剩下黄修国和晓阳。黄修国坐回椅子上,苦笑道:“邓秘书长,这担子不轻啊。我这刚来,两眼一抹黑,千头万绪,真有点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您经验丰富,得多指点指点我。”

晓阳也坐下,微笑道:“黄书记太谦虚了。您刚才处理得非常好,切中要害,稳住了局面。工作组就是来协助您工作的,我们是帮忙不添乱。

“秘书长客气了,我的想法是,咱们当前重点抓三件事:一是抓‘三学’。这是总抓手,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整肃队伍的好机会。马上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大会,您亲自作动员部署,把市委的精神讲透,把当前的形势任务讲清,把纪律规矩再强调。二是抓业务。春耕不等人,农资保障是重中之重。工作组会全力配合您,督促农业开发总公司尽快摸清库存底数,理顺供应渠道,务必确保春耕期间平价肥、优质种子、农药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不能因为班子调整影响农业生产。三是抓纪律。配合纪委调查组,彻底清查魏昌全的问题,同时整顿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工作作风,该处理的处理,该教育的教育。”

晓阳语气诚恳:“总具体工作怎么抓,您来定盘子,我们工作组全力配合落实。您尽管放手干,需要协调市里哪个部门,或者遇到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黄修国认真听着,频频点头,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好啊!邓秘书长,有您和工作组在背后支持,我这心里就有底了。那咱们就按这个思路来!我先抓紧时间熟悉情况,尽快把班子和队伍拢起来,把工作铺开。”

两人又就一些具体细节交换了意见。晓阳对黄修国务实、果断的作风印象颇深,看来于伟正书记选人,确实有独到的眼光。

与此同时,在东投集团那间宽敞气派的董事长办公室里,气氛却有些沉闷。

胡晓云穿着淡蓝色薄呢外套,乌黑的头发烫着时兴的大波浪,脸上略施粉黛,显得清新又干练。她步履平稳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几份红头文件,神情是刻意维持的公事公办。她径直走到齐永林那张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前,将文件轻轻放下,说道:

“齐书记,市里‘三学’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来的紧急通知。第三批督导抽查工作下周正式启动。第一批查了各区县,第二批查了市直机关,这第三批,重点就是我们这些市属国有企业和市属高校。”

她将一份文件推到齐永林面前,“通知要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做好迎检准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我建议,集团需要尽快召开一次全体干部动员部署会,传达精神,明确要求,布置任务。”

齐永林正半靠在宽大的皮转椅里,手里夹着一支燃了半截的香烟。他抬起眼皮,扫了一眼文件封面鲜红的印章,鼻腔里发出一声短促而清晰的轻哼,带着毫不掩饰的厌倦和不耐烦:

“‘三学’?学习就好好学!整这些新名堂做什么?学讲话、学经验、学典型?哼,我看啊,就是那些搞政工出身的,闲得发慌,变着法儿搞花样!能解决我们企业一个工人的吃饭问题?还是能多卖出去一台设备?尽整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他弹了弹烟灰,语气里充满了对这类形式主义活动的鄙夷。

胡晓云对他的反应似乎早有预料,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微微站直了些,语气依旧公事公办,但加重了几分分量:“齐书记,话是这么说。但东投集团是市里最大的国有企业,体量最大,影响最大,树大招风啊。这次督导抽查,我们如果动作迟缓,甚至毫无动静,在全市范围内会非常被动。于书记对这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和决心,您从第一批通报里也看到了,临平县委、市财政局、市建设局都被点了名,措辞相当严厉。”她特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齐永林的反应。

齐永林闻言,嘴角扯动了一下,露出一丝带着讥讽和洞察的笑意,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像是分享一个秘密:“吴香梅的临平县委,方建勇的市财政局……,于伟正这小子,手黑啊。这板子打下去,可都是打在老钟留下的人身上。还有那个魏昌全,老周的秘书啊,说停就停,说查就查……这哪里是单纯抓学习?这是项庄舞剑呐。”他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于伟正在借“三学”梳理队伍,目标明确。

胡晓云轻轻吸了口气,声音放得更低,带着一种务实的提醒:“齐书记,现在形势确实微妙。于书记推动工作的决心和手腕都摆在那里。不管怎样,该有的面子工程咱们必须做到位。吴书记方局长两口子、魏昌全,这些例子都足够说明问题了。我的建议是,动员会必须开,而且要开得及时,开到集团所有二级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一级,起码表明我们集团是高度重视、迅速响应的。这样,无论谁来查,面上都能过得去。讲话稿我让办公室小刘马上给您准备一份?”

齐永林烦躁地挥了挥手,烟灰簌簌落下:“讲什么话?没那个闲心!你是集团党委副书记,党群工作你也在负责,你看着安排就行了!稿子也不用给我,我懒得念那些八股文!”他重新靠回椅背,拿起桌上的茶杯重重喝了一口,显然对这个话题极其抵触。

胡晓云看着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有些发急,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冷静。她往前走了一步,语气带着催促:“齐书记!动员会必须您亲自出席!哪怕您只坐在主席台上露个脸,不讲一句话,那也是集团最高领导重视的体现!这是政治态度嘛!会议时间我初步定在明天上午九点,地点就在五楼大会议室。所有准备工作我会安排罗明义副总和小刘他们落实好,您只需要准时出席。您看……”

她的话还没完全说完,趁着将另一份文件递过去的时机,齐永林的手指突然伸了过来,没有去接文件,而是带着几分试探和留恋,轻轻滑过胡晓云白皙的手背,甚至指关节有意无意地在她手腕内侧细腻的皮肤上摸了摸。

胡晓云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仿佛被电流轻轻击中。但她脸上笑容没有丝毫变化,反应快得惊人。她没有像以前那样羞涩或迎合,也没有激烈地抽回手,只是手腕极其自然地向下微微一沉,同时身体顺势向后撤了半步,巧妙地拉开了距离。文件已经稳稳地落在桌面上。她抬起眼,迎上齐永林带着灼热和不满的目光,脸上依旧挂着微笑,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刻意的疏离和提醒:“齐书记,文件放您桌上了。明天上午九点,五楼会议室,请您务必准时。”她特意强调了“齐书记”这个职务称呼,而非私下里更亲昵的称呼。

齐永林看着胡晓云这副滴水不漏、公事公办的样子,特别是那声刻意疏远的“齐书记”,再联想到最近胡晓云对他刻意的冷淡和回避,一股无名火夹杂着强烈的挫败感和占有欲猛地窜了上来,如同猫爪在挠心。他“把烟头摁灭在硕大的水晶烟灰缸里,略显不耐烦的说道:“行!行!知道了!明天我去!”

胡晓云仿佛没看到他眼中翻腾的情绪:“好的,齐书记。那我去安排了。”说完,她干脆利落地转身,踩着半高跟的黑色皮鞋,步伐稳健地离开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门关上的瞬间,齐永林猛地一拳捶在厚实的红木桌面上,发出一声闷响。“妈的!”他低声骂了一句,胸口剧烈起伏。胡晓云那清新脱俗的样子和冷淡疏离的态度,像两根针,反复扎在他心上。他知道,有些东西,似乎正在失控。而眼前这该死的“三学”,更是让他烦不胜烦。

第二天上午八点五十分,东投集团总部,原光明区政府五楼大会议室。这间会议室保留着浓厚的旧式机关风格,白色的墙壁名言。集团中层以上干部以及下属各主要二级分公司的一把手们已经基本到齐,黑压压坐了一片。低低的交谈声在空气中嗡嗡作响,大家都知道了这次紧急会议的主题——那个最近风头正劲的“三学”活动。

主席台上方挂着一条红底黄字的横幅:“东原市东投集团‘学讲话、学经验、学典型’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主席台中央的位置空着,那是留给齐永林的。

八点五十八分,会议室侧门打开。集团副总经理罗明义、党委副书记胡晓云陪着董事长齐永林走了进来。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去。齐永林穿着深灰色的中山装,脸色略显阴沉,看不出喜怒。他径直走到中央位置坐下,随手将面前的文件往桌上一丢,发出轻微的声响。

罗明义主持会议。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说道:“同志们,现在开会。首先,向大家传达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学讲话、学经验、学典型’活动的最新指示精神。团具体工作安排。”

胡晓云今天换了一身更正式的藏青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她打开文件夹,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平稳、有力:“同志们,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全市‘三学’活动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市委于伟正书记强调,开展‘三学’活动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关键举措……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将其作为推动集团深化改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服务东原发展大局的重要契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