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正视与师徒(1/2)
向山操控着工作臂移动自己的脑袋,让自己的脊椎对准一台测试用义体的脊椎接口。
向山最近几日的休整,就是为了等待这一条新的脊椎成功接驳。
向山之前用的脊椎,是在新大陆一个绿林山寨搜出来的,也不是什么很强的配置。在硬接神速王一击之后,那根脊椎就受损严重。
在那之后,又吃下了大量的核辐射。
而挽救向山大脑的手术,也需要操作空间。
再加上主持手术的科研骑士也坦言,挽救那一根脊椎需要额外的药剂与工程,以侠客现有条件,那还不如重新换一根。
因此,在救治过程中,那一根脊椎就被摘除。
脊椎是一种性价比相对较高的运动中枢数据线,自带一个与大脑兼容性极佳的硬件协议。最为重要的是它极为易得。
在早期义体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义体设计基本都保留了脊椎——21世纪末人类还造不出大脑兼容性、带宽与造价三个维度上都如此平衡的产物。
义体也是围绕“保留脊椎”而设计的。
人类在这个方向上积累了相当丰厚的底蕴。除非技术出现了重大革新,使得无脊椎的结构在大多数领域取得重大优势,不然这种设计会一直保留下去。
现在也确实是这样。除开少数有特殊需求的义体之外,大多数在设计时都预留了脊椎的槽位。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研发的方向。
向山这一条就来自松鹤骑士团——据说去年在被某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六龙教恐怖分子搅闹一通之后,松鹤骑士团死了副团长等科研骨干,又被阿耆尼王搜捕一轮,自然是每况愈下,不得不利用自身技术储备接一些高级武官的订单来获取资源与人脉。
而这一条脊椎据说就是高级武官的订单,碳纤维陶瓷制作多孔结构的基底,先铺设一层成骨细胞,用药物使得骨质快速生成,然后再填入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分化。
而以现代的技术,剩下的部分就都属于“最后装配”的阶段了。复制移植受体的遗传信息,将之转录进入神经细胞,或者直接将产生的蛋白质镶嵌到细胞膜表面,以绕过脑部的免疫反应。
等待脊椎的神经与脑干生长为一个整体之后,一切就都完成了。
而生命熔炉骑士团则提供了另一种药剂,可以命令永久细胞以正常的形态生长。
仔细想想,这些全都是六龙教的技术储备呢。
顺带一提,碳纤维陶瓷的作用是抵御电磁脉冲转化为机械波。据说这一款产品的卖点就是这样,脊椎的骨骼主要部分不会将电磁脉冲转化为机械波。
与此同时,骨骼内部预留的细小空腔,也可以通过吸收、散射来抵消一部分次声波。
据说骑士团将这个设计作为卖点,只不过设计者跟目标用户好像都不大相信这个功能真的有用,毕竟一重天义体,脊椎都埋得很深,电磁防护也极强,很少有电磁脉冲被打进这种深度的案例。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武者第一时间应该考虑的就不是什么次声波了——这在正常情况下就意味着义体全面失守了。
只能说,朱安雷宾确实死得有点特殊。
在那一战之后,向山又经过了一段修养,现在终于不再是遥控一具仿人体机器人,而是重新获得了义体。
这一条脊椎基底是完全人造的,虽然形状很接近天然的,但是任谁都能看出它上面的工业设计风格。这一条脊椎的每一节上都预留了电子接口,可以与绝大部分义体最大效率交互。
陶恩海的声音从向山脑海之中传来:“向山,这一次我们是追求性能极致,所以没有再给脊椎额外增加动力部件的余地了……”
“为什么还要强调第二遍?我之前就表示过吧,这一次确实不需要了。”
陶恩海仿佛被噎着了一样:“说实话老板,你这样我真的很不习惯。你还是嘴硬一点吧——自从你跟英格丽德被约格莫夫逼着参加脊椎爬行大赛之后,你就执拗地给自己脊椎安装独立的动力……”
“我觉得它应该起到作用了。”向山道,“虽然不记得具体过程了,但我敢肯定,我的脑袋能在约格莫夫手下滚进缓冲材料区,全靠这个设计。”
“那个时候义体性能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陶恩海道,“朱安雷宾的义体真的没有容纳这种设计的余地了——我是怕你离了这种额外装置,PTSD爆发,影响发挥啊。”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并不能跟“恐惧”划上等号。尽管绝大多数PTSD确实是因恐惧而产生的,同时表现形式也近似“恐惧”,但而这终归不是一回事。
拥有超越死亡之勇气的勇者,也一样会有创伤。
垂暮之年的战士,在偶然看见一个滚落的水果之后,误以为那是手榴弹,于是合身扑了上去,试图用血肉之躯掩护战友。这位老兵的勇气早就超越了死亡——但这同时就是创伤的一部分。
对于武者来说,这种心理机制会影响武道博弈之中的判断力,降低一名武者的临场表现。
陶恩海认为,向山对于当初月球的事情,便有严重的PTSD,如果不在脊椎上附加独立的动力系统,他便会丧失安全感,乃至于影响自身武道的发挥。
在和平年代,“将滚落的水果错认为手榴弹”或许能成为点缀英雄勋章的一桩美谈,但若是换成“在前线将滚落的石块错认成爆炸物”,又会造成多少失误呢?
战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这个向山所开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心理要素是一个要正视的问题。
陶恩海确实有理由担忧这一点。向山唯独在涉及自己的时候,没法坦诚,尤其是难以坦然面对创伤与失败。
他只是善于劝诫自己“以后会赢回来”,算是另一种方式解决病因。
只是……
“仔细一想,当初执意使用裂变炉,恐怕也是……”向山点了点头,“嗯,嗯,我懂的。”
朱安雷宾的义体规格实在是太高了,就算真的想大改,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用的配件或材料。
并且,向山也得承认,朱安雷宾的义体设计非常合理,预留的扩展接口也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他即将要面对的,是一个追求极限值的场合,不如此的话胜机渺茫。
陶恩海闻言,再次感到震撼。
“放心放心,我有数。”向山冲着摄像头摆摆手。
“你接下来还有十二个小时的时间适应这具义体,同时输出个性化插件与补丁,磨合意识与身体。”陶恩海回神,说道,“十二个小时之后,我们会进行最后的测试。”
这一次的目的是驰援金星。
作为战斗的代价,向山在卡门线那一战中吃下了对基准人来说也是致死剂量的狂暴辐射。而治疗过程的许多细节,又是来自六龙教的技术,一般科研骑士也不熟悉。
对于向山现在的状态,竟是没人说得准。
按照投诚科研骑士的预估,武神现在有可能比之前强,也有可能比之前弱。
当然,就现有理论上来看,包括陶恩海在内的多位相关人士都认为,这一次向山多少要遭到一些损伤。
若是向山大脑损伤确实严重,使得他难以再称是如仙如圣的武林神话……
地球与火星的侠客就得另想办法了。
完整的诸王一级义体宝贵,为了整个太阳系局面考虑,不能虚掷。
地球侠客打算先看看武神的成色,再论其他。
陶恩海交代完之后,向山摆了摆手,自己背着手出门去了。
……………………………………
墨丘利之眼骑士团大门广场的边缘。
尤基单手拎起潘尼珂,将小女孩举过头顶。潘尼珂整张脸都皱了起来,凶巴巴的。
“我记得你以前不是挺喜欢这个的吗?”尤基晃了晃手腕,“哟,几个月的时间,就重了这么多……”
冬忒·潘尼珂自从被向山师徒捡到之后,就事实上处于一种“营养不良”的状态。基准人确实可以依靠电能完成自养,但是想要长个子却还是得吸收各种营养——毕竟光摄入碳水化合物就想长个子,对智人来说也很玄幻。
尤基对这一点还是有所了解的。废土上的大家会等到大体成年才完全义体化,就是为了保留一个消化吸收的系统。肠壁是一种廉价又精密的过滤系统,可以选择性透过必须的营养物质,甚至还有一定的主动调节能力。科研骑士团当然能产出更优秀的过滤器,但是那与一般人无缘。
孩子想要长大,还是得吃东西。
在向山组建的小团队里,长期以来只有他跟潘尼珂两人是需要吃东西的。刚上路那一阵向山倒是带着他去城市的市场找过营养物质。在他知道了里面的门道、同时也有了应对普通黑帮成员的武力时,这活儿就得他一个人做了。
但这生意做的人不多,尤基一个外乡人,时常收集不到全面的营养物质。
养一个婴儿便是如此艰难。而按照戴森原则,一个人名下至少得有两个成年个体的后代才能获得自由。据说有些人生育之后根本没打算养,只等待基因税的税务官收走婴儿,如此纯靠“命运”来完成义务。
另外,也有传说中的“好运”,近似“乡野怪谈”一般,说税务官收走婴儿之后的半个月,就有人被判定为“完成繁殖义务”,获得了自由。
当了数年侠客,接触到更多事物之后,尤基已经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一个婴儿在经历数个骑士团的筛选之后,被送到金星同步轨道上的冷冻库。那个地方的人不会死于意外,自然也就被视作“完成了繁衍义务”了。
尤基在为潘尼珂收集营养物的时候,也意识到了当初自己母亲的不凡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