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盖世双谐 > 第三十四章 超越(上)

第三十四章 超越(上)(2/2)

目录

放眼整个武林,前后数百年,能让一个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从全无武功变成绝顶高手的神功,能有多少?

莫说什么练成之后十年会死,哪怕一年后就会死,也有不少人会经不住诱惑的。

像阿孝这样压抑隐忍了这么久,无比自信又无比偏执之人,更是不可能抗拒这种机遇了。

就这样,有了修炼条件的他,又花了一个月,把天蚕神功从第一重练到了第五重。

纵然这本就是一门可以速成的神功,纵然当年的云大侠也是天资不俗、奇遇不断,但也绝没有他练得这么快。

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我们也都知道:因为阿孝的身体是特殊的。

一切内功的修炼都离不开“呼吸”这一核心,而阿孝的身体就是在这一点上有着超越常人的优势。

说白了,就是在他掌握了自己身体真正的用法后,无论练什么内功,都会比别人快,且快很多。

另外呢,还有个次要原因,就是他“聪明”……卓荦超伦的聪明。

通常来说,一个资质不高不低的普通人,修炼一门内功时,首先就是要背下这门功夫的基础口诀,即入门的“呼吸法”,背完之后再一边呼吸一边按照口诀的内容引导“气”在经脉中按照一定的模式流动……这样完整、无误地走上一个“小周天”,才算是一次有效的练习。

要类比的话,这么一圈儿下来,就跟你在健身房里用非常标准的姿势做了一组力量训练一样。

但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是背下口诀就很辛苦了,还有的人背诵起来没问题,但对背下的内容理解得不够充分,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在冥想运气时的效率……也就是类似在做力量训练的时候他们的姿势不标准了,导致训练的成果打了折扣。

所谓“资质”上的差距,便体现在此。

当然,你资质差也没关系,因为这种修炼你一天可以做好多组、好多次,哪怕你做得慢一些、钝一些,只要不断去练习、提升熟练度,总能做好的,你只是比那些资质好的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已。

不过随着修炼的深入,一门武功从“入门”走向“进阶”、再到“精通”、“大成”……你要去背和理解的东西也会越来越难,更不要说,在“背”和“理解”的后边儿,还有个最终的难关叫“悟”。

那这时候,有的人就会由于资质问题而遇到“瓶颈”、乃至“上限”了。

可对那些资质高的人来说呢,他们所见,反而是一个“由简至繁”,再“化繁为简”的过程。

他们练到后面就会觉得这不是健身了,而是数学,突出一个“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慕容孝即是“会者”,且是资质惊人的那种。

他仅靠想象都可以提升对武学的理解,更别说亲身去练、还是用他那特殊的身体去练了。

故而,当这天蚕神功被他练到了第五重之后,他便在下一个重要的关隘前停下了。

只因此处,有一些他觉得需要重点思考的东西。

按那秘籍所写,天蚕神功在从第五重突破至第六重、以及从第九重突破至第十重时,各会经历一次“化茧”,第一次破茧可以让人“脱胎换骨”,而第二次则是“功力暴增”。

这事儿在当年的云大侠看来,或许也就是个“设定”而已,怪是怪,但他也不会想太多,起码不会想到这事儿跟某种十年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关。

可如今的慕容孝在已经知道云大侠的结局后,再来审视这门武功的两次“化茧突破”过程,就要先打上几个问号了。

为什么要这样?化茧和破茧的必要性是什么?这其中的生物学、化学等原理是怎样的?

有道是科学练武,从我做起啊。

慕容孝很敏锐地意识到,这两次化茧可能就是这门武功将来出现不可逆副作用的关键,如果他能把这其中的原理研究透了,并设法用更合理的方式绕过这两次“化茧”,然后再继续推进修炼,那岂不是就能将其改良成一种更加完美的神功?

要举例的话,这就好比一个赛亚人既引导出了自己巨猿变身的力量和潜能,又绕过了失去理智并变成巨猿的过程,这……就是超级赛亚人四。

有了这思路后,阿孝就对他目前所掌握的、这来到了第一次化茧门槛处天蚕神功,进行了一波全面的原理分析。

这其实是很多习武之人根本想都不会想、更不会做的事情。

这个武林中99.99%的人都是师父教什么、他就学什么,有啥创新也是在学有所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微创新”。

只有林元诚这种级别的超级天才才会有“你教他一套6分的剑法,他稍微学习下,就自己琢磨出一套8分的进化版”的操作。

慕容孝自还没达到这种“全靠才气,只是顺其自然地思考”都能把武功破解并且升级的天赋,更何况他现在面对的是绝世武功,不是七星剑法那种水平的东西。

所以到了这儿,慕容孝也遇到了瓶颈。

这瓶颈不在修炼,而在溯源和破解。

纵然脑力如他,也在这难关面前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方才灵光一闪。

三日后,经过反复思考,慕容孝终于想到了:如果把天蚕神功视为一个冗杂的整体,那的确很难解得出“化茧破境”的奥秘,但如果……把它拆分开再去解呢?

就像我们遇到一些看起来很绕的实际应用题时,硬算硬想自是很抽象,但你列几个未知数,将其拆成一组数个方程去算,就会简单许多。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慕容孝发现:这门神功,本身就是残缺的,且是经过不止一次的改良、甚至拼凑出来的。

其真正的源流,估计也是一种副作用很大的武功,然后练到了他目前这个阶段后,就有三种不同的“逻辑”出现了,正是这三种逻辑混合后得出的“答案”,才让这神功至少在短期内看不到副作用、且还能速成。

但显然,用这种方式跳过原本的副作用,又会催生出新的副作用,只是当时拼凑、改良它的人,并不在乎、并不知晓、或是根本没有能力去管这新的“代价”了,最终才会留下这个版本的神功。

想通了这一点,慕容孝便豁然开朗。

既然前人这题做得有问题,那他便来重新做一遍,反正目前两个关键节点在哪儿他也发现了。

如此,他踏上了修炼这武功的最后一步——超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