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无字碑之最毒妇人心 > 第7章 即宠即失

第7章 即宠即失(2/2)

目录

崔可涵也为此感到疑惑不解,“怕是听说了姐姐美貌,怕皇上沉迷女色,故意胡言乱语。”

这些忠言逆耳的臣子,遇到一个明君实属不易,仿佛等待了几个世纪,生怕皇上一不小心走错,落下千古骂名。有人性的千里马,根本就是害怕伯乐不在。

商纣王宠幸妲己的历史明确记载,既有史前先例,李世民是位明君,怕是今后都不会再宠幸她了。

真正使这一谣言过去的是李君羡的牺牲。李君羡是一名武将,是日,跟随程咬金将军打完胜仗归来,皇上为了嘉奖三军,就设宴款待。李世民向来敬重武士,想借此机会和将士们拉进关系,让他们知道是为一个平易近人的君主打仗拼命。酒过三巡,李世民提议大家说出小名,行军打仗时,以防繁文缛节的束缚,突然忘记对方姓名,而想起对方的小名,同样可以恰如其分的表达。

这么一说,正中中华男儿的豪放,大家一一报出小名,足可以写一部奇异史。轮到李君羡时,他挽起袖子,一碗酒一口下肚,“臣小名武娘子。”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众人散去后,李世民独自思踌,这李君羡原是前太子李建成的一名手下。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只处置了重要的当事人,对于兄长底下的虾兵蟹将,一一劝降,概不追究。据说当时劝降李君羡时,很是废了一番心血,对于他夺嫡争位的历史,他可谓亲眼所见,如若他想反,实在能掀起大风浪。此外,关于李君羡能得李建成重用,还有一番说辞,说他李姓的父亲其实是他养父。当年李建成行军起事时,曾去过青楼,和一女子有私情,就怀了他的孩子,为了腹中骨肉,女子寻死也要赎身出青楼,正好她被一位李姓的大爷看中,就出手救了她。女子当然愿意以身相许,一年后诞下一子,取名李君羡。李君羡自小深得继父疼爱,视为己出,对他精心培养,十四岁练就一身武艺,十六岁从军拜在李建成门下。当李建成第一眼看到李君羡,越看越觉得眉眼之间像极了当年留情过的青楼女子,及至问过出身后,更加确定所出为己,便一直任用他。

想到诸如此类的种种,李世民确定了李淳风所说之人是他,随即从他行军中挑出毛病来把他处理了,至此,“武代李兴”的谣言就此划上句号。

随着宫中的诡言消散,武媚娘重新打起了精神,这喜悦的心情竟然没有人能一同分享,崔可涵在准备中秋佳节的舞蹈。她再想,想到了徐慧,就去拜访她。

到了凝云殿,徐慧在吟诗。

“妹妹好雅兴,我突然到访,还望没有惊扰到妹妹。”

“姐姐说的哪里话,快进来,我都要闷死了,刚盼有人能说说话。”徐慧放下手中的诗书。

自从上次到才人宫遭受戴玉芝的侮辱,徐慧不再敢踏进才人宫,年纪轻轻的她又和众嫔妃没有话题,几乎不去拜会,就成天待在宫中与书为伴。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妹妹娴静如此,姐姐自愧不如,今后我会向妹妹学习,多读书,加深才识才是。得宠什么的,和我有什么相干,做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落得逍遥。”武媚娘信誓旦旦的说。

“你能想通最好。”徐慧赞同她这样。

后宫三宫六院,妃子众多,就是得宠一时,免不了也得忍受寂寞长夜。

武媚娘找到能倾诉的人,心里一下子开阔起来,决定向徐慧讨教讨教学识,她是诚心诚意的。徐慧乐得和她讨论。

“要我说,姐姐也别就此放弃,说不好明天皇上一高兴,就宣姐姐侍寝。”徐慧真心觉得。

“不说那些没用的,我们聊诗词歌赋。”

经此风波,武媚娘学会了知足常乐,宫里就是个风云激荡的地方,风吹草动都能置人于死地。刚刚经历了谣言风波,能大难不死,已经祖上有得了。

于是,宫里多了个热爱学习的人,按时练字,按时读史,武媚娘的学识在不断增进。而崔可涵的女工也终于过关,她不喜书籍,读读诗词歌赋还行,在姐姐读书读得废寝忘食之时,除了练舞,她只能硬逼着自己埋头进女红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