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第一次来北大(1/2)
或许是傅一铭的坦诚打动了高凡和古坤全,也可能是实在缺人才了,本着捡到篮里都是菜的原则。总之,一个小时后,傅一铭下楼来告诉彭月月,招聘处的工作由他负责了,彭月月只需要在旁边做一些指导即可。
当然,这只是傅一铭的客气话,高凡的原话是让彭月月临时给傅一铭当助手,彭月月当然也是明白这一点的。
高凡给傅一铭的职位是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这段时间负责公司的招聘事宜。傅一铭的社会阅历是足够的,加之在县里工作了十多年,人头也比较熟,担任这个职位没有什么问题。
彭月月对于这个安排毫无怨言,以她的年龄也的确干不了这项工作。现在让她给傅一铭当助手,既减轻了她的压力,又给了她一个学习的机会,她有什么不满的?
经过最初的一些试探之后,前往沧海化工应聘的人越来越多了,以至于许多单位的领导都要在私底下找业务骨干们打招呼,承诺各种待遇,劝他们不要离开。一时间沧塘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大涨,这就是题外话了。
傅一铭这个新鲜出炉的人力资源部长也并非浪得虚名,他与高凡、古坤全、廖德荣等人商量之后,拿出了一个详细的招聘方案以及录用标准,从能力、性格、资历、年龄等各个方面对前来应聘的人员进行打分,再根据各个岗位的拟聘用名额进行择优录用。
获得录用的人员都被告知,他们会被安排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一直呆在这些岗位上。公司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未来肯定会有许多更适合这些岗位的人才进入公司,届时其中的一些人将会被调整到其他岗位去。
不过,高凡也向他们做出了承诺,只要是认真工作,全心全意为公司做出过贡献的人,即便未来被调整到其他岗位,他们的待遇将是只升不降的,公司不会亏待在创业期做出了贡献的老员工。
在高凡轰轰烈烈招兵买马之际,姐姐高敏带着兴龙涂料公司的十几名职工来到了北京。
“这是你的办公室和宿舍?”
在北大化学系资料室,高敏坐在一把靠背椅上,手里端着杨凯递上来的茶杯,饶有兴趣地看着屋子里的陈设,觉得什么都很新奇。
“你是第一次来北大吗?”杨凯坐在高敏对面,笑呵呵地问道。
设计维生素C装置的时候,杨凯曾在沧塘住过一段时间,和高敏混得很熟了。
后来他又去过几次沧塘,有时候是去处理维生素厂那边的技术问题,有时候是去化工实验基地做实验,每次去自然要到高凡家去作客。那时候高敏已经到兴龙涂料公司工作去了,但得知消息后总会赶回来和杨凯见上一面,嘴上说是碰巧,只有高凡知道是怎么回事。
除了见面之外,高敏和杨凯之间一直还有通信往来,用高敏的话说,是遇到了技术上的问题,向杨凯这个专家求教。
这一次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见杨凯,算是一种很大胆的行为了。
“一直都想来北大看看的,结果总是没有机会。”高敏笑着回答道,“我听小凡说过你住在化学系的资料室,一直想不出来资料室是什么样子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