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无字碑之最毒妇人心 > 第8章 双花落地

第8章 双花落地(2/2)

目录

王德不再多话。

静了好久好久,李世民方说:“朕竟然能理解商纣王烽火戏诸侯的愚蠢了。”

王德虽斩断了男儿身,却对男人有着不普通的了解,“那到不至于,不仅这崔才人温婉,武才人看着丰腴些,却也娴静。”

李世民听完哈哈笑起来,“女人香温柔乡啊!”

这是多么圣明的皇上啊!若不质疑兵家的宁可错杀,不可放过,那么武媚娘早已人头落地。若不是考虑百姓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么崔才人今后必定陷入无休无止的后宫争斗中。别说人们更加喜爱看一朵至洁至淳的白莲花跳舞,就是勾心斗角的卷袭,足以使莲心黑秽。

当晚从甘露殿回来,崔可涵就搬到内教坊去了。虽然她失去了才人身份,变成一名宫女,但丝毫不影响和武媚娘的姐妹情谊。武媚娘一路陪着她搬过去住,见她深受打击,为她铺床整理。

“以后我们姐妹两个,只有指望你了,我算是彻底废了。”崔可涵伤痛欲绝的说。

武媚娘一时找不到话安慰她,宫苑深深,朝不顾夕。只有好好为她整理床铺才是真。一切整理就绪,安抚着崔可涵的情绪陪在身边,她才离去。

真是患难见真情。

崔可涵一宿未眠,第二日无力练舞,告假一天。武媚娘过来看她,想着这样根本不行,势必要劝她振作起来。

“妹妹,虽侍君如伴虎,然最忌自暴自弃。向来君无戏言,无可厚非,但至少皇上并没有伤及你的身体,说明他对你仍存念想,你不能就此衰落。你得像我之前经历诡言那般振作起来才是。”武媚娘以身作则的说。

“好了,我就是因心伤动到了身体,有些不舒服,休息休息就好了。”崔可涵肯定的说。

既然从未得到过,也就谈不上失去。

一连休息了一周,崔可涵方见好转,这些天多亏武媚娘天天来照顾,既然没事了,她想着去看望看望姐姐,以报好讯。

武媚娘照旧煮了燕窝粥,见崔可涵到访,赶紧吩咐丽娘给她盛一碗。崔可涵不做推脱,早上也没吃东西,当早点用了。

“姐姐的厨艺见长啊!”崔可涵吃得津津有味。

武媚娘听到赞美,心里高兴,“还有一件更高兴的事呢!今年的秋猎陛下不出京了,因着外邦进贡一些良驹,改赛马了。到了那天,不仅皇上皇子会去,各宫嫔妃也要当场,我也能去。”

“那恭喜姐姐了。”崔可涵高兴得连忙放下碗筷。

至此,为了这场赛马盛宴,武媚娘做足功课,查找史籍,诸如《田忌赛马》类的文章皆浏览过遍,对于皇家活动,稍能出面,有益无害。

踩着秋天的尾巴,赶在冬天到来之际,赛马盛宴如期举行。后宫凡妃位及以上者皆到场,婕妤中倒是徐慧这后起之秀捷足先登,然后就是才人仅仅武媚娘一人。放眼望去,后宫佳丽,皆给外邦大臣们窈窕淑女,娉婷美人的柔美感。而武媚娘身处其中,显得百里挑一,肥瘦适宜,尽显精气神,有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

如空有姿势,而无实干,自然有虚。外邦使者好奇中土大国皇帝的妃子,一眼相中武媚娘,想知道她们是否对男子赛马有了解,这一举动并不是不尊重中原皇帝,而是耿直爽朗所致。

面对使者的提问,武媚娘一一能举出典故已答,待问及现场赛事,她亦对答如流,还颇有见解,令使者自愧不如。为了堵住外者的悠悠之口,徐慧趁热打铁,立马针对赛马现场氛围挥诗一首。总嫔妃得到启示,纷纷抒发出对马儿的雄健功勋的感慨,令使者赞不绝口。

李世民在一旁看到这场景,倍感欣慰。然而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小人和女子虽难养,不可图长久,但君子之交淡如水更考验人品。外邦使者万分满意了,却不肯轻易放过,就对着李世民提及名驹狮子骢的驯马一事。

此马能日行千里但性子暴烈,使人难以驾驭,很多人对这匹烈马都无计可使,使者的意思希望朝中能有驯马能手。

李世民当即悬金励勇,凡能训此马,无论男女,皆重重有赏。

武媚娘为得皇上喜爱,自告奋勇上前说有一良策,只见她面不改色的说:“陛下,臣妾斗胆献上一计,依臣妾鄙见,要训此宝马,需三物便能驭之,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请皇上赐于。”

众多训马师与骑马高手,过来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就在李世民感到失望之际,听着出自区区女儿身的计策,不免耳目一新,于是不解的问:“你要此三物有何用?”

得到皇上的注意,武媚娘信心十足,“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锤锤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一旁的使者在翻译的解释下,听出来是什么意思,连连对此策点头,以示满意。

李世民则要考虑两个友好之交,对于进贡之物,岂能轻易至死,于是严肃的说:“诚如卿言,这匹良驹不是被卿剌死了吗?”

渴望得宠的武媚娘并没有学着以退为进,相反,她更进了一步,“回陛下,良驹骏马,正可为君主乘骑。驯服了则用之,驯不服还要它何用?”

李世民听完,满意至极,使者也为这君临天下的气概叹服,纷纷大笑起来。只这话出于一个小小的弱女子,性格居然比男子刚烈,手腕如此狠毒,真是不可思议啊!思及至此,他内心感到震惊。

结果可想而知,武媚娘不但未得银百两,绢绣十匹赏赐,还就此受到李世民的冷落,再不宣召她侍寝了。她虽仍是才人,却和打入冷宫无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