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0章 北伐出征(1/2)
谢琰看着谢玉几分成熟的黑了些的长相,又长了一节的个头,还有些宽了的肩膀,和络腮软胡,感慨了一声“长大”了。
而褚莹想法是这家伙又丑了,还长这么多胡子。
对胡姝娘来说,不时偷用自己手隔开些和谢玉的贴近距离,真的开始吸气吃力,最后不得不用压箱底的缩胯秘术应对。
胡真娘,又暗骂谢玉说话不算话。
唯有谢放,一如既往的鄙视下谢玉,目中无人。
在谢玉递金安丰伯帖子,被大夫人拒绝后,谢玉也没在金陵城多停留,采买一些金陵城时鲜的物品房礼物,又返回浚遒庄子上。
转眼时间已是天顺三年四月,原田里的苜蓿已经收获,谢玉让粟先生根据玉米种子数量帮忙指导种下三百亩玉米。
而番薯看须成活,谢玉采用块状育苗法,所育养新苗已足够种八百亩了。
相对来说白叠棉田不多,勉强只有十亩。
再其他的田,种和和别的农庄一样的粟米、高粱,谷稻,人多力量,谢玉又亲手锻造成批不过两三炼农具后,很快都种植完成了。
至于原先收获一季苜蓿,得丙吉少监帮助,还是专卖给了庐江军马场,收获一笔银钱外,还得到庐江马车三十余匹“伤退老马”。
马匹有三等,一曰战马,二曰骑乘,三曰挽马。
骑乘的马匹市场的还有卖,能训好上战场的马匹,市场上基本没有出售。
也托谢家和内承旨府的关系,谢玉花费了不少高价,才得了这三十余匹战马。
另外士卒甲子,在谢玉努力下,基本也配置完全,虽多简易两裆铁丝串的甲片的简易两裆铠,但上了战场有甲和没甲真完全是两会事。
再说谢玉所带只是相当于乡兵的千余名“义兵”,配置太好甲衣你让人家怎么看。
当然了,那八十余军官团,穿的是比谢玉差一点青黑鱼鳞甲,且都是谢玉亲手所制。
当然谢玉亲手制的武器也不少,在铁砂充足下,纯铁弩箭,弩车箭矛,铁枪,麻扎大刀,环首刀,大斧,瓜锤,铁锤,都备上了。
更别说,加了牛角的四石、六石、八石大黄弩,四百架,战弓二百张,弩车三十架,驽马青骡车架两百。
年后这三个月谢玉真是一天都没歇着,总算等到了梁国大军正是北伐的日子。
大军北伐分东中西三路,其中中路、和西路大军过水路都将经过浚遒县滁河段。
和原身记忆中的一样,中路大军人十二万,号称三十万,多中央主力精锐。
西路偏师因可能面对西侧胡人骑兵骚扰,五万,号称十万,有少量中央精锐和西南州兵组成。
东路偏师,人数三万,号称八万,主要力量是水师部队。
然后,谢玉发现自己真该履职那八十里的水上巡检职务了。
丰水期的到来,加上北伐的开始,从南而北的北伐军队多乘船北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