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重生之杀手至尊 > 分节阅读 616

分节阅读 616(2/2)

目录

听到欧阳明这话,竹儿点了点头,道:“那行,这将军山的土匪,就交给你们了。”

欧阳明闻言,悬着的心,终于是放了下来。

他算是明白了,她压根就没有打算击杀他们,也没有打算把他们都给带走关押在大牢里。

剿灭将军山的匪徒只是一个借口,一个可以让他们留在这千户所的借口。甚至这一次对太子出手的事情,她也不会去计较

白浪听到竹儿的把将军山的事情交代了一番之后,身体颤抖得更厉害了。

解决了这将军山千户所的事情,恐怕接下来便是要处置他了吧

刚想到这个问题,他又听见了竹儿冷冰冰的声音响起:“白浪,你刺杀太子,背叛赵国,当诛”

“饶命”

白浪惊恐的大叫着,可话才刚落下,一把长剑已经从他的脖颈划过,却是被竹儿给当场击杀

白浪是叛贼首领,他注定是不能活下来的。杀了白浪之后,竹儿收起了手中长剑,和上官逍遥两人一起,转身就走。

将军山左千户所的人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都傻在了当场。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刺杀太子的风波,一场谋反风波,竟然就这样平息了

当众人看到上官逍遥和竹儿一人一马远离了这里之后,也不知道是谁发出了一声感慨:“没想到啊,咱们这一次竟然能活下来”

“太子殿下的行事作风,好像和传闻之中的不符啊。传闻太子殿下睚眦必报,哪怕是有人多看了他一眼,他也会挖掉对方的眼睛,可现在他却饶过了咱们,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管谣传也好,其他的也罢。咱们现在能活下来,都是太子殿下仁慈啊。咱们今天算是一场新生,至此之后,我定当好生努力,效忠赵国”

一众军士议论纷纷,这次众人联合起来袭杀太子,只死了一个白浪,虽然说这事情本身就是白浪带了头,但也足以说明太子殿下仁慈。否则的话,他们这些人还真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将军山,蜿蜒曲奇的官道之上。

上官逍遥和竹儿骑在骏马之上前行,速度不是很快,完全就像是在踏青一般。

“公子,这将军山的左千户所竟然会如此混乱,那右千户所,岂不是也是一样的状况”

竹儿的脸上挂上了一抹忧愁之色,窥一斑而见全豹,这将军山的千户所是朝廷的军队,但是却腐败不堪。

连内地的将军山都这样子,那偏远地方镇守边境的士兵,又是怎样的一种精神面貌

上官逍遥闻言,笑着回应道:“不仅是一个将军山右千户所,恐怕全国的卫所,都是这个样子。”

竹儿一脸不解看着上官逍遥,道:“为何说是全国都这个样子”

“赵国太久没有打仗,太平盛世虽然令人歌颂,但一个国家久了没战事,军士们便会更为看重个人利益。如今的赵国恐怕除了边境的一些经常和敌国起冲突的卫所,举国上下,怕是没有多少部队是合格的部队了。”

第916章混账

竹儿懂了。

只有身经百战的士兵,才能称为真正的士兵。只有时时刻刻和敌人交战的部队,才是有战斗力的部队。

将军山的左千户所虽然是奉朝廷之命镇守在这将军山的,但是将军山属于内地,和时常受到侵扰的边疆不能比,内地没有战争,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便成了士兵们的选择。

而这世界上,唯有金钱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品质,所以他们会在将军山扮土匪,也会收取路过之人的保护费,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

连将军山这种穷苦地方都如此,就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上官逍遥说整个赵国没有多少合格的部队,这是事实,竹儿平时只是不爱思考,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笨蛋,所以她也明白了上官逍遥话里的意思。

这一刻她陡然为上官逍遥担忧起来,他是太子,赵国未来的皇帝,若是举国上下只有边疆士兵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战士,那其他地方一旦出现暴乱,整个赵国都会陷入危机之中。

身为太子的侍女,自然是不想看到赵国倾覆的那一天,可她的身份只是侍女,虽然武功高强,但是想要改变赵国军队的现状,却是不现实。

更何况这次天降异象之后,赵国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如今乱象初现,各个教派林立,聪明人以自己的智慧愚弄百姓,四处发展自己的势力,若是任由着那些冒出来的各种邪教发展下去,以赵国军队的腐败现象,根本就难以抵挡那些农民起义军,到时候赵国的倾覆只是时间问题。

“公子,若是全国的军队都像是这左千户所一般,那情况便很不妙了呀”

竹儿那张美丽的脸蛋上写满了一抹愁容。

听到她的话,上官逍遥笑了笑,道:“无碍,世间唯有己身的力量才是最可靠的。至于军队的腐败现象,不会持续太久。”

竹儿闻言脸色一喜,道:“公子,这次回京之后,您就要对军队的乱象出手整治了吗”

“没兴趣。”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让竹儿心中的八卦之火瞬间被浇灭,索性也不再询问上官逍遥关于军队之事了,直接换了一个话题,和上官逍遥边走边聊。

没多久,两人翻越了将军山,来到了将军山的另一头。

在将军山的另一头山脚,也驻扎着一个千户所,对外号称是将军山右千户所。

事实上这右千户所也是被白浪所控制的,在即使是右千户所的千户,在见到白浪之后,也会尊称一声白大人。

不过右千户所这边,却没有斥候把守官道,上官逍遥和竹儿倒是也懒得去找麻烦,便直接略过了右千户所,驱马赶往京城。

两日之后,京城,皇宫。

上官逍遥刚回到宫中,庆帝便召见了他。大内总管带着上官逍遥来到御书房之后,便转身离去,守在了门口。

而此刻的庆帝正坐在案面前,参阅着奏折。在那案之上,摆放着厚厚的一摞奏折,都是关于各地乱象的奏章。

看到上官逍遥归来,庆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脸上带着一抹轻松的笑意,好像上官逍遥回来之后,自己可以把手中的事情都交给他一般。

打量了上官逍遥两眼,看着他平静得如同一潭深水一样,庆帝都有些纳闷了,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