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分节阅读 335

分节阅读 335(2/2)

目录

黄承昊无奈的摇头道:“算了,反正都被你吓习惯了,张大人这么晚来访,不知道所为何事啊”

张斌并未答话,而是神神秘秘的从怀里摸出一叠资料交给他。

黄承昊接过资料仔细看了一遍,随即便咬牙切齿道:“没想到张四知竟然是这么个毫无人性的无耻之徒明天我就去皇上面前弹劾他,他还配当官,还配当刑部尚书,猪狗不如的东西,他连人都不配当”

这会儿他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好人了,而且他越来越痛恨那些贪官污吏了,对张四知这样毫无人性的无耻之徒,他更是恨不得马上抓起来,砍了。

没想到,张斌却是缓缓的摇头道:“不,明天你不要把所有罪状都交给皇上,先把前面那张贪腐的罪状交给皇上就行了。”

黄承昊闻言,不由惊奇道:“为什么”

张斌解释道:“皇上要看到这些,估计会气得立马把张四知拖出去砍了,这样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白白便宜了其他阉党余孽而已。”

黄承昊闻言,不由若有所思的点头道:“那我应该怎么做”

张斌详细的解释道:“我们要下盘棋,下盘很大的棋,你先。“

这一解释就是将近半个时辰,黄承昊时而点头,时而惊叹,时而发问,直到最后,他才郑重的点头道:“好,我明白了,明天我就去找皇上试试。”

张斌思索良久,终于落子了,他直接出炮,用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火力强劲的大炮偷偷瞄向了齐党新贵张四知

第七十八章党争祸国

黄承昊手捏几张证供坐在马车上,眉头深锁,天还有点凉,但他手心却已经冒出了汗水。

他这会儿真的很紧张,倒不是这稿纸上写的东西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张斌让他去忽悠皇上。

张斌并没有在他面前掩饰其清除阉党余孽,控制整个朝堂的野心,因为如果不告诉他目标,他这颗重要的棋子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温体仁、钱象坤、谢升、张至发、谢陛、张四知等等,想起这些阉党余孽,浙党和齐党的大佬,他心里就一阵发毛,这些人,他硬撼一个都撼不动,现在,张斌竟然让他把这帮人全干翻

毕懋康、蔡善继、邹维琏、陈子壮、倪元璐、钱士晋等等,这些清廉正直的名臣,竟然真的是张斌的亲信,这个张斌也没有向他隐瞒,因为他要用这些人来取代浙党和齐党,控制整个朝堂

这一切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张斌这盘棋下的也太大了,太惊世骇俗了

张斌还跟他说了,这次的全盘行动就是投名状,如果他能经过这次考验,就能真正进入其核心阵营,隐含的意思他也明白,如果这次他不好好干,很有可能会被无情的清理掉,因为他通敌叛国的铁证还在张斌手里呢。

忽悠皇上他是很拿手,但是,这次张斌让他忽悠皇上的内容实在是太震撼、太敏感了,一不小心就会惹得皇上大怒,他这个忽悠皇上的老手都不免紧张的手心冒汗,心惊肉跳。

他正在那紧张的思索着忽悠皇上的事情呢,午门外的六科值房已然到了,都到这里了,再紧张也得上了,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随即毅然跳下马车,踏着坚定的步伐往乾清宫走去。

崇祯这个人虽然生性多疑,但是,他并不是没有付出过信任,像崇祯元年到崇祯三年,他就很信任东林那几个遗臣,崇祯四年之后,他一直对温体仁信任有佳,不管别人怎么“诋毁”,他都一直坚定的信任着这个大奸臣,可惜,历史上,崇祯并没有遇到过像李东阳、张居正这种值得他付出信任的治世能臣,如果有,崇祯或许还不会成为亡国之君。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围绕在他身边的基本上都是些只知道争权夺利,完全不顾大明存亡的奸臣,正因为这样,他才会一次次的付出信任,一次次的失望,以致他在十七年之内换了五十多个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也被他换了十多个

这会儿,他已经隐隐有点怀疑温体仁了,他对黄承昊倒是越来越信任了,因为当初王应熊说黄承昊窥视吏部尚书之位,还妄图入阁为相,但是,王应熊被他收拾了以后,黄承昊根本就没露出一点入阁为相的想法,新上任的吏部尚书薛国观也跟他没有任何牵连,这足以证明黄承昊之所以去查王应熊完全是因为王应熊有问题,黄承昊自己并没有别的想法。

这样一个一心为他监察百官的左都御史他自然信任有佳,当然,就算他再信任黄承昊,黄承昊也不可能成为内阁首辅,甚至连入阁为相都不大可能,因为他只想黄承昊为他监察百官。

这时候,听闻黄承昊前来求见,他还是比较高兴的,因为这次廷推的也让他心里相当不爽,他总感觉群臣联合起来在欺瞒他甚至架空他,现在他就希望黄承昊给他查出几个贪官污吏来,好好惩治一下,震慑震慑群臣。

黄承昊果然又查出个大贪官来,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呈上来几张证供,不过,这个贪官的确让他有点意外,竟然是刑部尚书张四知,这样一个清水衙门的主官能贪这么多银子吗

他略微有点惊奇道:“这个张四知真的贪了这么多银子”

黄承昊也不清楚啊,不过他相信张斌,因为张斌出手还从未落空过,他坚定的点头道:“回皇上,是的,张四知的确贪了这么多银子,只是微臣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崇祯这个奇怪啊,没找到确凿的证据你呈上来干嘛,难道要朕仅凭这一串数字就去收拾一个正二品的朝廷重臣,这也太儿戏了吧

他有些为难道:“秉忠,没有确凿的证据朕也不好下旨拿下张四知啊,毕竟他是六部尚书。”

秉忠是黄承昊的字,一般叫臣子的字就代表崇祯对这个臣子已经相当信任了,黄承昊闻言,受宠若惊道:“皇上,微臣知道,微臣这次来并不是为了张四知贪腐一事,没有确凿的证据微臣可以让人继续查,但是查张四知的时候,微臣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所以,才不得不斗胆来求见皇上。”

一个尚书贪腐几十万两还不算严重,还有更严重的问题,那得多严重啊

崇祯不由追问

目录
返回顶部