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1(2/2)
“也许是他们知道了阿牛和璎珞姐姐之间有书信来往。”
任婉馨想了想道:“以为她知道了些什么,但其实阿牛什么都没告诉他。”
“但也有可能。”
王伟淡淡道:“是她真的知道些什么。”
“”
任婉馨无法反驳,的确有这个可能。
“对了,武功呢你问了吗”
王伟想起另一件他很在意的事情。
“问了,只是她似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能说出来。”
“难言之隐不能说”
王伟本对璎珞宝珠有所怀疑,
听任婉馨如此说,这让他更加觉得那人,有问题了。
看出来王伟的疑云更盛,任婉馨道:“我不认为她是在骗我。”
“不能说的原因,我想过了。有可能她是了一种蛊虫。”
“我不知道韦大哥你听说过没,有一种叫做禁言蛊的东西。”
“了此蛊的人,只要说出一些词语,又或是想到相关的事情。”
“轻者,会发不成声音来,重者直接七窍流血而死。”
“可禁言蛊不是已经失传百年了吗你觉得会突然出现在她的身”
瞧着面前这个一个劲在为璎珞宝珠说话的人,
王伟的眉头微皱道:“任姑娘。我知道你相信她,也不想她参与其。”
“可这里是牡丹亭的地界,杀一个牡丹亭的姑娘,那不是小事。”
“次有人敢这么做,后果是什么你应该也听过吧”
王伟说的是,曾有一个门派的少主,
因为不喜,自己爱着的姑娘其他客人的怀抱,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是把姑娘给杀了
事后那个门派的掌门带着五万两白银来赔罪,
说什么小儿酒醉一时糊涂,希望能花些钱买那风尘女子一条命。
五万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般的红楼,全部姑娘的身价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么多。
牡丹亭主闻言大笑,收了钱,客客气气地请人回去。
那门派的掌门以为事情这么结束了。
却不想当天的夜里,门派的大门口,突然多出了一片大铁箱。
打开一看,里面密密麻麻地全是银锭,
数下来,一共五百三十五万两
除此之外还有一封信。
信内容不多,只有几个字:
一条命五万,成交。
掌门正疑惑这是什么意思,一群黑衣人冲杀而出,
等到第二天一早,那个门派下下一百零七人,不分男女老少尽数被屠
从那之后,客人也许会耍些脾气,但再也没人敢伤害牡丹亭的姑娘分毫。
这件事任婉馨也是听说过的,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加牡丹亭只接待熟客的规矩,
这才加深了她的好,利用父亲任天涯的名头,来这里一看究竟。
此刻听王伟提起,知道他想要什么。
果然,听王伟继续道:“但那些人既然不惜如此,也要派人来杀她。”
“你觉得,她会什么都不知道吗”
“而且她是咱们现在唯一的线索,要是不继续深挖,咱们怎么去找那些人”
王伟看出来任婉馨的不忍,他也能理解一些。
对相熟相信的人动手,谁都会犹豫的。
但这里其实是一种取舍了。
对王伟而言,得到消息找到幕后主使,
从而化解昆仑的危机,让师娘仙音子不会再被人惦记着,这是他要做到的事情。
为此,牺牲的人再多,他也不在乎。
何况他与璎珞宝珠本来也不熟,
为了一个外人,而放弃一个能保护自己人的机会,这种事他怎么会去做
“你下不了手也没关系,我来。”
“得到了消息我依旧会告诉你,只要你别阻拦着我可以。”
他不了解任婉馨到底跟璎珞宝珠之间经历了什么,
为何会如此相信她,还一直在替对方说话,
但他不打算去了解,也不想逼迫任婉馨去做出选择,
这件事他一个人也是可以的。
还没等任婉馨说什么,那边璎珞宝珠却是先开口了。
她听不到两人有意压低声音在讨论什么,
但看样子也会知道自己刚才说的那些没多少用处。
在听说了自己的爱郎没事后,心绪平稳下来的她,
忽然是想起来一件事,也许能帮到这两人,道:
“对了我想来去年的时候,曾无意看到阿牛和我的一个客人接触过”
“后来我问过,他没告诉我是谁。”
“不过,我看当时阿牛对那人的态度很尊敬,想来是有可能是他的级。”
“你们要找,也许去找那个人,说不定能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线索”
“哦”
任婉馨顿时眼前一亮,急忙转头看向了璎珞宝珠。
她不相信璎珞宝珠说谎,也不希望她被王伟去用刑逼问,
现在听到又有线索,立刻是问道:“那个人长的什么样子”
“额”
看任婉馨满怀期待的目光,璎珞宝珠有些不好意思道:
“我也不知道那人是谁。”
“那个人每次来的时候,都是带着一顶有轻纱遮掩的斗笠。”
“不管是喝酒,还是同我做那件事时,斗笠从来都是不摘下来的。”
“到现在我都没有见过他的真面目。”
“不过,那人身有股香火味”
第二百七十四章这,就是牡丹亭的魅力
“香火味”
王伟和任婉馨都失望了。
两人听了前半部分,以为是得到了个重要的线索。
但璎珞宝珠后面的话,让开始的期望跌入了谷底。
寺庙,道观,祠堂等等,有太多的地方都引燃香火,
去过这些地方的人都会沾染一些,
不知道容貌,线索只有一个香火味,这让两人哪里去找
看璎珞宝珠也不像是个笨人,
仅凭一个味道是没用的这点,应该也能想到的吧
现在说这些,到底是给他们希望,还是在戏耍
疑惑间,听璎珞宝珠又道:“那人身的香火味不是一般的浓郁。”
“只有长时间待在燃香的地方,才能有那种明显的味道。”
“我虽看不到那人的容貌,可从那人举手投足之间给我的感觉,加香火味来判断。”
“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僧人,而且是道行不浅的高僧。”
“还有,他身还有一丝淡淡的龙涎香味。”
“僧人素来静修,所用的物品也多是朴素淡雅之物。”
“会用这种香料的僧人不会很多才对。”
“一个带有龙涎香味的高僧”
璎珞宝珠的一番话,把“大海捞针”的范围缩小了很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