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83章 联邦直属圣马丁市

第383章 联邦直属圣马丁市(1/2)

目录

与欧洲人的合作十分顺利,阿根廷获得新的投资后,经济信心持续增加,带动了国内的投资。

巴拉那联盟其他四国的发展信心也持续增加。

联邦国会年度扩大会议讨论了将圣马丁市从科尔多瓦省独立出来,成为联邦直接管辖的城市,市长权力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等同,由内阁负责提名担任。

联邦直属市是阿根廷的直辖市,可以优先获得联邦财政投资,布宜诺斯艾利斯作为目前唯一直属市,未来圣马丁市属于新首都。

尽管并非迁都,但还是引起阿根廷保守派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在首都拥有大量利益的资本集团,内阁最近一直在解决这个事情,例如保留布市部分行政功能,文化,经济职能,以及一些机构不迁移,也是巨大的妥协过程。

有代表提议将布兰卡市也提拔为联邦直属市,并将奥托市提拔为新省府,但表决时并没有太多人赞同。

拉潘帕省以往并非富裕的地方,布兰卡市独立后,很可能被打回原形,奥托市尽管发展很快,但也是依托布兰卡市发展起来的。

科恩内阁要保证迁都后经济不出现大的问题,布宜诺斯艾利斯部分外交职能将会被保留,同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证券交易所不会改变,继续加大扶持,实现软着陆,防止出现内战冲突。

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沿海对阿根廷内陆的城市进行支援做的十分到位,包括大学,优秀人才的支援,这是阿根廷融合发展的重要过程。

这也是弥补沿海和内陆发展差距的过程,不至于让所有人口集中在沿海大城市,沿海地区工作机会也相对饱和,但新城市却缺少足够的劳动力。

内阁还宣布扩大部分地区的军队规模,警察厅规模,保证可以随时镇压各种动乱,以及各种外国干扰。

警察厅规模的扩大也有利于管理庞大的人口,现在全阿根廷警察厅都在进行改革,保证警察人数足够维护社会治安。

阿根廷直属市和各省一样,拥有同样的权力,但主要由联邦直接管理,未来人才提拔进内阁的可能性也更高。

这帮文官成长的太快了,间接证明用了五千年历史文化智慧完善的行政体系绝对是一个超强的,培养人才的熔炉。

量变最终也会引起质变,当阿根廷人口突破6600万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阿根廷,也愿意去了解巴拉那联盟。

阿根廷人,从这一刻起,注定要伟大起来。

新规则的确立,是阿根廷建国以来最伟大的变革,当一个民族开始走向成熟,偶尔存在一些稚嫩的行为也无所谓。

阿根廷人开始像法国人,德国人,英国人一样思考,积淀起属于阿根廷文明自己的历史,去书写属于阿根廷人的命运。

贪恋权力,但又没有相匹配的能力的文官几乎都在上一次大清洗中离开了新内阁,他们不想退出游戏的话,联邦司法局,联邦调查局会让他们得知什么叫共和国的铁拳。

直属市以和布城对打的布兰卡市,工业实力更是超过了布城。

还有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省府拉普拉塔市,还有科尔多瓦省的科尔多瓦市,圣菲省的圣菲市和罗萨里奥市,这几个城市虽然级别上比不过布城,但优先级也比较高。

这些城市基本都是内阁重点战略城市,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或者是重要省的省府。

副省级城市拥有大部分省级权力,行政长官也是高配,级别为副高官级别,这有利于更好的调动各种资源。

巴拉那市,门多萨市,胡胡伊市,萨尔塔市,奥托市,奥兰市,马德普拉塔市别德马市,这些城市也是副省级城市发展的后备城市。

目前阿根廷的城市地位主要取决于经济地位,如布兰卡市是事实上的阿根廷第二城,虽然圣马丁市升级后,级别会回退变成第三城,仍然高于普通省府,文官提拔也有一定优待,只是如果科恩内阁下台,这样的地位也不一定稳的住。

但布兰卡市就像美利坚的洛杉矶一样,成为阿根廷最耀眼的明星城市,连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无法掩盖她的光芒。

但如果像巴拉圭如果加入阿根廷,那么蒙德维的亚的地位也会高过布兰卡市,成为联邦直属市。

圣马丁市成为新首都是巴拉那煤钢共同体后的最大行政区划调整,让阿根廷的新首都更加接近临近三国,同时不会过于沿海。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问题就是太大了,和布兰卡市一样,现在阿根廷要管理这样的巨型城市还存在困难。

而且不利于内陆地区的开发和对接巴拉那联盟,这是一件成就阿根廷更高地位的大事。

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布兰卡市也一直在努力控制人口,并对接了阿根廷边远的一些城市进行支援,同时开发一些新城区。

迁移首都可以缓解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压力,这个首都堆起了阿根廷建国150年的历史,7月9日独立150周年举办的并不是十分热闹的庆典。

庆典改变不了任何东西,但独立160周年的阿根廷会更加强大。

对于圣赫塞来说,阿根廷仍然没有摆脱历史的年轮,所以他决定迁都。

历史的惯性仍然存在,阿根廷的影响力仍然只是局限于拉美地区。

欧洲人是靠不住的,苏联人是靠不住的,美利坚人也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也只有这些邻国的兄弟和阿根廷自己了。

布宜诺斯艾利斯已经无法带领阿根廷成为更强大的国家,她需要一个新首都,可以平衡布兰卡势力,布城势力和科尔多瓦势力的新首都,以及未来的巴拉那联盟。

保证这两个城市的规模不会扩张太快,形成大规模的贫民窟。

圣赫塞在秘密会议上强调:“要相信阿根廷人民的力量,但不能相信他们的智慧,不要把资金过多的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而是要用于改造我们的工业。”

“只要阿根廷的工业发展真正起来了,国防工业发展起来了,阿根廷人民的生活自然会改善起来。”

“我们不想要战争,但不能放弃战争的准备。”

“美利坚帝国主义和英国帝国主义是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在马岛,在玻利维亚,在乌拉圭,在巴西,在奥格兰,在巴拉圭,都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我们的军队应该更加强大起来。”

圣赫塞不断取消各种工会和超额福利待遇,改善了士兵们的待遇,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发展经济和工业。

他取消了总统普选,改为间接选举,让内阁成为权力中心,通过技术官僚体系强化政策延续性。

这样加剧了阿根廷工人与资本的对立,但整体就业市场开始膨胀起来,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出现。

作为典型的务实型内阁,阿根廷改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来计算工农业国民生产总值,但仍然掩盖不了工农业经济的超级增速。

阿根廷防务军按照五常中的法国标准进行发展,开始以统一阿根廷,收复马岛为主要任务,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未来。

防务军继续扩大军队规模,并加强了思想建设,并由军事委员会和唯一正党负责领导,加大了军事装备研发。

圣赫塞也在赌两极世界下的局部热战,不断的扩充军备,常规军力的发展不能落后,包括接管邻国的预演,发展一支超过50万人的陆军。

阿根廷—玻利维亚联合军队的规模也在扩大。

圣马丁市今年的经济规模首次达到8亿美金,和科尔多瓦市不相上下,未来发展更快,两个城市一占据科尔多瓦省的8成左右。

两个超级城市组成了科尔多瓦省的工业化。

圣马丁这座城市说不上极为繁华,但也是阿根廷罕见的人口破百万的大型城市,整体规划也做得十分到位,而且是科恩财团在中部地区主要发源地和资产配置地区。

越来越多听到风声的投资者们已经早在一年前布局,购买了不少资产,开始大量投资。

两大证券交易所重新进入上涨通道,一批优秀国营公司上市后,让布宜诺斯艾利斯证券交易所半年就收复了失地,股票市值再度达到50亿美金,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

国家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更是达到了60亿美金,一批上市公司破产重组,狠狠收割了一批投机者。

上市公司的增加,为经济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保证未来数年,新圣马丁市将会快速形成税收增长点,科恩财团等大型公司都宣布了投资计划,布兰卡市等城市投资局也开始投资圣马丁市,进行更好的交通对接。

一笔来自内阁2.5亿美金的基础设施投资预算已经到位,吸收圣马丁市当地国营公司组建了7家新的大型国营工业集团,用于新首都的建设,包括阿根廷国家建筑公司,阿根廷基础设施投资公司,阿根廷交通建设投资公司,圣马丁工程机械公司,圣马丁电力公司,阿根廷联合工业集团。

这七大公司将负责修建新内阁总理大臣官邸,新内阁,新总统府,新国会大厦,新国防总部等工程,新城区建设也是投资建设目标,建设一个能够容纳50万人的新城,并拥有大片的科技工业园区。

除此之外,修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庞大的水库,对新城市进行改造,让居住环境更加适合人类居住。

七大新国营公司还要负责修建20所新大学,建立两个大学城,充实新首都的教育资源,还有各大国营银行总部,国营公司也开始在这里安排新的办公室。

这些大学主要是以阿根廷开头的大学,大多数还是新设立大学,而且这些新校区全部都是理工类学科,如阿根廷国家技术大学,阿根廷理工大学,强化阿根廷的科技人才储备。

理工科大学始终是教育部发展的重点,资金也是最多的。

新一代的阿根廷大学生正在成长起来,他们会成为阿根廷未来发展的栋梁。

在圣马丁市设立校区后,就可以拥有两个大校区,很多大学因此报名参加发展新校区,包括布宜诺斯艾利大学也希望设立一个新的校区。

作为阿根廷实力最强的大学,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得到教育部的偏爱,获得了最多的资源,其他的还有像布兰卡大学,圣马丁大学,科尔多瓦大学也是获得了很多的资源,成为阿根廷最重要的人才资源。

这对很多大学领导人来说是一个福利,尽管布宜诺斯艾利斯可能失去首都的名头,但新首都代表了阿根廷新工业经济的崛起。

还有一大批新住宅小区也在推进,圣马丁市总计审批了超过100个房地产项目,总计可以容纳超过150万人居住。

除此之外,一个个廉价的村庄社区也在修建,他们规模更大,价格更便宜,可以居住超过200万人。

圣马丁市政厅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收取土地出让资金,去年一度成为阿根廷收入最高的市政厅之一,这种来自于布兰卡市的土地财政模式,成为了地方重要财政收入。

配套50所中学集团,推动新首都教育投资。

新首都靠近巴拉那河煤钢共同体成员国,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持续提升阿根廷在联盟中的影响力。

而且2.5亿美金还不是终点,一笔高达5亿美金的建设性开发国债也已经筹集到位,要把圣马丁市建设成阿根廷的科技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